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68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1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包括外壳和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安装在外壳内;在该外壳的一侧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在该换热器主体的端盖上设有两个水流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一端为用于装入该换热器主体的开口,该开口周边与该端盖的边缘相互密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不锈钢板片双向拉伸凸点,激光熔焊成型,不锈钢最有抗酸碱性好;板片双向拉伸,增大烟气换热面和水道侧换热面,提高换热效率,拉伸凸点增强承压能力,分散平面单位面积上压力,凸点内外侧微间隙换热,传热过程中凸点对促进流体的湍动,凸点强化传热;结构简单,装配焊接简单、可靠性高、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主要用于家用燃气采暖热水炉的预热回收再利用。

技术介绍

[0002]现中国市场家用燃气采暖热水炉,二级能效(能效值为89%)占据市场98%,欧洲市场早在10年前就强制使用一级能效(能效值为96%)燃气采暖热水炉,中国冬季供暖时间平均时间为4个月(120天),例如单户按120

计算,每天使用15m
³
天然气,一级能效相比二级能效节能25%,每户全年节省天然气大约在450m
³
左右,无论从缓减国家能源压力考虑,还是用户经济效益考虑,一级能效燃气采暖热水炉都是值得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现有预热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包括:1、余热部分换热器采用铜管翅结构、铜钎焊+表面新材料渗透处理;2、余热部分采用铝管旋压管翅结构、铝钎焊+表面铁氟龙处理,铝板式结构;3、余热部分采用不锈钢光管结构、不锈钢管翅结构、镍钎焊。
[0003]以上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1、铜材质+表面渗透处理,表面渗透层受高温、高湿易脱落,不抗烟气中酸性腐蚀。
[0004]2、铝管旋压管翅结构+表面铁氟龙处理,外表面抗酸性能可以达到要求,但水中碱性对铝有穿透性腐蚀,易漏水,铝板式由于受压面大,结构承压不足,易变形。
[0005]3、不锈钢光管结构、不锈钢管翅结构镍钎焊,由于不锈钢导热系数低于铜和铝,在加上管和管翅结构,换热面积有限导致换热效率不足,还有硅镍钎料焊接,焊口处易脆导致结构强度不足。
专利技术内容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效率低、工艺复杂、成本高、装配难度大、整体装配好焊接不可控、报废率高、转产装配

焊接

表面涂覆故意复杂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包括外壳和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安装在外壳内;在该外壳的一侧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在该换热器主体的端盖上设有两个水流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一端为用于装入该换热器主体的开口,该开口周边与该端盖的边缘相互密封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不锈钢板片双向拉伸凸点,激光熔焊成型,不锈钢最有抗酸碱性好;板片双向拉伸,增大烟气换热面和水道侧换热面,提高换热效率,拉伸凸点增强承压能力,分散平面单位面积上压力,凸点内外侧微间隙换热,传热过程中凸点对促进流体的湍动,凸点强化传热,破坏热边界层充分吸收热源;密封处采用激光熔焊工艺,确保焊口处材质相同,抗腐蚀性相当原材料,激光焊接减少应力变形,焊口处不易发脆,承压能力强。本结构换热片结构简单,装配焊接简单、可靠性高、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总装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换热器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组换热片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说明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1、烟口密封圈;3、水位检测点;4、外壳;5、换热器主体;51、端盖;52、换热片组;521、弯边;522、凹点;523、凸点;524、水通道口;525、水流导向凸条;6、冷凝水接口;7、烟气入口;8、烟气出口;9、水流接口;10、螺栓;11、密封垫;12、烟气导流条;A、换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见图1

图6,本专利技术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包括外壳4和换热器主体5,换热器主体5安装在外壳4内;在该外壳4的一侧设有烟气入口7和烟气出口8;在该换热器主体5的端盖51上设有两个水流接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4的一端为用于装入该换热器主体5的开口,该开口周边与该端盖51的边缘相互密封连接。
[0012]所述的换热器主体5由多组换热片组52重叠连接组成,每一该换热片组52由两片换热片A相互扣合对接组成,在该换热片A的边缘设有朝一侧的弯边521,使整个换热片A形成浅盘的形状;在该换热片A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的水流接口9对应的水通道口524,该水通道口524的边缘朝与弯边521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凸出,凸出的高度与该弯边521的弯曲高度相同;在两个该水通道口524之间的该换热片A上设有水流导向凸条525;该水流导向凸条525的一端与一边的弯边521贯通,另一端位于该换热片A的中部;该水流导向凸条525的凸出方向和高度与该弯边521的弯曲方向和弯曲高度相同;在该换热片A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点523和凹点522;两个该换热片A相对扣合,两个该换热片A的弯边521相互焊接,两个该换热片A对应的凸点523顶端相互接触并相互焊接,两个该换热片A对应的水流导向凸条525的顶端相互接触并相互焊接。这样,在每一换热片组52的两个该换热片A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呈U形的水通道,相邻的两组该换热片组52之间对应的两个水通道口524之间相互焊接,将各个一换热片组52的U形的水通道串联在一起,形成总的水通道。在每一相邻的该换热片组52之间的间隙该外壳4之间形成U形的烟气通道,在每一该间隙内设有烟气导流条12,该烟气导流条12与该水流导向凸条525的位置相同。烟气导流条12的材质采用阻燃尼龙,在所有换热片组52焊接完成后,再安装烟气导流条12。与该端盖51相邻一端的一片换热片A与该端盖51的内侧相互焊接,组成一个水通道空间;另一端的换热片A没有所述的水通道口524。
[0013]所述的外壳4的开口周边设有法兰式的安装边41;在该端盖51的边缘设有与该安装边41对应的法兰边511,在该安装边41与法兰边511之间设有密封垫11,在该法兰边511上设有安装孔512,并用螺栓10将该安装边41与法兰边511相互紧固连接。
[0014]在所述的烟气入口7内的空腔内部设有水位检测点3,在该空腔底部设有冷凝水接
口6。在所述的烟气出口8设有烟口密封圈1。所述的换热片A和烟气导流条12采用316不锈钢制成。所述的外壳4和烟口密封圈1采用硅橡胶、耐酸、耐碱、阻燃材料。烟口密封圈1和密封垫11采用耐酸、耐碱、阻燃的橡胶制成;外壳4及烟气入口7和烟气出口8采用阻燃、耐酸、耐碱的塑料制成。
[0015]参见图7,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烟气沿着实心箭头的方向,经过各组换热片组52之间的烟气通道流动,流动轨迹为:从左侧下面的烟气入口7向右进入烟气通道的下部,由于烟气导流条12的阻挡导向作用,烟气先是沿着烟气导流条12下方的向右流动,然后在烟气导流条12的右面向上向左反转,形成U形轨迹,最后从左侧的烟气出口8排出,整个过程与每一组换热片组52内的水通道流过的水交换热量。而水流(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沿着空心箭头,从上面的水流接口9进入换热器主体5内的水通道,水流在每一换热片组52的U形的水通道内沿U形的轨迹(依次向右、向下、反转向左)流动,又经过各换热片组52两端的水通道口524流动,最后,吸收烟气热量后的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包括外壳(4)和换热器主体(5),换热器主体(5)安装在外壳(4)内;在该外壳(4)的一侧设有烟气入口(7)和烟气出口(8);在该换热器主体(5)的端盖(51)上设有两个水流接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4)的一端为用于装入该换热器主体(5)的开口,该开口周边与该端盖(51)的边缘相互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主体(5)包括重叠连接多组换热片组(52),每一该换热片组(52)由两片结构相同的换热片(A)相互扣合对接组成,在每一该换热片(A)的边缘设有朝一侧的弯边(521),使整个换热片(A)形成浅盘的形状;在该换热片(A)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的水流接口(9)对应的水通道口(524),该水通道口(524)的边缘朝与弯边(521)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凸出,凸出的高度与该弯边(521)的弯曲高度相同;在两个该水通道口(524)之间的该换热片(A)上设有水流导向凸条(525);该水流导向凸条(525)的一端与一边的弯边(521)贯通,另一端位于该换热片(A)的中部;该水流导向凸条(525)的凸出方向和高度与该弯边(521)的弯曲方向和弯曲高度相同;在该换热片(A)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点(523)和凹点(522);两个该换热片(A)相对扣合后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水通道空间,两个该换热片(A)的弯边(521)相互焊接,两个该换热片(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修友王光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融科多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