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内的多功能单人可操作的智能护理移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67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科内的多功能单人可操作的智能护理移动床,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床体、输尿部、闭锁部、驱动部和报警部;所述床体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输尿部由储尿袋、进尿管、排尿管A、连接管、排尿管B、连接座A、阻挡块、连接座B、滑动杆A、转轴和齿轮组成,且储尿袋悬挂在安装座上;在拨动块的拨动下闭锁座向前运动,此时可完成进尿管的闭锁,从而可防止进尿管内的尿液排除,进而也就避免了后续再次排尿的时候出现尿量的误差,解决了患者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导尿器的开启以及尿液的收集;不能够在实现导尿器开启和关闭的时候自动实现报警提示以及患者的腿部按摩的问题。动实现报警提示以及患者的腿部按摩的问题。动实现报警提示以及患者的腿部按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内的多功能单人可操作的智能护理移动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放射科内的多功能单人可操作的智能护理移动床。

技术介绍

[0002]在放射科内当患者在接受完治疗后就会到病床上进行卧床休养,且经过治疗后的患者一般行动都不方便,往往都需要使用导尿器进行辅助帮助排尿,且辅助排尿的导尿器都设置有两个阀门,一个是进尿管的闭锁阀门,另一个是储尿袋的阀门,之所以设置这两个阀门就是为了方便记录患者的单次排尿量,那么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医护人员短暂的离开患者时患者将无法实现排尿。
[0003]然而,就目前传统放射科使用的智能护理床而言,一个是,患者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导尿器的开启以及尿液的收集;再者是,不能够在实现导尿器开启和关闭的时候自动实现报警提示以及患者的腿部按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放射科内的多功能单人可操作的智能护理移动床,其具有输尿部和驱动部,通过输尿部和驱动部的设置患者通过推动和拉动把手即可实现储尿袋内尿液的排除以及实现储尿袋对单次排尿量的收集,且还能够实现报警通知;通过转动轴与凸起的设置可在排尿的过程中自动实现患者腿部的按摩。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科内的多功能单人可操作的智能护理移动床,具体包括:床体、输尿部、闭锁部、驱动部和报警部;
[0006]所述床体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开设有卡槽;
[0007]所述输尿部由储尿袋、进尿管、排尿管A、连接管、排尿管B、连接座A、阻挡块、连接座B、滑动杆A、转轴和齿轮组成,且储尿袋悬挂在安装座上;所述储尿袋上连接有排尿管A,且排尿管A上连接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上连接有排尿管B;连接管上插接有阻挡块,且当阻挡块向下移动2cm时排尿管B被接通;
[0008]所述闭锁部由座体A、滑动杆B、闭锁座、弹性件、挡杆和凹槽组成,且座体A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体上;
[0009]所述驱动部由座体B、滑动杆C、齿排、把手、辅助板、转动轴、凸起和拨动块组成,且座体B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体上;
[0010]所述报警部由扬声器和接触开关组成,扬声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体上。
[0011]可选地,所述储尿袋上连接有进尿管,且进尿管与患者的排尿部相连接;进尿管上熔接有两个挡环,且进尿管卡接在卡槽处,并且此时进尿管上的挡环分别卡接在安装座上。
[0012]可选地,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连接座A,且连接座A上熔接有滑动杆A;
[0013]所述阻挡块上连接有连接座B,且连接座B与滑动杆A滑动连接;
[0014]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且转轴还与连接座A转动连接;转轴上安装有齿
轮,且转轴的头端开设有螺纹,并且转轴的头端与连接座B螺纹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座体A上安装有两根滑动杆B,且两根滑动杆B上滑动连接有闭锁座;两根滑动杆B上均套接有弹性件,且弹性件与闭锁座弹性接触,并且能弹性件组成了闭锁座的弹性复位结构。
[0016]可选地,所述挡杆焊接在安装座上,且挡杆为L形杆状结构;
[0017]闭锁座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挡杆位置对正,并且闭锁座和挡杆之间穿插有进尿管;凹槽为V形槽状结构,且当闭锁座向前移动5cm时凹槽、进尿管以及挡杆呈抵紧接触状。
[0018]可选地,所述座体B上安装有两根滑动杆C,且两根滑动杆C上滑动连接有齿排,并且齿排上安装有把手;齿排与齿轮啮合。
[0019]可选地,所述齿排上焊接有辅助板,且辅助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并且辅助板底端面与座体B顶端面接触;
[0020]辅助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上呈环形阵列熔接有凸起;凸起为半圆柱形结构,且凸起与患者腿部接触,并且转动轴和凸起共同组成了患者腿部的挤压按摩结构。
[0021]可选地,所述齿排上焊接有拨动块,且当齿排向前运动0.5cm时拨动块与闭锁座接触。
[0022]可选地,所述扬声器通过导线与接触开关相连接,且接触开关安装在座体B上,并且当齿排向前运动5cm时齿排与接触开关接触。
[0023]有益效果
[0024]本申请通过输尿部和驱动部的配合设置,首先,能够实现实现排尿管B的接通以及关闭,且还能够实现进尿管的接通与关闭,这样就能够实现在患者排尿结束后储尿袋所盛放的是本次单次的排尿量,且本申请在实现上述步骤的时候只需要推动把手和拉动把手即可,无需其余的动作,操作比较便捷,具体如下:此时患者可推动把手向前,此时,在齿排与齿轮的啮合传动作用下可实现转轴的转动,进而通过转轴的转动可实现连接座B和阻挡块的向下移动,最终通过阻挡块的向下移动可实现排尿管B的接通,这个时候储尿袋内的尿液就会被排除;
[0025]在拨动块的拨动下闭锁座向前运动,此时可完成进尿管的闭锁,从而可防止进尿管内的尿液排除,进而也就避免了后续再次排尿的时候出现尿量的误差;
[0026]当患者向后拉动把手的时候通过齿排与齿轮的啮合传动下可实现阻挡块的向上移动,进而可完成排尿管B的闭锁;
[0027]当拨动块消除对闭锁座的挤压,此时进尿管解除闭锁;这个时候患者可进行排尿,在排尿后储尿袋内存储的尿液为本次新增的尿液,进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单次排尿量。
[0028]此外,因齿排与接触开关接触,那么也就实现了接触开关的接通,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扬声器发出报警信号来告知陪护人员以及医护人员。
[0029]此外,因为齿排上焊接有辅助板,且辅助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并且辅助板底端面与座体B顶端面接触,从而可实现齿排滑动时的辅助限位;辅助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上呈环形阵列熔接有凸起;凸起为半圆柱形结构,且凸起与患者腿部接触,并且转动轴和凸起共同组成了患者腿部的挤压按摩结构,从而当推动把手向前或者向后移动的过程中
通过凸起可实现患者腿部的挤压式按摩。
[0030]此外,因齿排上焊接有辅助板,且辅助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并且辅助板底端面与座体B顶端面接触,从而可实现齿排滑动时的辅助限位。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2]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在附图中: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去除床体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0]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1]图8是本专利技术输尿部的轴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列表
[0043]1、床体;101、安装座;102、卡槽;2、输尿部;201、储尿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内的多功能单人可操作的智能护理移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输尿部(2)、闭锁部(3)、驱动部(4)和报警部(5);所述床体(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01),且安装座(101)上开设有卡槽(102);所述输尿部(2)由储尿袋(201)、进尿管(202)、排尿管A(203)、连接管(204)、排尿管B(205)、连接座A(206)、阻挡块(207)、连接座B(208)、滑动杆A(209)、转轴(210)和齿轮(211)组成,且储尿袋(201)悬挂在安装座(101)上;所述储尿袋(201)上连接有排尿管A(203),且排尿管A(203)上连接有连接管(204),并且连接管(204)上连接有排尿管B(205);连接管(204)上插接有阻挡块(207),且当阻挡块(207)向下移动2cm时排尿管B(205)被接通;所述闭锁部(3)由座体A(301)、滑动杆B(302)、闭锁座(303)、弹性件(304)、挡杆(305)和凹槽(306)组成,且座体A(3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体(1)上;所述驱动部(4)由座体B(401)、滑动杆C(402)、齿排(403)、把手(404)、辅助板(405)、转动轴(406)、凸起(407)和拨动块(408)组成,且座体B(4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体(1)上;所述报警部(5)由扬声器(501)和接触开关(502)组成,扬声器(5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体(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放射科内的多功能单人可操作的智能护理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尿袋(201)上连接有进尿管(202),且进尿管(202)与患者的排尿部相连接;进尿管(202)上熔接有两个挡环,且进尿管(202)卡接在卡槽(102)处,并且此时进尿管(202)上的挡环分别卡接在安装座(101)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放射科内的多功能单人可操作的智能护理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04)上连接有连接座A(206),且连接座A(206)上熔接有滑动杆A(209);所述阻挡块(207)上连接有连接座B(208),且连接座B(208)与滑动杆A(209)滑动连接;所述转轴(210)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01)上,且转轴(210)还与连接座A(206)转动连接;转轴(210)上安装有齿轮(211),且转轴(210)的头端开设有螺纹,并且转轴(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付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