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须癣毛癣菌或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763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和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抑制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和抑制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优点在于:1、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多味药材进行配伍,降低了单味药材的用量,有利于中药药材资源的合理化配制;2、本发明专利技术用药配伍恰当,用量科学合理且安全,对由红色毛癣菌或须癣毛癣菌引起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3、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材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得,制备成本低且制备方法简单;4、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无抑制效果的中药进行组方,并利用药物之间的联合作用,可以使药效发挥最大作用,可达到通过较小的药量即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用药的剂量。可降低用药的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须癣毛癣菌或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抑制须癣毛癣菌或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浅部真菌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而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为皮肤浅部真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专门感染皮肤角质层、指甲和头发,由此导致皮肤浅部真菌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皮肤浅部真菌病例日益增加,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通常利用传统的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来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由于西药价格昂贵且极易产生耐药性,使治疗皮肤癣菌病面临巨大挑战,寻找新的药物来替代特比萘芬已迫在眉睫。
[0003]中药因其具有副作用小、来源广泛、价格低、耐药性出现情况较少的特点,在替代耐药性及副作用大的西药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寻找具有抑制皮肤浅部真菌病作用的中药成分便成为了重中之重。
[0004]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药抗真菌作用有一些相关报道,李昕等对32味中药水提物对皮肤癣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黄连、苦参、五倍子等对皮肤癣菌的抑菌作用效果较好。杨晓伟等通过对5种中药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抑菌效果的评价得出中药的MIC值和MBC值。但是国内的研究多侧重于单味中药对皮肤癣菌的作用,较少研究中药之间的联合作用及中药复方的研制。但是,通过单味中药进行治疗会增加单味中药的用量,不利于中药药材资源的合理化配制,且无法通过多味中间之间的联合作用来使治疗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抑菌效果,提高中药药材的利用率,促进中药药材资源优化配制,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0007]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其原料按体积份计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5~7份,黄连中药水提物3~7份,地肤子中药水提物1~7份。
[0008]进一步的,其原料按体积份计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5份,黄连中药水提物3份,地肤子中药水提物1份。
[0009]进一步的,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g/ml。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0011]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取等质量的知母、黄连、地肤子,分别煎煮至少两次,并将对应药材的水煎液合并;
[0013](2)将步骤(1)中得到的三种药材的水煎液经煮沸浓缩后得到三种药材对应的三种中药水提物;
[0014](3)将步骤(2)中得到的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按照5:3:1的体积比称取后混匀,即得中药复方。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g/ml。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0017]抑制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其原料按体积份计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8~10份,黄连中药水提物5~9份,土槿皮中药水提物2~8份,地肤子中药水提物1~7份,决明子中药水提物1~8份,黄柏中药水提物1~3份。
[0018]进一步的,其原料按体积份计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9份,黄连中药水提物7份,土槿皮中药水提物5份,地肤子中药水提物1份,决明子中药水提物8份,黄柏中药水提物2份。
[0019]进一步的,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土槿皮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决明子中药水提物以及黄柏中药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g/ml。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0021]抑制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1)取等质量的知母、黄连、土槿皮、地肤子、决明子、黄柏,分别煎煮至少两次,并将对应药材的水煎液合并;
[0023](2)将步骤(1)中得到的六种药材的水煎液经煮沸浓缩后得到六种药材对应的六种中药水提物;
[0024](3)将步骤(2)中得到的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土槿皮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决明子中药水提物以及黄柏中药水提物按照9:7:5:1:8:2的体积比称取后混匀,即得中药复方。
[00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土槿皮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决明子中药水提物以及黄柏中药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g/ml。
[002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27]1、本专利技术将多味药材进行配伍,降低了单味药材的用量,有利于中药药材资源的合理化配制;
[0028]2、本专利技术用药配伍恰当,用量科学合理且安全,对由红色毛癣菌或须癣毛癣菌引起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0029]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材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得,制备成本低且制备方法简单;
[0030]4、本专利技术选用无抑制效果的中药进行组方,并利用药物之间的联合作用,可以使药效发挥最大作用,可达到通过较小的药量即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用药的剂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1:
[0033]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其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5ml,黄连中药水提物3ml,地肤子中药水提物1ml,其中,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g/ml。
[0034]实施例2:
[0035]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其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6ml,黄连中药水提物5ml,地肤子中药水提物4ml,其中,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g/ml。
[0036]实施例3:
[0037]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其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7ml,黄连中药水提物7ml,地肤子中药水提物7ml,其中,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g/ml。
[0038]实施例4:
[0039]制备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包括以下步骤:
[0040](1)取知母、黄连、地肤子各20g,分别置于1000ml大烧杯,分别加入500ml的蒸馏水浸泡2小时以上,煮沸30min,通过过滤得到第一次水煎液和药渣;将药渣中加200ml蒸馏水煮沸15min,通过过滤得到第二次水煎液,并将对应药材的两次水煎液合并,得到三种药材对应的混合水煎液;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体积份计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5~7份,黄连中药水提物3~7份,地肤子中药水提物1~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体积份计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5份,黄连中药水提物3份,地肤子中药水提物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g/ml。4.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等质量的知母、黄连、地肤子,分别煎煮至少两次,并将对应药材的水煎液合并;(2)将步骤(1)中得到的三种药材的水煎液经煮沸浓缩后得到三种药材对应的三种中药水提物;(3)将步骤(2)中得到的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按照5:3:1的体积比称取后混匀,即得中药复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知母中药水提物、黄连中药水提物、地肤子中药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g/ml。6.抑制红色毛癣菌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体积份计包括:知母中药水提物8~10份,黄连中药水提物5~9份,土槿皮中药水提物2~8份,地肤子中药水提物1~7份,决明子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琳吴建美金化瑞李小娟李伟高永明邓丹宇尹幸念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