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S用宽电压范围充电唤醒和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49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MS用宽电压范围充电唤醒和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BMS的正负极充电端C+、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MS用宽电压范围充电唤醒和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充放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MS用宽电压范围充电唤醒和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针对锂电池在使用中的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BMS可实现对锂电池的充电、放电、温度等保护参数的控制,且直接决定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安全与否。目前锂电池保护板设计在放电欠压保护后会很快进入深度休眠以避免过度耗电,故需要在充电时唤醒BMS,且BMS检测到为充电状态,从而驱动充电MOS导通进行充电。现有较多设计主要利用三极管和防反二极管构建电路,三极管基极接至电池组总负极,发射极接至二极管正极,二极管负极接至充电负极。在电池欠压保护后给充电正、负极施加充电电压,利用电池负极和充电负极的电势差使得二、三极管导通,从而唤醒BMS以进行充电。该方法基本可以实现充电功能,但在电池被唤醒、进行充电后,电池负极和充电负极电势差基本为零,故二、三极管不再导通,此时BMS仅凭充电电流判断电池状态,无法通过充电信号检测。另外考虑二、三极管组合导通压降,当电池电量处于即将满电时,该电路不能唤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S用宽电压范围充电唤醒和检测电路,所述BMS的正极充电端C+、负级充电端C

分别连接电池包正极B+、电池包负极B

;其特征在于,充电唤醒和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BMS的正负极充电端C+、C

之间的电阻R1、R2、稳压管Z1,还包括开关管Q1、Q2,电阻R3、R4、R5;开关管Q1一端接正极充电端C+,另一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3、R4接电池包负极B

,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电阻R1、R2之间的共结点;开关管Q2一端通过电阻R5接BMS的3.3V电源,另一端接电池包负极B

,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电阻R3、R4之间的共结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用宽电压范围充电唤醒和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管Z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连接BMS的负级充电端C

,稳压管Z1的阴极连接电阻R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MS用宽电压范围充电唤醒和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华王英喆周树清张宏俊
申请(专利权)人: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