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714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装置包括:充电机构与定位机构,其中,充电机构包括供电组件与充电组件;供电组件包括第一供电接口和第二供电接口,其中第一供电接口与充电组件相连,第二供电接口与定位机构相连;充电组件包括快充充电器、硬件延时电路和充电电极,其中快充充电器一端与第一供电接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硬件延时电路与充电电极相连;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充电机构的红外发射器与预设角度的识别点,以及设置于充电机构外部的红外接收器与激光角度识别器,提供了一种纯硬件搭建的机器人回充装置,机器人回充装置通过硬件结构搭建,无需软件的参与,即可实现机器人的回充,避免了软件失效的问题。避免了软件失效的问题。避免了软件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例如语音导航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讲解机器人,对于可以自动运行的机器人来说,机器人的耗电较快,并且大多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因此,充电装置应运而生。
[0003]目前机器人的充电装置较少,一般通过软件进行设计,但软件设计会面临软件失效的情况,因此,缺少一种纯硬件搭建的机器人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用于解决如下技术问题:缺少一种纯硬件搭建的机器人充电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充电机构与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充电机构包括供电组件与充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第一供电接口和第二供电接口,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组件相连,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与所述定位机构相连;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快充充电器、硬件延时电路和充电电极,其中所述快充充电器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硬件延时电路与所述充电电极相连;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充电机构的红外发射器与预设角度的识别点,以及设置于充电机构外部的红外接收器与激光角度识别器。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纯硬件搭建的机器人回充装置,通过定位结构的红外发射器与定位机构外部的红外接收器配合、预设角度的识别点与激光角度识别器配合,机器人可以对回充装置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根据充电机构对机器人进行快充操作。
[0008]较佳地,所述充电电极为接触式电极,包括手动充电电极和自动充电电极,所述快充充电器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硬件延时电路与所述自动充电电极相连。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电极设置为接触式电极,并且通过硬件延时电路与自动充电电极,提供了一种接触式自动快充方法,有效降低了接触式充电的打火花风险。
[0010]较佳地,所述快充充电器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出口通过硬件延时电路与自动充电电极相连,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手动充电电极相连。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手动充电电极和自动充电电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机器人充电方式是自动充电或者人工充电,方便用户使用。
[0012]较佳地,所述自动充电电极采用紫铜材质,所述手动充电电极的充电接口采用航插接口。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充电电极采用紫铜材质,保证快充质量,手动充电电极的
充电接口采用航插接口,可以防止手动充电误接线。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为品字形接口,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为8字形接口。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供电接口设置为品字形接口,第二供电接口为设置8字形接口,防止两路电源回路相互影响。
[0016]较佳地,所述预设角度的识别点为钝角的识别点。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钝角的识别点可以保证回充装置在周围环境的独特性,避免与回充装置周围环境冲突,影响回充定位准确度。
[0018]较佳地,所述充电电极包括电极弹性件,所述电极弹性件上设置有碰撞开关。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电极设置有电极弹性件,防止机器人直冲对回充装置造成损害,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更好的保护机器人回充装置。
[0020]较佳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背面设置凹槽和减震垫,所述外壳两侧设有散热口。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口,对回充装置内部进行散热;设置减震垫可以避免机器人回充装置与墙面碰撞,而对机器人回充装置造成损害;在所述外壳的背面设置凹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挪动机器人回充装置的位置,方便用户搬动。
[0022]较佳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底座与外壳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后期维护机器人回充装置内部的硬件结构。
[0024]较佳地,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滑动机构和锁定结构。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动机构可以减轻人为搬动机器人回充装置时的负担,在将机器人回充装置转移至对应位置后,通过锁定结构对机器人回充装置的位置进行锁定。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提供了一种纯硬件搭建的机器人回充装置,机器人回充装置通过硬件结构搭建,无需软件的参与,即可实现机器人的回充,避免了软件失效的问题。
[0028]2.通过定位结构的红外发射器与定位机构外部的红外接收器配合、预设角度的识别点与激光角度识别器配合,机器人可以对回充装置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提高了定位准确度。
[0029]3.充电组件设置快充充电器,通过快充充电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快充,并且自动充电电极采用紫铜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快充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中机器人回充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中机器人回充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外壳;11、识别点;12、充电指示灯;13、散热口;14、凹槽;21、手动充电电极的充电接口;22、自动充电电极;3、红外发射器;4、供电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0035]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
[003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充电机构与定位机构,其中,充电机构包括供电组件与充电组件;供电组件包括第一供电接口和第二供电接口,其中第一供电接口与充电组件相连,第二供电接口与定位机构相连;充电组件包括快充充电器、硬件延时电路和充电电极,其中快充充电器一端与第一供电接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硬件延时电路与充电电极相连;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充电机构的红外发射器与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充电机构与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充电机构包括供电组件与充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第一供电接口和第二供电接口,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组件相连,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与所述定位机构相连;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快充充电器、硬件延时电路和充电电极,其中所述快充充电器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硬件延时电路与所述充电电极相连;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充电机构的红外发射器与预设角度的识别点,以及设置于充电机构外部的红外接收器与激光角度识别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极为接触式电极,包括手动充电电极和自动充电电极,所述快充充电器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硬件延时电路与所述自动充电电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回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充充电器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出口通过硬件延时电路与自动充电电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济耀高明马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