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漏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748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漏阀装置,包括设置有流出口的主体、设置在流出口处的止漏阀、以及活动设置在主体上的止漏阀开关;止漏阀包括用于密封流出口的止漏阀密封件;止漏阀开关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驱动部驱动止漏阀使得止漏阀的止漏阀密封件靠近并密封流出口;止漏阀开关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驱动部驱动止漏阀使得止漏阀的止漏阀密封件远离并打开流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通过设置止漏阀开关来控制止漏阀的状态,无需配置专门的储存容器,可以使用陶瓷杯,旅行杯、玻璃杯等非标配存储容器,可以实现任意的搭配,方便用户使用。户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漏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止漏阀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咖啡机的止漏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咖啡作为一种饮品,逐渐进入到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们在闲暇时刻浸泡一杯浓郁、醇香的咖啡,不仅会极大地提高精神,而且还可以让人们慢慢享受闲暇时刻的无限轻松与美好。随着人们对咖啡饮用频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户外旅游或家中均需使用咖啡机来制作咖啡。
[0003]滴漏式咖啡机作为咖啡机的一种,其包括用于咖啡制作的滴漏装置、以及设置在滴漏装置下方的储存容器,滴漏装置的咖啡滴漏到储存容器进行保温,而当人们需要倒出储存容器中的咖啡时,需要将存储容器从滴漏装置下方取走,故需要在滴漏装置中设置止漏阀来密封滴漏装置中的流出口;现有技术中,需要配备专门的储存容器,储存容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止漏阀的驱动组件,当存储容器置于滴漏装置下方时,储存容器上的驱动组件作用于止漏阀以打开流出口,当存储容器从滴漏装置下方取出时,储存容器上的驱动组件对止漏阀的作用力消失,止漏阀在其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密封流出口。当储存容器损坏时,就可能需要更换整套设备,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止漏阀结构,其通过设置止漏阀开关来控制止漏阀的状态,无需配置专门的储存容器,可以使用陶瓷杯,旅行杯、玻璃杯等非标配存储容器,可以实现任意的搭配,方便用户使用。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止漏阀装置,包括设置有流出口的主体、设置在所述流出口处的止漏阀、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止漏阀开关;所述止漏阀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流出口的止漏阀密封件,所述止漏阀开关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止漏阀的第一驱动部;
[0007]所述止漏阀开关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止漏阀使得所述止漏阀的止漏阀密封件靠近并密封所述流出口;所述止漏阀开关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止漏阀使得所述止漏阀的止漏阀密封件远离并打开所述流出口;
[0008]所述止漏阀开关能维持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状态。
[0009]使用时,用户将存储容器置于所述流出口的下方,操作所述止漏阀开关使其运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并维持在第二工作位置,此时所述止漏阀开关驱动所述止漏阀动作,使得所述止漏阀密封件远离并打开所述流出口以允许所述主体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流出口流至存储容器内;若此时用户需要取走存储容器时,只需操作所述止漏阀开关使其运动至第一工作位置并维持在第二工作位置,此时所述止漏阀开关驱动所述止漏阀动作,使得所述止漏阀密封件靠近并密封所述开关以防止所述主体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流出口流出,此时,用
户即可取走存储容器。
[0010]上述结构一般运用于咖啡机中,尤其是滴漏式咖啡机;用于制成咖啡的原材料置于所述主体内并在主体内完成咖啡的制作,存储容器用于存放制作好的咖啡。
[0011]采用上述结构,用户无需使用专门的咖啡存储容器,可以使用陶瓷杯,旅行杯、玻璃杯等非标配存储容器,可以实现任意的搭配,方便用户使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止漏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配合的第二驱动部;
[0013]所述第一驱动部朝向所述第二驱动部的一侧具有靠近所述流出口的第一近位驱动面、以及远离所述流出口的第一远位驱动面;
[0014]所述止漏阀开关动作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部具有第一近位驱动面和第一远位驱动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相对滑动以驱动所述止漏阀;
[0015]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和第一远位驱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引导斜面,和/或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有引导其能在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和第一远位驱动面之间滑动的第二引导斜面。
[0016]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一远位驱动面存在高低差,故当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相对滑动时即可实现止漏阀运动;
[0017]所述第一引导斜面、第二引导斜面的设置确保机构的稳定可靠的运行。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靠近所述流出口的第二近位驱动面、以及远离所述流出口的第二远位驱动面;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引导斜面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近位驱动面和第二远位驱动面;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漏阀开关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远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相对设置;所述止漏阀开关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相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漏阀开关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相对设置;所述止漏阀开关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远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相对设置;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结构进行选择。
[0020]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第一远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相对设置时,所述止漏阀靠近所述止漏阀开关设置;当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相对设置时,所述止漏阀远离所述止漏阀开关设置,上述结构可实现所述止漏阀密封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流出口以密封或打开所述流出口;
[0021]当所述第一远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二近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近位驱动面相对设置。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有两个且设置在所述止漏阀上的两侧,对应的,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有两个且设置在所述止漏阀上的两侧。
[002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更加平顺的驱动所述止漏阀。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的状态下,所示第一引导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所述第二引导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匹配。
[0025]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之间的相对滑动更加平顺可靠。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部朝向所述第二驱动部的一侧部分凸起以形成所述第一
近位驱动面、以及第一远位驱动面;所述第二驱动部朝向所述第一驱动部的一侧部分凸起以形成所述第二近位驱动面、以及第二远位驱动面。
[0027]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实际生产,且能够保证装置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凸起部分的凸起高度与所述第二驱动部凸起部分的凸起高度相匹配;当所述第一远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二近位驱动面与所述第二近位驱动面相对设置,此时所述第一驱动部凸起部分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不凸起部分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部凸起部分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不凸起部分相对设置。
[0028]进一步地,所述止漏阀开关转动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对应的,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和第一远位驱动面沿着所述止漏阀开关转动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近位驱动面和第二远位驱动面沿着所述止漏阀开关转动的周向设置。
[0029]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止漏阀开关采用转动设置即正向转动所述止漏阀开关或反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漏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流出口(101)的主体(1)、设置在所述流出口(101)处的止漏阀(2)、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的止漏阀开关(3);所述止漏阀(2)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流出口(101)的止漏阀密封件(201),所述止漏阀开关(3)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止漏阀(2)的第一驱动部(301);所述止漏阀开关(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部(301)驱动所述止漏阀(2)使得所述止漏阀(2)的止漏阀密封件(201)靠近并密封所述流出口(101);所述止漏阀开关(3)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部(301)驱动所述止漏阀(2)使得所述止漏阀(2)的止漏阀密封件(201)远离并打开所述流出口(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漏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漏阀(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部(301)驱动配合的第二驱动部(202);所述第一驱动部(301)朝向所述第二驱动部(202)的一侧具有靠近所述流出口(101)的第一近位驱动面(3011)、以及远离所述流出口(101)的第一远位驱动面(3012);所述止漏阀开关(3)动作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部(301)具有第一近位驱动面(3011)和第一远位驱动面(301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驱动部(202)相对滑动以驱动所述止漏阀(2);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3011)和第一远位驱动面(301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引导斜面(3013),和/或所述第二驱动部(202)设置有引导其能在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3011)和第一远位驱动面(3012)之间滑动的第二引导斜面(20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漏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202)具有靠近所述流出口(101)的第二近位驱动面(2021)、以及远离所述流出口(101)的第二远位驱动面(2022);所述第二驱动部(202)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2023)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引导斜面(2023)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近位驱动面(2021)和第二远位驱动面(2022);所述止漏阀开关(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远位驱动面(3012)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2022)相对设置;所述止漏阀开关(3)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3011)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2022)相对设置;或者所述止漏阀开关(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近位驱动面(3011)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2022)相对设置;所述止漏阀开关(3)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远位驱动面(3012)与所述第二远位驱动面(2022)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袁新江唐遐李孟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