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春辉专利>正文

自动泡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12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自动泡茶机,其主要是令以动力源带动减速齿轮组依预设时间进行转动,于减速齿轮组末端链接设有拨动轮,拨动轮外缘凸设形成有拨动凸部以拨动拨动杆的被拨动凸部,且拨动杆向控制装置外凸设形成有拨动件,令泡茶壶底部开设有穿孔,穿孔对应于拨动件,对应所述穿孔设有塞止件,利用塞止件塞止于穿孔处,塞止件能被拨动件向上顶推;从而,可令冲泡好的茶水于预设时间自动流落至容置杯中收集,不仅不会有冲泡时间过久让茶水太浓、太苦的情况产生,且能令泡茶过程更为简易便利,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者。者。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泡茶机


[0001]本技术是涉及一种自动泡茶机,尤其是指一种可令冲泡好的茶水于预设时间自动流落至容置杯中收集,不仅不会有冲泡时间过久让茶水太浓、太苦的情况产生,且能令泡茶过程更为简易便利,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自动泡茶机创新设计者。

技术介绍

[0002]按,一般常可见到民众喜欢于饭后或闲暇时,冲泡茶叶饮用,以度过休闲时光,且亦能进行感情上的联络,而泡茶需要有一定的步骤、一定的功夫,茶叶量、水的多寡、水的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手法等皆会影响所泡出的茶水好坏。其中,就冲泡时间而言,若冲泡时间太短,茶水会没有味道,而若冲泡时间太长,则会造成茶水太浓、太苦的情况发生,使得冲泡的时间控制即非常重要。
[0003]然而,在民众冲泡茶叶过程中,常会发现因看电视、聊天等其他事情影响,造成泡茶者忘记冲泡时间,未即时将茶水倒出,导致茶水浓度太浓、口感太苦而无法饮用的现象,不仅影响泡茶的乐趣,且更会有浪费的情况,致令在整体泡茶的茶具设计上仍存在有改进的空间。
[0004]缘是,创作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所述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自动泡茶机,以期技术手段去更佳实用价值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泡茶机,其主要是可令冲泡好的茶水于预设时间自动流落至容置杯中收集,不仅不会有冲泡时间过久让茶水太浓、太苦的情况产生,且能令泡茶过程更为简易便利,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者。
[0006]本技术自动泡茶机的主要目的与功效,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其主要是包括有控制装置及泡茶壶;其中:
[0008]所述控制装置,其设有控制开关,且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的动力源,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链接有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末端链接设有拨动轮,所述拨动轮外缘凸设形成有拨动凸部,且于所述拨动轮相对所述拨动凸部的一端侧面凸设有顶抵部,而于所述控制装置内对应所述拨动轮上方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向所述控制装置外凸设形成有拨动件,并于所述拨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拨动凸部形成有被拨动凸部,另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触动杆,所述触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顶抵部形成有受顶抵部,于所述触动杆连动有触动开关,令所述触动开关电性连接有所述动力源及电源部,所述电源部亦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0009]所述泡茶壶,其设置于所述控制装置上方,于所述泡茶壶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对应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拨动杆的所述拨动件,且对应所述穿孔设有塞止件,利用所述塞止件塞止于所述穿孔处,所述塞止件能被所述拨动件向上顶推,另于所述泡茶壶内对
应所述塞止件上方设有滤网。
[0010]本技术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触动开关为常闭开关。
[0011]本技术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设有一调整单元,令所述调整单元与所述动力源电性连接,利用所述调整单元调整控制所述动力源的速度。
[0012]本技术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侧边对应所述泡茶壶凸设有支架,令所述泡茶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支架具有贯穿的透空部,为与所述泡茶壶的底部的穿孔对应。
[0013]本技术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泡茶壶顶端盖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包括顶面、延伸链接所述顶面的周面、在所述上盖外表面且是位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周面交界的环垣以及在所述顶面中央所设的穿孔,所述环垣的外径大于所述泡茶壶顶端开口的直径,所述顶面与所述周面的外径小于所述泡茶壶顶端开口的直径。
[0014]本技术自动泡茶机的另一目的与功效,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15]其主要是包括有控制装置及泡茶壶;其中:
[0016]所述控制装置,其设有控制开关,且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的动力源,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链接有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末端链接设有拨动轮,所述拨动轮外缘凸设形成有拨动凸部,且于所述拨动轮相对所述拨动凸部的一端侧面凸设有顶抵部,而于所述控制装置内对应所述拨动轮上方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向所述控制装置外凸设形成有拨动件,并于所述拨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拨动凸部形成有被拨动凸部,另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触动杆,所述触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顶抵部形成有受顶抵部,于所述触动杆连动有触动开关,令所述触动开关电性连接有所述动力源及电源部,所述电源部亦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0017]所述泡茶壶,其结合固设于所述控制装置侧边,于所述泡茶壶底部开设有穿孔,且于所述泡茶壶内设有内杯,所述内杯底部对应所述穿孔形成有塞止部,利用所述塞止部塞止于所述穿孔处,且于所述内杯底部开设有滤孔,另于所述内杯上缘向外对应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拨动杆的所述拨动件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能被所述拨动件向上顶推。
[0018]本技术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泡茶壶的所述塞止部为圆锥导柱状,并令为圆锥导柱状的所述塞止部底端呈十字形。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本技术的控制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本技术的另一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图6:本技术的控制装置侧视结构动作示意图;
[0026]图7:本技术的上盖立体剖视图;
[0027]图8:本技术图1至图6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图9:本技术图1至图6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9]图10: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1]图12: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2]图13: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4]图15: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5]图16: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6]图例说明:
[0037]<本技术>
[0038]1ꢀꢀꢀ
控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控制装置及一泡茶壶:所述控制装置,其设有一控制开关,且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一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的动力源,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链接有一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末端链接设有一拨动轮,所述拨动轮外缘凸设形成有一拨动凸部,且于所述拨动轮相对所述拨动凸部的一端侧面凸设有一顶抵部,而于所述控制装置内对应所述拨动轮上方设有一拨动杆,所述拨动杆向所述控制装置外凸设形成有拨动件,并于所述拨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拨动凸部形成有一被拨动凸部,另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一触动杆,所述触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顶抵部形成有一受顶抵部,于所述触动杆连动有一触动开关,令所述触动开关电性连接有所述动力源及一电源部,所述电源部亦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泡茶壶,其设置于所述控制装置上方,于所述泡茶壶底部开设有一穿孔,所述穿孔对应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拨动杆的所述拨动件,且对应所述穿孔设有一塞止件,利用所述塞止件塞止于所述穿孔处,所述塞止件能被所述拨动件向上顶推,另于所述泡茶壶内对应所述塞止件上方设有一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触动开关为常闭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设有一调整单元,令所述调整单元与所述动力源电性连接,利用所述调整单元调整控制所述动力源的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侧边对应所述泡茶壶凸设有一支架,令所述泡茶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支架具有贯穿的一透空部,为与所述泡茶壶的底部的所述穿孔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壶顶端盖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包括顶面、延伸链接所述顶面的周面、在所述上盖外表面且是位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周面交界的环垣以及在所述顶面中央所设的所述穿孔,所述环垣的外径大于所述泡茶壶顶端开口的直径,所述顶面与所述周面的外径小于所述泡茶壶顶端开口的直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春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