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以及MEMS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415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以及MEMS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分别固定有PCB板和金属支撑柱,所述金属支撑柱上支承有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所述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上的连接端子通过金属线与PCB板上的连接端子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一级封装工艺,大幅度降低封装及集成成本,缩小集成体积,避免了表面安装涉入的热应力,也能实现快速热传导,可保有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级各项性能指标,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对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的应用限制,避免一级封装或二级封装热应力的对系统集成应用的影响。装热应力的对系统集成应用的影响。装热应力的对系统集成应用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以及MEMS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具体涉及一种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用于MEMS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等惯性传感器芯片的集成装配。

技术介绍

[0002]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具有重量轻、成本低、体积小、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在民用、航天及军事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在集成装配前,先通过陶瓷管壳封装、塑料封装、陶瓷基板COB封装等一级封装形式,然后采用表面安装技术(SMT)、芯片直接安装技术(DCA)、通孔安装技术(THT)等技术,连同无源元器件一同安装到PCB或者其他基板上(二级封装形式),成为部件或者整机,整体工艺相对比较复杂;或者采用低温焊锡膏表面安装,但不利于后续工艺开展。
[0003]在一级封装、二级封装过程中,由于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CTE)差异较大,极易引起热应力和焊接应力,而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极易受封装应力及焊接应力影响,尤其是全温特性指标;在单芯片集成封装中,常将ASIC与MEMS芯片叠封,ASIC产热量也会影响到MEMS输出性能;另外陶瓷管壳、陶瓷基板、塑料管壳等开模或本身加工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不具备通用性,并且相对芯片体积明显增加几倍,甚至更大,在惯性测量单元(IMU)集成应用中体积矛盾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本技术无需一级封装工艺,大幅度降低封装及集成成本,缩小集成体积,避免了表面安装涉入的热应力,也能实现快速热传导,可保有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级各项性能指标,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对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的应用限制,避免一级封装或二级封装热应力的对系统集成应用的影响。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分别固定有PCB板和金属支撑柱,所述金属支撑柱上支承有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所述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上的连接端子通过金属线与PCB板上的连接端子相互连接。
[0007]所述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包括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和与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热膨胀系数相同相近的基板,所述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基板支承固定在金属支撑柱的端面上。
[0008]所述基板上还设有用于对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的输出进行前置处理的AISC电路芯片。
[0009]所述PCB板上设有过孔,所述金属支撑柱贯穿过孔布置,使得PCB板、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两者相互平行布置。
[0010]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主壳以及密封圈,所述上盖、主壳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且所
述密封圈布置于上盖、主壳的端面之间,所述金属支撑柱粘贴固定在上盖或主壳的内壁上。
[0011]所述金属线为通过金丝球焊方式形成的金丝。
[0012]所述上盖、主壳采用陶瓷或金属制成。
[0013]所述基板采用硅材质或玻璃材质制成。
[0014]所述金属支撑柱采用钨铜合金制成。
[0015]一种MEMS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设于传感器本体中的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所述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为所述的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
[0016]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具有下述优点:
[0017]1、本技术的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可采用单晶硅基板模组化单帖MEMS传感器芯片或者合封MEMS传感器芯片和ASIC电路,无需一级封装工艺,大幅度降低封装及集成成本,缩小集成体积,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对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的应用限制,避免一级封装或二级封装热应力的对系统集成应用的影响。
[0018]2、本技术壳体分别固定有PCB板和金属支撑柱,金属支撑柱上支承有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通过金属支撑柱与外壳贴装固定,使得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形成悬空隔离方案,与PCB板之间直接采用金丝键合互联,避免了表面安装涉入的热应力,也能实现快速热传导,如此,可以保有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级各项性能指标。
[0019]3、金属支撑柱可起到导热作用,从而防止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热量集聚,有利于提高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施例中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施例中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施例中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施例中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施例中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AISC电路芯片的连接引脚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施例中某15g加速度计模组装配样品的全温零偏偏置稳定性10s平滑曲线。
[0026]图7为本实施例中某15g加速度计非模组装配样品的全温零偏偏置稳定性10s平滑曲线。
[0027]图8为本实施例中某15g加速度计模组装配样品温箱温补温度曲线图。
[0028]图9为本实施例中某15g加速度计模组#2升降温温补前后对照图。
[0029]图10为本实施例中某15g加速度计非模组#2升降温温补前后对照图。
[0030]图11为本实施例中某加速度计模组装配样品温补效果数据记录表。
[0031]图例说明:1、壳体;11、上盖;12、主壳;13、密封圈;2、PCB板;21、过孔;3、金属支撑柱;4、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41、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42、基板;43、AISC电路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包括壳体1,壳体1分别固定有PCB板2和金属支撑柱3,金属支撑柱3上支承有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4,MEMS惯
性传感器芯片组件4上的连接端子通过金属线与PCB板2上的连接端子相互连接。
[0033]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4包括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41和与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41热膨胀系数相同相近的基板42,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41固定在基板42上,基板42支承固定在金属支撑柱3的端面上。
[0034]需要说明的是,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4可以采用单晶硅基板模组化单帖MEMS传感器芯片或者合封MEMS传感器芯片和ASIC电路。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基板42上还设有用于对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41的输出进行前置处理的AISC电路芯片43,AISC电路芯片43具体采用ACC1904B芯片,引脚连接如图5所示。
[0035]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PCB板2上设有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分别固定有PCB板(2)和金属支撑柱(3),所述金属支撑柱(3)上支承有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4),所述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4)上的连接端子通过金属线与PCB板(2)上的连接端子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4)包括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41)和与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41)热膨胀系数相同相近的基板(42),所述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41)固定在基板(42)上,所述基板(42)支承固定在金属支撑柱(3)的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2)上还设有用于对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41)的输出进行前置处理的AISC电路芯片(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2)上设有过孔(21),所述金属支撑柱(3)贯穿过孔(21)布置,使得PCB板(2)、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组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虢晓双杨靖张新凯熊亮黎傲雪彭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羿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