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28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7
一种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包括箱体、箱盖、二组动力输入总成、钻杆轴总成;箱体设有上腔体、下腔体,下腔体的第一轴套和二个第三通盖以等腰三角形方式设置;箱盖外端面处的第一通盖和二个第二通盖以等腰三角形方式设置;钻杆轴总成垂直穿过箱体;中空轴中部固装大齿轮,在箱体的上腔体内与二组动力输入总成的小齿轮分别啮合,各个动力输入总成以相同转速、同方向同步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具有箱体结构合理、自重轻、强度高、抗扭性能高和输出扭矩大等特点,抵御驱动机构受外力冲击后造成的损伤,保证驱动机构运行正常稳定,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从而提高长螺旋钻机钻孔压灌成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压灌成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压灌成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多层住宅、高层和大型工业建筑中,一般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对粘性土、粉土、砂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处理,有效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泥浆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无污染。因此,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工法得到广泛运用和推广。
[0003]在现有技术中,随着桩基施工深度的不断增加,导致桩基处理的深度和厚度不断增大,如果长螺旋钻机向下钻进时遇到土层中坚硬的砂砾石等硬物或硬层时,将对钻具、驱动动力头产生较大阻力,造成驱动机构传递至钻具的扭矩不能平衡,同时对钻机的动力驱动机构、钻具及其悬挂桩架造成较大的冲击损伤,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如果通过增加动力头及其齿轮箱的板材自重来提供其结构强度,会造成驱动机构对桩架的倾覆力矩的增加,相应对桩架的承载能力也要增加,因此,需要对驱动机构的结构做必要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长螺旋钻机驱动机构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箱体结构可靠、自重轻、抗扭性能高和输出扭矩大的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有效抵御驱动机构及其齿轮箱受外力冲击造成的损伤,保证驱动机构运行稳定,减少设备故障发生,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包括箱体、箱盖、二组动力输入总成、钻杆轴总成,其中:箱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第一轴套、二个第三通盖、二个第二轴套、上腔体和下腔体;箱盖包括位于其外端面的第一通盖和二个第二通盖;每组动力输入总成均包括具有输出轴的行星减速器、小齿轮、第四轴承、密封圈、下端盖;钻杆轴总成包括中空轴、大齿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一骨架油封、第二骨架油封、第一上通盖和第一下通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腔体为第一底板和第一外围板焊接后的围成区域;所述下腔体为第一底板的下端面、第二底板的上端面以及第二外围板焊接后的围成区域;所述箱体的第一轴套以穿过箱体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以辐射状设置于第一轴套位于下腔体内的外周面上、且分别与第一底板的下端面、第二外围板的内侧面焊接;所述箱体的二个第二轴套均以穿过箱体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三通盖设置于各个第二轴套内的第一底板处;所述第二加强筋以辐射状设置于第二轴套位于下腔体
内的各个外周面上,其中若干第二加强筋分别与第一底板的下端面、第二外围板的内侧面焊接,另外若干第二加强筋分别与第一底板的下端面、第一轴套的外周面焊接;所述箱体的第一轴套和二个第三通盖在下腔体内以等腰三角形方式设置、且第一轴套与二个第三通盖之间保持中心距相等;所述箱盖外端面上的第一通盖和二个第二通盖以等腰三角形方式设置、且第一通盖与二个第二通盖之间保持中心距相等;所述箱盖外端面上的第一通盖和箱体的第一轴套的中心在齿轮箱体的上下投影方向重合;所述箱体的二个第三通盖和箱盖外端面上的二个第二通盖的中心均分别在齿轮箱体的上下投影方向重合;所述钻杆轴总成以垂直穿过箱体的方式设置;所述钻杆轴总成的中空轴的最上端固装外部回转接头;所述中空轴的最下端固装外部对接盘和外部钻杆;所述中空轴的中部固装大齿轮,该大齿轮位于箱体的上腔体内部;所述中空轴的上部外圆处安装第一轴承、第一骨架油封后置于箱盖的第一通盖内,然后,用一个第一上通盖封装于第一通盖的端部;所述中空轴的下部外圆处依次安装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二骨架油封后置于箱体的第一轴套孔内的安装位置,然后,用一个第一下通盖封装于第一轴套的下端部;所述动力输入总成沿箱体的横截面方向布置在钻杆轴总成的一侧;所述每组动力输入总成的行星减速器通过其外壳法兰分别置于箱盖外端面上的二个第二通盖后予以固定,每个行星减速器的上方均固装外部电动机;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出轴穿过箱体的上腔体后分别进入各个第三通盖内,该输出轴分别安装第四轴承和密封圈后置于各个第三通盖孔内的安装位置,然后,还利用一个下端盖穿过分别各个第二轴套封装于第三通盖的端部;所述箱盖安装于箱体的上端面,通过销轴定位、螺钉紧固;所述二组动力输入总成的小齿轮分别在箱体的上腔体内与钻杆轴总成的大齿轮啮合,各个动力输入总成以相同的转速、同方向同步旋转。
[0006]本专利技术可以是,所述箱体的下腔体内的第一底板与第一轴套、二个第二轴套的外圆面结合处均多个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0007]本专利技术可以是,所述箱体的第一外围板一侧设有检修螺孔。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仰视图;图5是图3中A

A向剖视图;图6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1

6所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一种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包括箱体1、箱盖2、二组动力输入总成3、钻杆轴总成4,箱体1包括第一底板101、第二底板102、第一外围板103、第二外围板104、第一轴套11、二个第三通盖12二个第二轴套13、上腔体10和下腔体10

;箱盖2包括位于其外端面的第一通
盖21和二个第二通盖22;每组动力输入总成3均包括具有输出轴311的行星减速器31、小齿轮32、第四轴承33、密封圈34、下端盖35;钻杆轴总成4包括中空轴41、大齿轮42、第一轴承43、第二轴承43

、第三轴承43”、第一骨架油封44、第二骨架油封44

、第一上通盖45和第一下通盖45

;其中:所述箱体1的上腔体10为第一底板101和第一外围板103焊接后的围成区域;所述下腔体10

为第一底板101的下端面、第二底板102的上端面以及第二外围板104焊接后的围成区域;所述箱体1的二个第二轴套13均以穿过箱体1的第一底板101、第二底板102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66以辐射状设置于第一轴套11位于下腔体10

内的外周面上、且分别与第一底板101的下端面、第二外围板104的内侧面焊接;所述箱体1的二个第二轴套13以一端焊接于第一底板101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第二底板102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三通盖12设置于各个第二轴套13内的第一底板101处;所述第二加强筋66

以辐射状设置于第二轴套13位于下腔体10

内的各个外周面上,其中若干第二加强筋66

分别与第一底板101的下端面、第二外围板104的内侧面焊接,另外若干第二加强筋66

分别与第一底板101的下端面、第一轴套11的外周面焊接。通过采用上下腔体双层结构的齿轮箱体,且在下腔体设置了多个加强筋板,在不增加齿轮箱结构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其刚性和结构强度,减轻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螺旋钻机的顶驱机构,包括箱体(1)、箱盖(2)、二组动力输入总成(3)、钻杆轴总成(4),其中:箱体(1)包括第一底板(101)、第二底板(102)、第一外围板(103)、第二外围板(104)、第一轴套(11)、二个第三通盖(12)二个第二轴套(13)、上腔体(10)和下腔体(10

);箱盖(2)包括位于其外端面的第一通盖(21)和二个第二通盖(22);每组动力输入总成(3)均包括具有输出轴(311)的行星减速器(31)、小齿轮(32)、第四轴承(33)、密封圈(34)、下端盖(35);钻杆轴总成(4)包括中空轴(41)、大齿轮(42)、第一轴承(43)、第二轴承(43

)、第三轴承(43”)、第一骨架油封(44)、第二骨架油封(44

)、第一上通盖(45)和第一下通盖(45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腔体(10)为第一底板(101)和第一外围板(103)焊接后的围成区域;所述下腔体(10

)为第一底板(101)的下端面、第二底板(102)的上端面以及第二外围板(104)焊接后的围成区域;所述箱体(1)的第一轴套(11)以穿过箱体(1)的第一底板(101)、第二底板(102)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66)以辐射状设置于第一轴套(11)位于下腔体(10

)内的外周面上、且分别与第一底板(101)的下端面、第二外围板(104)的内侧面焊接;所述箱体(1)的二个第二轴套(13)均以穿过箱体(1)的第一底板(101)、第二底板(102)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三通盖(12)设置于各个第二轴套(13)内的第一底板(101)处;所述第二加强筋(66

)以辐射状设置于第二轴套(13)位于下腔体(10

)内的各个外周面上,其中若干第二加强筋(66

)分别与第一底板(101)的下端面、第二外围板(104)的内侧面焊接,另外若干第二加强筋(66

)分别与第一底板(101)的下端面、第一轴套(11)的外周面焊接;所述箱体(1)的第一轴套(11)和二个第三通盖(12)在下腔体(10

)内以等腰三角形方式设置、且第一轴套(11)与二个第三通盖(12)之间保持中心距相等;所述箱盖(2)外端面上的第一通盖(21)和二个第二通盖(22)以等腰三角形方式设置、且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卫平董凤贤张凤戴敬界董弘陆奇王建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祖环境治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