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83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排泥管、泥管电磁阀、反冲器和控制器,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伸入釜体的内腔底部而另一端则安装有泥管电磁阀,所述反冲器包括气源、气管和气头,所述气头包括汇集管体、分气管体和分气电磁阀,所述分气管体安装在排泥管之内,所述汇集管体的一端与分气管体的侧口部相连接而另一端则穿过排泥管的管壁并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接,两个所述分气电磁阀分别安装在分气管体之上且位于分气管体与汇集管体的连接处的上下两侧,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泥管电磁阀和反冲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反冲器,利用高压气体疏通排泥管,保证污泥的顺利排放,使得釜体的污泥含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体的污泥含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体的污泥含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排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排放装置的
,特别是一种污泥排放装置的


技术介绍

[0002]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能够将污水之中的悬浮固体以及溶解性的或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等去除。现有的沉淀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排泥管十分容易发生堵塞,使得剩余污泥过多,引起活性污泥的沉降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污泥排放装置,能够保证污泥的顺利排放,使得釜体的污泥含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有效避免因剩余污泥过多而引起浮泥现象的发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排泥管、泥管电磁阀、反冲器和控制器,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伸入釜体的内腔底部而另一端则安装有泥管电磁阀,所述反冲器包括气源、气管和气头,所述气头包括汇集管体、分气管体和分气电磁阀,所述分气管体安装在排泥管之内,所述汇集管体的一端与分气管体的侧口部相连接而另一端则穿过排泥管的管壁并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接,两个所述分气电磁阀分别安装在分气管体之上且位于分气管体与汇集管体的连接处的上下两侧,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泥管电磁阀和反冲器电连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分气管体和排泥管的中轴线相平行。
[0006]作为优选,所述分气管体靠近排泥管的管壁设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分气管体的上端设有阻挡污泥进入管内的挡泥件。
[0008]作为优选,所述挡泥件包括挡板、弹簧和环形垫片,所述挡板位于分气管体之上且呈斗笠形,所述弹簧同心设置在分气管体的管内上部且上下两端分别挡板和分气管体相连接,所述环形垫片分别安装在挡板和分气管体的相邻面上且相对设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反冲器还包括过滤筒,两个所述过滤筒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分气管体之上且位于分气管体的端部和分气电磁阀之间。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冲器,利用高压气体疏通排泥管,保证污泥的顺利排放,使得釜体的污泥含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有效避免因剩余污泥过多而引起浮泥现象的发生;通过在分气管体的顶部设置挡泥件,能够在不影响分气管体顶端出气的情况下,避免下落的污泥进入分气管体之内;通过在分气管体的端部与分气电磁阀之间可拆卸安装过滤筒,能够防止不慎进入分气管体之内的污泥直接与分气电磁阀相接触,从而有效延长气头的使用寿命。
[0011]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污泥排放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种污泥排放装置的排泥管和气头的安装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种污泥排放装置的气头在一个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一种污泥排放装置的气头在另一个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0016]图5是图4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1

釜体、17

排泥管、18

泥管电磁阀、5

反冲器、51

气源、52

气管、53

气头、531

汇集管体、532

分气管体、533

分气电磁阀、534

挡泥件、5341

挡板、5342

弹簧、5343

环形垫片、535

过滤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一种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排泥管17、泥管电磁阀18、反冲器5和控制器,所述排泥管17的一端伸入釜体11的内腔底部而另一端则安装有泥管电磁阀18,所述反冲器5包括气源51、气管52和气头53,所述气头53包括汇集管体531、分气管体532和分气电磁阀533,所述分气管体532安装在排泥管17之内,所述汇集管体531的一端与分气管体532的侧口部相连接而另一端则穿过排泥管17的管壁并通过气管52与气源51相连接,两个所述分气电磁阀533分别安装在分气管体532之上且位于分气管体532与汇集管体531的连接处的上下两侧,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泥管电磁阀18和反冲器5电连接。
[0019]所述分气管体532和排泥管17的中轴线相平行。
[0020]所述分气管体532靠近排泥管17的管壁设置。
[0021]所述分气管体532的上端设有阻挡污泥进入管内的挡泥件534。
[0022]所述挡泥件534包括挡板5341、弹簧5342和环形垫片5343,所述挡板5341位于分气管体532之上且呈斗笠形,所述弹簧5342同心设置在分气管体532的管内上部且上下两端分别挡板5341和分气管体532相连接,所述环形垫片5343分别安装在挡板5341和分气管体532的相邻面上且相对设置。
[0023]所述反冲器5还包括过滤筒535,两个所述过滤筒535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分气管体532之上且位于分气管体532的端部和分气电磁阀533之间。
[0024]本技术工作过程:
[0025]若排泥管17出现堵塞的现象,则可启动气源51,将高压气体沿着气管52先送入汇集气管531之中。接着,打开其中一个分气电磁阀533或者双开两个分气电磁阀533,使得高压气流沿着分气管体532喷出。其中,朝上喷出的气体先向上推动挡板5341远离分气管体532,迫使弹簧5342拉伸,再从四周绕过挡板5341,从而沿着排泥管17流出并进行疏通工作。期间,若部分污泥不慎进入分气管体532之内,过滤筒535还可起隔离防护作用,避免其与分气电磁阀533相接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可拆装新的过滤筒535,以保障滤泥的有效性。
[0026]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冲器,利用高压气体疏通排泥管,保证污泥的顺利排放,使得釜体的污泥含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有效避免因剩余污泥过多而引起浮泥现象的发生;通过在分气管体的顶部设置挡泥件,能够在不影响分气管体顶端出气的情况下,避免下落的污泥进入分气管体之内;通过在分气管体的端部与分气电磁阀之间可拆卸安装过滤筒,能够防止不慎进入分气管体之内的污泥直接与分气电磁阀相接触,从而有效
延长气头的使用寿命。
[0027]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泥管(17)、泥管电磁阀(18)、反冲器(5)和控制器,所述排泥管(17)的一端伸入釜体(11)的内腔底部而另一端则安装有泥管电磁阀(18),所述反冲器(5)包括气源(51)、气管(52)和气头(53),所述气头(53)包括汇集管体(531)、分气管体(532)和分气电磁阀(533),所述分气管体(532)安装在排泥管(17)之内,所述汇集管体(531)的一端与分气管体(532)的侧口部相连接而另一端则穿过排泥管(17)的管壁并通过气管(52)与气源(51)相连接,两个所述分气电磁阀(533)分别安装在分气管体(532)之上且位于分气管体(532)与汇集管体(531)的连接处的上下两侧,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泥管电磁阀(18)和反冲器(5)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体(532)和排泥管(17)的中轴线相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静桂兰吴忠董工兵王宏亮胡文俊钱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