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63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其是通过将含有可吸收的人工骨材料的溶液涂覆或浸润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编织物并干燥而复合形成的,编织物由聚合物纤维形成,编织物具有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和连接部,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具有由聚合物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人工骨材料至少分布在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网状结构中,人工骨材料由无机颗粒和聚合物材料混合而成,人工骨材料具有可塑性,在将人工韧带植入第一骨隧道和第二骨隧道后,骨组织的沿着人工骨材料长入网状结构以固定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改善腱骨愈合能力的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合功能的人工韧带。合功能的人工韧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


[0001]本技术大体涉及一种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

技术介绍

[0002]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好发于青年,并且随着人们运动意识的提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为采用移植物手术重建韧带,临床上常用的移植物主要有三大类:自体、异体和人工移植物。其中,自体移植物存在手术创伤大、供区功能受损、并发症多、恢复慢和多重膝关节损伤等问题;异体移植物具有来源缺乏、感染风险、疾病传播和免疫排斥等问题。因此,鉴于自体和异体移植物存在的上述问题,大多数手术选择使用人工移植物,即人工韧带。
[0003]然而,由于人工移植物在临床上往往难以形成腱骨愈合,通常在植入体内一定时间后,会出现韧带关节骨道松动、关节稳定性下降、修复失效等问题。因此,针对人工移植物在体内应用存在的腱骨愈合能力不足问题的研发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腱骨愈合能力的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其包括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编织物和可吸收的人工骨材料,所述编织物由聚合物纤维形成,所述编织物具有用于植入骨隧道的编织部,所述编织部具有由聚合物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人工骨材料至少分布在所述编织部的网状结构中,所述人工骨材料由无机颗粒和聚合物材料混合而成,所述无机颗粒由钙磷化合物构成,所述聚合物材料为己内酯或对二氧环己酮与丙交酯或乙交酯所形成的共聚物,并且人工韧带是通过将含有所述人工骨材料的溶液涂覆或浸润所述编织物并干燥而复合形成的。在本技术中,人工韧带由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编织物和可吸收的人工骨材料复合而成,人工骨材料分布在编织物的网状结构中,在这种情况下,人工骨材料能够促进骨细胞的生成,并诱导骨组织长入编织物,因此人工韧带能够改善腱骨愈合能力。
[0006]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人工韧带中,可选地,所述编织物具有用于植入第一骨隧道的第一编织部、用于植入第二骨隧道的第二编织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编织部与所述第二编织部的连接部。
[0007]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人工韧带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编织部和所述第二编织部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连接部由所述经线组成,所述经线为沿着所述人工韧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聚合物纤维,所述纬线为沿着所述人工韧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聚合物纤维。由此,能够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编织物。
[0008]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人工韧带中,可选地,所述编织物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分布有所述人工骨材料,所述人工韧带通
过将所述编织物沿着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纬线方向卷绕并进行缝合而形成。由此,能够有利于提高人工韧带的腱骨愈合能力。
[0009]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人工韧带中,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拉断力不小于1000N。由此,人工韧带能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0010]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人工韧带中,可选地,所述聚合物纤维由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的一种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由此,能够提供长期的机械强度支持作用。
[0011]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人工韧带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编织部的网状结构和所述第二编织部的网状结构被所述人工骨材料填充。由此,能够提高人工韧带的腱骨愈合能力。
[0012]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人工韧带中,可选地,所述人工韧带呈长条状,所述人工韧带具有包括所述第一编织部的第一植入段、包括所述连接部的连接段、以及包括所述第二编织部的第二植入段。由此,能够便于应用于关节腔的韧带的重建。
[0013]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人工韧带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植入段连接有第一牵引线,通过所述第一牵引线将所述第一植入段植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骨隧道,所述第二植入段连接有第二牵引线,通过所述第二牵引线将所述第二植入段植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骨隧道。由此,能够有助于人工韧带的植入和固定。
[0014]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人工韧带中,可选地,所述无机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0%至60%,所述聚合物材料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Da 至20000Da,并且所述人工骨材料具有可塑性。由此,能够有利于人工韧带的形成。
[0015]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改善腱骨愈合能力的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
附图说明
[0016]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
[0017]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涉及的人工韧带的应用场景的例子的示意图。
[0018]图2是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涉及的人工韧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涉及的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所涉及的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又一个示例所涉及的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涉及的人工韧带卷绕的示意图。
[0023]图7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示例所涉及的人工韧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涉及的人工韧带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9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所涉及的人工韧带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10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亚甲基蓝

碱性品红染色的结果图。
[0027]图11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MicroCT结果图。
[0028]图12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对比例所涉及的MicroCT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技术。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符号标记,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0030]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1(以下简称“人工韧带1”)可以应用于韧带重建。在临床应用中,人工韧带1可以被植入到体内(例如骨关节腔)。
[0031]例如,人工韧带1可以应用于肩关节韧带重建(比如喙锁韧带重建)、肘关节韧带重建(比如肘关节内侧副韧带重建术)、膝关节韧带重建(比如十字韧带重建)等。
[0032]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涉及的人工韧带1的应用场景的例子的示意图。
[0033]以下,以膝关节十字韧带的重建为例,对人工韧带1的应用进行描述。在膝关节十字韧带的重建中,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将人工韧带1(单束)的两端分别植入不同骨骼(即股骨和胫骨)的骨隧道并固定,从而将人工韧带1植入膝关节腔,且人工韧带1的中间段可以处于关节腔位置。其中,骨隧道可以为在骨头处钻出的通道。另外,人工韧带1的两端可以利用挤压钉、悬吊板、纽扣板等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愈合功能的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编织物和可吸收的人工骨材料,所述编织物由聚合物纤维形成,所述编织物具有用于植入骨隧道的编织部,所述编织部具有由聚合物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人工骨材料至少分布在所述编织部的网状结构中,并且人工韧带是通过将含有所述人工骨材料的溶液涂覆或浸润所述编织物并干燥而复合形成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具有用于植入第一骨隧道的第一编织部、用于植入第二骨隧道的第二编织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编织部与所述第二编织部的连接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部和所述第二编织部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连接部由所述经线组成,所述经线为沿着所述人工韧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聚合物纤维,所述纬线为沿着所述人工韧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聚合物纤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杨黄裕程向冬赵金忠蒋佳燕晓宇张泽人
申请(专利权)人:立心深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