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品德专利>正文

集光节电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61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灯头、灯芯和泡壳组成的集光节电灯泡,通过在灯芯上增加一涂有反光材料的圆盘体和在泡壳内表面上,其直径最大处有和与灯头相接处之间的部分上涂上反光材料,达到集聚光线,节约能量,从而在使用中增大光强的目的。使用目前的灯泡生产设备和技术就可制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集光节电灯泡,属于照明设备。目前所使用的照明灯泡,是由灯头、灯芯及泡壳组成的,灯芯上有抽气管和灯丝。由于泡壳全部是透光的,因而灯泡发出的光也散射到灯头内及灯的上方等不十分需要光线的区域,这无疑是能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往往采取加反光灯罩的方法,即在灯罩的内表面加上反光材料。由于灯罩暴露于空气中,易被灰尘污染,因而一段时间之后,反光材料的反光能力就会大大降低。鉴于上述问题,申请号为86204100的“集光节电白炽灯泡”的申请人做了一些努力,但生产该产品时,须改变当前的生产设施及技术,而且这项专利技术也只适用于白炽灯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集光节电灯泡,增强用光区域的光强,并使增大光强的能力不易减弱。这种结构也适用于泡壳内使用荧光管等其它情况,而且,生产本技术不需改变目前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本技术是由灯头、灯芯及泡壳组成的,在灯芯上与灯头边缘位置齐平处,有一垂直于灯芯轴的表面涂有反光材料的园盘体。在泡壳内表面上,其直径最大处和与灯头相接处之间的部分也涂有反光材料。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图;图2为泡壳内装有荧光管的本技术的结构图。其中1是灯头,2是抽气管,3是涂有反光材料的园盘体,4是内表面涂有反光材料的泡壳部分,5是灯芯,6是灯丝,7是泡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图1情况下的集光节电灯泡是由灯头〔1〕、涂有反光材料的圆盘体〔3〕、灯芯〔5〕、泡壳〔7〕组成。灯头〔1〕与泡壳〔7〕相接形成灯泡的外壳,在泡壳内部,有一灯芯〔5〕,其根部与灯头〔1〕相连,在其另一头装有灯丝〔6〕,在灯芯〔5〕内部,有一抽气管〔2〕,抽气管〔2〕在灯芯上有一管口,在生产灯泡时,用以抽空泡壳〔7〕内的空气,并充以惰性气体,抽气管的另一口,在灯芯〔5〕与灯头〔1〕相接处封闭,在灯芯〔5〕的中段,与灯头〔1〕和泡壳〔7〕相接的位置齐平处,有一与灯芯〔5〕的轴垂直的园盘体〔3〕,在园盘体〔3〕的表面上涂有反光材料,要求园盘体〔3〕的直径不大于泡壳〔7〕与灯头〔1〕相接处的泡壳〔7〕的直径。在泡壳〔7〕的内表面上,其直径最大处与和灯头〔1〕相接处之间的部分〔4〕,也涂有反光材料。本技术也同样适用于泡壳内部使用荧光管的情况,此时的荧光管即为灯芯〔5〕,其他情况与图1相同。在使用时,灯芯〔5〕向四周散射光线,到达园盘体〔3〕和泡壳〔7〕上直径最大处与和灯头〔1〕相接处之间的部分〔4〕上的光线,经反光材料反射后,射向用光区域,从而节省了光源,增强了用光区域的光强。根据本技术的结构情况,无须改变目前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就可生产本技术。本技术具有聚集光线,节约能源的特点,能增大用光区的光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灯头[1]、灯芯[5]、及泡壳[7]组成的集光光节电灯泡,其特征在于:在灯芯[5]上与灯头[1]边缘位置齐平处,有一垂直于灯芯[5]轴的、表面涂有反光材料的园盘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灯头[1]、灯芯[5]、及泡壳[7]组成的集光光节电灯泡,其特征在于在灯芯[5]上与灯头[1]边缘位置齐平处,有一垂直于灯芯[5]轴的、表面涂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品德
申请(专利权)人:秦品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