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明专利>正文

变光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61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照明装置。变光灯泡是日常照明用白炽灯泡。本灯泡以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照明白炽灯泡为依据,将普通白炽灯泡发光体中只有一组灯丝,只能发出单一亮度的光,改为在一个灯泡发光体中有多组灯丝,可单独或同时发出多种不同亮度光的变光灯泡。从而方便地实现了在不同照明度要求下的亮度分配,并且当一组灯丝烧断后,还有其它几组灯丝可继续发光,从而成倍提高了灯泡的使用寿命,不但节省材料,而且大量节省电能。(*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照明装置。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照明白炽灯泡,灯泡发光体中只有一组灯丝,因此,只能发出单一亮度的光,当需要亮度提高和减弱时,只能靠更换灯泡来实现,而灯泡往往是悬吊在高空或屋顶或高墙处,更换不方便,且不安全,尤其频繁需要调整照明度强弱时,不可能频繁更换灯泡,只好在一个房间里装上多个不同亮度的灯,这样即浪费财物,又使房间很零乱,且不安全,所以更多的情况是选用中等亮度的灯泡,实现全亮度照明,这样,在需要弱光时不能提供弱光,而使人眼受损,婴儿受惊,且浪费电能,当需要强光时,由于是中等亮度的灯泡,无法发出更强的光亮,只好凑合使用,致使视物不清,工作失误,长期以往造成人眼受损。同时,普通白炽灯泡一旦灯丝烧断,整个灯泡则报废,实质上其它部件仍完好无损,但无法再利用和回收,只好扔弃,这样,不但灯泡使用率极低,而且造成灯泡材料的很大浪费。同时,城市中的路灯,装饰灯、彩灯,无论是初夜需要强光还是深夜需要弱光,由于不能变光,只好一直使用强光,造成电能的极大浪费。本技术是目前日常使用的普通照明白炽灯泡的更新替代产品,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更换方便,在不改变人们现有使用习惯的情况下,在一个灯泡的发光体中能方便地实现多种不同亮度光的转换照明,以满足人们对不同照明度的要求,并节省电能、节省材料、提高灯泡使用率的变光灯泡。由图2可看出,变光灯泡发光体中有四组独立的灯丝安装于灯泡玻璃罩(3)的密封腔内,每根灯丝(15)-(18)的一端,分别接在灯泡的负极金属导体(19)上,形成四组灯丝共一个负极,而每根灯丝(15)-(18)的另一端分别与灯泡的正极金属导体(11)-(14)分别相接,同时,灯丝通过灯泡的负极金属导体(19)和正极导体(11)-(14),分别与位于灯泡金属外壳(1)端部和侧面的触头(6)-(10)相接,并将负极金属导体(19)和正极金属导体(11)-(14)引出密封腔外。从而灯泡通过与灯座及开关相接,引入电流,使每根灯丝构成一个独立的回路,独立发光,这样使得在一个灯泡内可以单独发出四种不同亮度的光,从而实现了变光之目的。当需要照明时,人们只要揿动灯泡控制开关中相应的按键,就可使灯泡发光体中相应的灯丝开启和关闭。入夜,人们需要较强的照明,一般相当于40瓦的灯即可满足学习、工作、搞家务之照明要求,此时,只要揿动控制开关中标明“亮”的按键,便可使灯丝(16)接通,使灯泡发出40支的光强。看电视需要有一定的光源补充,只要有一定亮度即可,一般采用15瓦的灯即可,此时,只要揿动控制开关中标明“弱”的按键,使灯丝(15)接通,便可使灯泡发出15支的光强。深夜、婴儿要喂奶,小孩要起夜,为了使光线不刺激眼睛,此时只需要很暗的光即可满足要求,一般5瓦的灯即可,可揿动控制开关中标明“暗”的按键,使灯丝(18)接通,便可使灯泡发出5支的光强。当需要强光时,只要揿动控制开关中标明“强”的按键,使灯丝(17)接通,便可使灯泡发出100支的光强,如若此光线还不足以强,便可同时揿动控制开关中的其它一个或几个按键,使灯丝一根或几根甚至全部接通,进行迭加发光,使灯泡发出强光。当不需要照明时,只要再揿动原按键便可使所开启的灯丝关灭。从而方便地实现了变光之目的,满足了人们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对光强的不同要求。当一组灯丝绕断后,只是发不出相应瓦数的光来,而其它几组灯丝可依然发光,直到所有的灯丝都被烧坏,此时,只需要从灯座上方便地取下坏灯泡,换上一个好灯泡,又可实现以上之功能,从而一个变光灯泡可当多个普通灯泡使用。同时,夜间城市中路灯的照明,可采用时间继电器来控制开关,使得入夜发出强光,夜深人静,人烟稀少时,发出弱光,黎明时分再发出强光。即满足合理照明之要求,又能实现节能之目的。同时,变光灯泡发光体中灯丝的根数可以比本例所介绍的再多些或者少些,灯丝的瓦数,也可以是任意瓦数的,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在玻璃罩(3)中加入各种颜色,作成各种颜色的变光彩灯。如图2所示的变光灯泡,其端部的金属外壳(1)与灯泡玻璃罩(3)的端部的玻璃体通过粘接的方法紧密相连,以加强和保护玻璃罩(3),并起密封作用,同时,将灯泡的正极金属导体(11)-(14)和负极金属导体(19)方便地引出在其顶端,并用导电金属块将灯丝的正极金属导体(11)-(14)和负极金属导体(19)连接并固定在灯泡端部,形成多个突出于金属外壳(1)的触头(6)-(10)。触头(10)位于金属外壳(1)端部的侧面,与金属外壳(1)相焊接,作为灯丝的负极触头,并同时作为灯泡在灯座中的固定端和插入灯座时的标志端。触头(6)-(9),以一定的间距分别分布在金属外壳(1)端部的平台内,分别作为灯丝的正极触头,触头(6)-(9)与金属外壳(1)之间用绝缘物质隔开,相互绝缘,触头(6)-(9)之间也用绝缘物质隔开,相互绝缘,以防止混线现象。发光体是由支柱(2),平台(4)灯丝支架(5),灯丝(15)-(18),正极金属导体(11)-(14)和负极金属导体(19)组成,共同位于被抽真空的玻璃罩(3)的中央,作为灯丝正负电极的金属导体(11)-(14)以及(19)和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也即不同瓦数的灯丝(15)-(18),形成分层放置,相互隔开,并在园周范围内对称布局,灯丝(15)-(1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负极金属导体(19)上,而灯丝(15)-(18)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在正极金属导体(11)-(14)上,从而形成了共一个负极,而正极分别相接的有多个独立回路的变光灯泡。为了防止灯丝烧断后悬垂,造成短路,在发光体上还设置了园形玻璃透明平台(4),以隔开相邻的上下两层灯丝。金属导体(11)-(14)采用表面涂有高温绝缘层的金属材料制作,或表面罩以高温绝缘物质隔开,或者金属导体(11)-(14)相互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并紧密固定,以防止金属导体(11)-(14)之间相互接触,造成短路和混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照明的变光灯泡,包括有金属外壳,玻璃罩、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发光体中设置有多根灯丝和多根金属导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照明的变光灯泡,包括有金属外壳,玻璃罩、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发光体中设置有多根灯丝和多根金属导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光灯泡,其特征在于发光体上设置的多根灯丝的粗细、长短不等,瓦数不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光灯泡,其特征在于多根灯丝分别设置,每根灯丝与金属导体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