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66556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检测设备,分别预设近距离用眼时长和休息时长;S2: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进入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对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S3:当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近距离用眼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提醒;S4: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进入非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对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S5:当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休息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完成提醒;S6:所述检测设备统计近距离用眼总时长和总次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能够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能够有效的预防近视。的预防近视。的预防近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近距离用眼技术干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据有关资料报道,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近视,就是假性近视。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就是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为30-35厘米。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连续3-4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
[0003]许多近视防治专家主张,连续看书写字30分钟就应休息10分钟,这就是著名的“近视预防3010法则”,简称“3010法则”。然而市场上尚未有一款产品能够运用“3010法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及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所述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启动检测设备,分别预设近距离用眼时长和休息时长;
[0008]S2: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进入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对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
[0009]S3:当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近距离用眼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提醒;
[0010]S4: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进入非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对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
[0011]S5:当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休息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完成提醒;
[0012]S6:所述检测设备统计近距离用眼总时长和总次数。
[0013]进一步的,在步骤S2-S3中,用户如果从近距离用眼状态转变成非近距离用眼状态,所述检测设备清零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重新进入步骤S2。
[0014]进一步的,在步骤S4-S5中,用户如果从非近距离用眼状态转变成近距离用眼状
态,所述检测设备清零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重新进入步骤S2。
[0015]进一步的,在步骤S1-S5中:
[0016]用户能够手动触发所述检测设备,控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暂停、停止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
[0017]用户能够手动触发所述检测设备,控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暂停、停止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
[0018]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设备,所述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设备包括近距离用眼计时器、休息计时器和距离判定模块;
[0019]当所述距离判定模块判定用户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近距离用眼计时器开始计时,所述近距离用眼计时器统计近距离用眼时长,所述休息计时器暂停或者停止计时;
[0020]当所述距离判定模块判定用户处于非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休息计时器开始计时,所述休息计时器统计非近距离用眼时长,所述近距离用眼计时器暂停或者停止计时;
[0021]所述近距离用眼计时器统计近距离用眼总时长和总次数。
[0022]进一步的,所述距离判定模块包括摄像组件和测距组件,通过所述摄像组件和/或所述测距组件判定用户是否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
[0023]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摄像组件采集用户的坐姿图像;当所述摄像组件采集到用户的坐姿图像时,所述距离判定模块判定用户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当所述摄像组件无法采集到用户的坐姿图像时,所述距离判定模块判定用户处于非近距离用眼状态。
[0024]进一步的,预先通过所述摄像组件预先拍摄用户在近距离用眼状态下的近距离用眼头部图像;当所述摄像组件拍摄到用户的头部图像后,通过用户的头部图像与近距离用眼头部图像比对,判断出用户是否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
[0025]进一步的,用户在近距离用眼状态下头部与所述测距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通过所述测距组件测量用户头部与所述测距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当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时,用户处于非近距离用眼状态;当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时,用户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
[0026]进一步的,所述摄像组件为摄像头;所述测距组件为红外线距离测量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测量传感器或激光雷达距离测量传感器或摄像头。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及设备能够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能够有效的预防近视。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的步骤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设备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2]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所述基于
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S1:启动检测设备,分别预设近距离用眼时长和休息时长;
[0034]S2: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进入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对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
[0035]S3:当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近距离用眼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提醒;
[0036]S4: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进入非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对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
[0037]S5:当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休息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完成提醒;
[0038]S6:所述检测设备统计近距离用眼总时长和总次数。
[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将近距离用眼时长设置为30分钟,将休息时长设置为10分钟,从而使所述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符合“3010法则”,用户也能够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设置近距离用眼时长和休息时长;在步骤S3中,当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近距离用眼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提醒,此时所述检测设备检测用户是否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如果用户依旧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则测设备检持续发出休息提醒,如果用户处于非近距离用眼状态,则进入步骤S4;在步骤S5中,当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休息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完成提醒,此时所述检测设备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检测设备,分别预设近距离用眼时长和休息时长;S2: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进入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对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S3:当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近距离用眼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提醒;S4: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进入非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对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S5:当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达到预设休息时长时,所述检测设备发出休息完成提醒;S6:所述检测设备统计近距离用眼总时长和总次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S3中,用户如果从近距离用眼状态转变成非近距离用眼状态,所述检测设备清零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重新进入步骤S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S5中,用户如果从非近距离用眼状态转变成近距离用眼状态,所述检测设备清零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重新进入步骤S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S5中:用户能够手动触发所述检测设备,控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暂停、停止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用户能够手动触发所述检测设备,控制所述检测设备开始、暂停、停止非近距离用眼时间计时。5.一种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3010法则进行近距离用眼干预的设备包括近距离用眼计时器、休息计时器和距离判定模块;当所述距离判定模块判定用户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时,所述近距离用眼计时器开始计时,所述近距离用眼计时器统计近距离用眼时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鲜桂王菁菁许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