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崇玖专利>正文

微功耗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48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功耗照明灯,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串联、串联后再反向并联的微功耗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与一降压元件相连,有一个外壳将上述器件装于,外壳上有二个用来与市电相连接的引出头。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微功耗、长寿命、组合方便,用途广、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技术,是一种非便携式的电照明装置,有关照明装置的零部件,具体地说,是关于照明装置内的电路元件设置。照明开关一般都是在晚上或黑暗处使用,如黑夜回来或晚上起来,通常要摸黑打开开关,极不方便,使用现有的辅助照明装置,如电筒等不但使用仍不便,携带也很麻烦,同时也带来较多的额外花费。而用于电灯开关等的照明指示装置,又不能另加开关来控制白天关、黑夜开,而是需要一天24小时都通电照明,因此,要求功耗微小、寿命长、体积小,成本也应尽可能低。现有的照明指示装置都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长寿命的微功耗照明灯。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微功耗照明灯,采用了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结构设计至少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串联或串联后再反向并联的微功耗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与一降压元件相连,有一个外壳将上述器件装于其中,外壳上有用来与市电相连接的二个引出头。本技术中所述的微功耗发光器件采用氖泡或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采用反向并联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微功耗发光器件和合适结构。本技术中所述的降压器件与发光二极管间串接有小阻值电阻。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或器件。本技术中所述的降压变压器或降压电容的一端与相串联或串联后再反向并联的二极管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同与市电相接的引出头相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本技术中所述的外壳采用螺口或卡口小灯泡或插头外形结构,引出头即为螺口或卡口或插头上相应的电接触部位。当然,也可以采和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本技术中所述的外壳为电开关、按钮、插座外壳,组成带照明的开关或按钮、插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外壳结构。本技术中所述的二个反向并联的二极管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相互间串联或并联成矩阵,再与降压器件及市电线引连接,形成微功耗固态发光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本技术中所述的采用多组串联或串联后再反向并联发光二极管时,其共同封装于一块板上,构成面发光固体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本技术中所述的外壳采用与积木式组合开关、按钮、插座相配的积木式外壳,形成带照明积木式开关、按钮、插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本技术中所述的外壳为独立外壳,形成独立的微功耗照明灯;由1-20个分组串联或串联后再反向并联的发光二极管矩阵组成,多个上述单元再组合成一个整体发光源。当然,也可以采用前述的及其他的外壳结构形式。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微功耗、发光源具有长寿命、用途广、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微功耗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微功耗照明灯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微功耗照明灯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微功耗照明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微功耗照明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四种微功耗照明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微功耗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五种微功耗照明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六种微功耗照明灯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七种微功耗照明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八种微功耗照明灯的电路结构图。图12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微功耗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图1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螺口(或卡口或插头等)灯泡状外壳,外壳有一个玻璃或透明塑料壳1,透明壳1装于一个金属壳2上,金属壳2作为一个引出电极,金属壳2下底端另有一个引出电极3,外壳中装有两个反向并联的发光二极管LED1、LED2(或交流发光二极管矩阵)、当然,其中也可有一个为普通二极管,另一个为发光二极管或直流发光二极管矩阵。外壳中还有一个降压电容C与发光二极管相连接,使用时只要直接装于市电线路中即可使用,若不装电容,则使用时只要直接螺在所需电路上(如有降压器件的电路上)即可使之发光。图2描述了可作为微功耗交流照明灯的一种电路结构。它是由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一个普通二极管D反向并联并与一降压电容C串联而成,可以封装在一个管壳中,用二个直插脚引出,也可用螺口或卡口小灯泡形式引出,无极性。图3描述了另一种电路结构。它与前例不同的是,二只二极管均为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ED1、LED2反向并联,由于可用交流的正反半周发光,因此,发光亮度要高于图2所示例子。图4为一种可直接接于交流市电线路上使用的微功耗照明灯,有一个外壳,外壳中至少包括二只反向并联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当然,LED也可采用二组串联发光二极管再反向并联)及接于市电与反向并联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间降压变压器B,反向并联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另一端也与市电相接。它可以利用全波发光。通过计算可知,图2所描述照明指示灯电路,在连续使用一年的情况下,也只耗电小于100W。确实实现了微功耗,照明指示灯的亮度虽低,但为锁眼、开关盒等提供微光照明已是足够了,且不会影响睡眠等日常生活。若是利用图3所示照明灯,尽管利用全波发光,耗电有所增加,但亮度增加了一倍,而耗电仍是微不足道的,长期使用也不会增加使用者多少负担。图5描述了另一种可直接接于市电上使用的微功耗照明灯。外壳中装有串联的二只发光二极管LED1、LED2和变压器B,它可用半波发光。当然,也可采用二个以上串联。图6描述了另外一种微功耗照明灯电路结构。它由八组(或其他数目组)二二反向并联的发光二极管构成,各组间相互串联,总功耗≤几个单个交流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功耗,仍在微功耗的范畴,但亮度可显著增加,相串联的发光二极管组再与降压电容C(或其他降压元件)同接于220V市电(或380V)上,可构成微功耗面发光灯。图7描述了装有微功耗照明灯的开关。在积木式(或其他结构形式)的开关组件外壳71上,原装有开关组件块72,本技术的微功耗照明指示灯组件块73则装于开关组件块72的旁边(或上、下等处),指示灯组件块73上有一个指示灯LED(可直接利用发光二极管LED的管壳),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结构形式的开关,只要在开关外壳表面增加微功耗照明指示灯即可。还可与其他家电如冰箱、电扇、收录机等等相结合。图8描述了采用另外接法的本技术电路结构。有一个电容C、电容C与一个整流桥ZD相连接,一组发光二极管LED与整流桥ZD连接。由于整流桥的功耗也很小,所以仍不失微功耗。图9描述了采用变压器作限流降压元件的微功耗照明灯,有一个变压器B,变压器B与整流桥ZD、发光二极管LED连接,同样也组成了微功耗照明指示灯,由于变压器B的损耗小于发光二极管功耗的50%,所以,整体电路的功耗仍较低。当然,整个指示灯的体积有所增大,不如前面所述例子体积小巧。图10描述了可制成组合单元块的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由16个(或其他合适数目(如20、24、32等)发光二极管(也可包括二极管)构成,串联后再与电容C整流桥ZD相串而成。图11由二组八个串联发光二极管反向并联再串电容C合成。为了解决电容、变压器在开关时的脉冲大电流放电造成LED的烧毁,可在回路中串接一个100Ω左右小电阻,可限制脉冲放电强度,如采用多级LED串联如8级以上串联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功耗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串联、串联后再反向并联的微功耗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与一降压元件相连,有一个外壳将上述器件装于其中,外壳上有二个用来与市电相连接的引出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功耗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串联、串联后再反向并联的微功耗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与一降压元件相连,有一个外壳将上述器件装于其中,外壳上有二个用来与市电相连接的引出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功耗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微功耗发光器件采用氖泡或发光二极管,二极管采用反向并联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功耗照明灯,其特征在于降压元件与发光二极管间接有小阻值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功耗照明灯,其特征在于降压变压器或降压电容的一端与相串联或串联后再反向并联的二极管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同与市电相接的引出头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微功耗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外壳采用螺口或卡口灯泡外形,引出头即为螺口或卡口或插头上相应电接触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2或3、4所述的微功耗照明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玖
申请(专利权)人:张崇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