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广泛的运用于钳类或剪类的手持式工具,在此尤指可有效增进省力性能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双柄式钳类、剪类等手持式工具,主要以一转轴枢接两柄部及两颚部,使用者通过手掌施力握持该两柄部,令转轴构成支点,用以杠杆省力作用两颚部遂行夹持或剪切工件,其整体操尚称顺畅。
[0003]但是,该手持式工具在长度及转轴位置不变下,其杠杆省力作用效能是固定的,所以当工件直径或硬度加大至一定程度时,该手持式工具便有所不足了,不是使用者需相应加大施力,造成手部有肌肉疲劳或受伤情形,便是造成该手持式工具无法遂行夹持或剪切工件,换言之,现有手持式工具确有省力性能局限的缺点。
[0004]是以,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手持式工具有省力性能局限的问题,及经多方试验设计,终成功专利技术出能进一步改善该问题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工具,其具有相对现有手持式工具更省力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工具,其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控把单元,其主要由第一轴枢接第一臂及第二臂组成,令第一臂及第二臂的下部得以第一轴为支点,杠杆省力作用第一臂及第二臂的上部离合;一工作单元,其主要由第二轴枢接第一颚及第二颚组成,令第一颚及第二颚的下段得以第二轴为支点,杠杆作用第一颚及第二颚的上段离合;一第三轴,其将第一颚下段枢接于第一臂上部;以及一第四轴,其将第二颚下段枢接于第二臂上部,用以构成四连杆组,定义第一轴至第三轴间距为第一尺寸、第一轴至第四轴间距为第二尺寸,控制第一尺寸等于第二尺寸,再定义第二轴至第三轴间距为第三尺寸、第二轴至第四轴间距为第四尺寸,令第三尺寸等于第四尺寸,并进一步控制第三尺寸大于第一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包括左杆及左柄,该第一臂上部界定为第一轴上方的左杆,第一臂下部则界定为第一轴下方的左柄;所述第二臂包括右杆及右柄,该第二臂上部则界定为与左杆匹配的右杆,而第二臂下部是界定与左柄匹配的右柄;所述第一颚包括左掣动体及左驱块,该第一颚上段界定为第二轴上方的左掣动体,第一颚下段则界定为第二轴下方的左驱块;所述第二颚包括右掣动体及右驱块,该第二颚上段则界定为与左掣动体匹配的右掣动体,而第二颚下段是界定为与左驱块匹配的右驱块;前述第三轴将左驱块枢接于左杆,第四轴则是将右驱块枢接于右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左柄、右柄顶缘设有相匹配的锯齿状剥线区;前述左掣动体、右掣动体顶缘设有相匹配的齿条状夹持区,并在夹持区下方一侧设有相匹配的内齿轮状扳动区,且在夹持区下方另一侧由上向下依序设有端子压着区、剪切区。4.如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