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38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属于水污染控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应用了物理、生物、电化学等学科中的多重原理,设计出消除水体黑臭的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通过耦合铁碳微电解、仿生增氧、活性炭吸附、硫自养反硝化、斜管沉淀工艺单元,形成组合工艺流程,能够有效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并且,浮床出水为跌流出水,增加河水溶解氧浓度,提高河流的后续自净能力,同时形成小型瀑布景观。同时形成小型瀑布景观。同时形成小型瀑布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黑臭水体的治理通常采用控源截污、强化净化等手段,来削减水体中引起黑臭的污染物浓度,从而达到消除水体黑臭的效果。但是,水体中除这些常规污染物外,还存在硫醚、土臭素等嗅味物质,其嗅味阈值低,给水体周边居民造成不好的感官体验。
[0003]生态浮床因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景观效果好,在地表水体强化净化和生态修复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传统的生态浮床主要通过水生植物的根系吸附、植物吸收、植物表面生物膜附着等方式,来实现常规污染物的去除,但对水中典型的嗅味物质去除效率很低。并且,受浮床结构、植物功能等要素制约,生态浮床系统对水中浊度控制效果不佳,对COD、氮、磷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速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该生态浮床围绕引起水体黑臭的典型感官性状指标,通过耦合铁碳微电解、仿生增氧、活性炭吸附、硫自养反硝化、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通过中心轴(6)连接的好氧床层、缺氧床层(2)和空腔(4);所述缺氧床层(2)的外围设有过滤池(3),空腔(4)的外围设有沉淀池(5),过滤池(3)和沉淀池(5)连通;所述空腔(4)中设有水泵(16);所述好氧床层内部填充有混合填料A,其内部设有环形导流墙(8),并通过导流墙(8)与缺氧床层(2)相连;所述缺氧床层(2)内部填充有混合填料B,同时还设有导流墙(8),导流墙(8)与缺氧床层(2)上下壁间安装短管竹炭a(9),缺氧床层(2)底部与沉淀池(5)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铁网b(17);所述过滤池(3)底部设有铁网a(11)并通过铁网a(11)和沉淀池(5)分隔连通,过滤池(3)中放置短管竹炭b(10),并通过铁网a(1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6)一端与穿过中心轴(6)中空部位的水泵压水管(14)连接,水泵压水管(14)顶部管口与中心轴(6)之间封闭隔水,水泵(16)另一端与水泵吸水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吸水管(12)的另一端穿过空腔(4)底部抽水口(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为陀螺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化学耦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6)两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骞佘雨薇薛朝霞操家顺方芳罗景阳李超郑笛
申请(专利权)人:国河环境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