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口罩及以制帽机制作该口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637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口罩及以制帽机制作该口罩的方法,属于医疗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购置整套专用设备来制作口罩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的问题。本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对称连接于口罩本体两侧的松紧带,口罩本体从外往内依次为无纺布、熔喷布、纳米材料、热风棉和无纺布,口罩本体呈半球型其球面上热压成型有褶皱部,褶皱部为条形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口罩本体的球面中心穿设有若干针刺孔,口罩本体的外缘具有以超声波配合固定的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新型口罩通过改变制帽机模具大小以符合口罩大小实现,企业无需额外购置制口罩设备,具有生产成本更低的优点。具有生产成本更低的优点。具有生产成本更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口罩及以制帽机制作该口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防护用品
,涉及一种医用口罩,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口罩及以制帽机制作该口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防护作用。目前市面上普及的常规口罩大部分结构单薄制造成本低,适合民用可以起到基础的防护效果,但是在医疗领域该种口罩防护作用有限一般不推荐医护人员使用,特别是在如今国内外新冠病毒高发,医用口罩用量大幅增加,但是目前制作医用口罩需要专用的设备,对于传统行业来说购置整套专用设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需要安装调试生产时间也会相对延长,不利于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符合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并通过改变传统制帽机中冲压模具的大小和工艺流程实现制作该口罩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对称连接于口罩本体两侧的松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本体从外往内依次为无纺布、熔喷布、纳米材料、热风棉和无纺布,所述的口罩本体呈半球型其球面上热压成型有褶皱部,所述的褶皱部为条形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所述口罩本体的球面中心穿设有若干针刺孔,所述口罩本体的外缘具有以超声波配合固定的连接部。
[0005]在上述的新型口罩中,所述口罩本体中的无纺布、熔喷布、纳米材料通过热熔配合成型形成口罩的罩面,该罩面放置于热风棉和无纺布形成的口罩内层上方通过超声波压紧成型。
[0006]在上述的新型口罩中,所述口罩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鼻夹。
[0007]在上述的新型口罩中,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其为一体成型的凸耳。
[0008]在上述的新型口罩中,每侧所述的松紧带两端固定于凸耳上。
[0009]在上述的新型口罩中,所述的松紧带与凸耳之间通过打胶配合超声波连接固定。
[0010]一种以制帽机制作该口罩的方法,用于上述的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1、拉布裁剪形成罩胚,将卷筒上的无纺布、熔喷布、纳米材料、热风棉和无纺布依次叠层拉伸通过裁剪形成18*21厘米大小;2、定型,将第1步中裁剪形成罩胚放置于热压模具中,其中罩面依次为无纺布、熔喷布和纳米材料;设定上模温度为90~95度,下模温度为100~105度,通过热压成型;口罩内层为热风棉和无纺布,设定上模温度为100~105度,下模温度为70~75度,通过热压成型;3、超声波固定,将第2步中罩面和口罩内层依次放入超声波模具内压型;4、冲压成型,将第3步所得相互固定后的罩面和口罩内层放入冲床内,通过冲床刀模剪
掉外围面料形成该口罩最终模型;5、固定松紧带,先在口罩本体的凸耳处打胶将松紧带两端与口罩本体初步固定,再放入超声波模具内将松紧带与口罩本体进一步固定;6、打鼻梁条,将制作好的口罩放入模具内在其上方形成鼻梁条。
[0011]在本新型口罩中,先依次将无纺布、熔喷布和纳米材料依次放置制成罩面,再将热风棉、无纺布依次防止制成口罩内层,再通过超声波将罩面与口罩内层对齐配合成型固定,最后固定松紧带和设置鼻梁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口罩具有过滤效果好,并且该制作方法在应用原制帽机设备的基础上,对工艺流程和模具结构以口罩形状进行改进,企业无需额外购置制口罩设备,具有生产成本更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口罩的材料层示意图;图中,1、口罩本体;2、松紧带;3、褶皱部;4、针刺孔;5、连接部;6、鼻夹;7、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4]如图1、图2所示,本一种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对称连接于口罩本体1两侧的松紧带2,口罩本体1从外往内依次为无纺布、熔喷布、纳米材料、热风棉和无纺布,口罩本体1呈半球型其球面上热压成型有褶皱部3,褶皱部3为条形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口罩本体1的球面中心穿设有若干针刺孔4,口罩本体1的外缘具有以超声波配合固定的连接部5,口罩本体1中的无纺布、熔喷布、纳米材料通过热熔配合成型形成口罩的罩面,该罩面放置于热风棉和无纺布形成的口罩内层上方通过超声波压紧成型,口罩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鼻夹6,口罩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其为一体成型的凸耳7,每侧松紧带2两端固定于凸耳7上,松紧带2与凸耳7之间通过打胶配合超声波连接固定。
[0015]以制帽机制作该口罩的方法,依次包括:1、拉布裁剪形成罩胚,将卷筒上的无纺布、熔喷布、纳米材料、热风棉和无纺布依次叠层拉伸通过裁剪形成18*21厘米大小;由于上述原材料均为卷筒状,通过辊筒将其依次拉伸放置,在以刀具裁剪形成所需的大小。
[0016]2、定型,将第1步中裁剪形成罩胚放置于热压模具中,其中罩面依次为无纺布、熔喷布和纳米材料;设定上模温度为90~95度,下模温度为100~105度,通过热压成型;在该工艺中,纳米材料朝上,无纺布朝下;口罩内层为热风棉和无纺布,设定上模温度为100~105度,下模温度为70~75度,通过热压成型;在该工艺中,无纺布朝上,热风棉朝下。
[0017]3、超声波固定,将第2步中罩面和口罩内层依次放入超声波模具内压型;机器设定时间0.5秒/熔接时间120/硬化时间0.6秒,先奖罩面及口罩内层两层重合,将重合好的口罩放入模具内,对齐4个耳带位位罩,罩面朝下放入进行超声波压型。
[0018]4、冲压成型,将第3步所得相互固定后的罩面和口罩内层放入冲床内,通过冲床刀
模剪掉外围面料形成该口罩最终模型。
[0019]5、固定松紧带2,先在口罩本体1的凸耳7处打胶将松紧带2两端与口罩本体1初步固定,再放入超声波模具内将松紧带2与口罩本体1进一步固定;口罩凸耳7中心位打胶少许贴松紧带2,松紧带2与口罩接触点应在定位点中心处,与口罩连接部5折痕在0.5厘米距离,口罩上口松紧带2的长度分别为32厘米和28厘米。
[0020]6、打鼻梁条,将制作好的口罩放入模具内在其上方形成鼻梁条。
[002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2]尽管本文中较多地使用了各种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对称连接于口罩本体两侧的松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本体从外往内依次为无纺布、熔喷布、纳米材料、热风棉和无纺布,所述的口罩本体呈半球型其球面上热压成型有褶皱部,所述的褶皱部为条形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所述口罩本体的球面中心穿设有若干针刺孔,所述口罩本体的外缘具有以超声波配合固定的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鼻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其为一体成型的凸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的松紧带两端固定于凸耳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紧带与凸耳之间通过打胶配合超声波连接固定。6.一种以制帽机制作该口罩的方法,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标毛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