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稀土生物有机配位纳米探针及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637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反相微乳液合成水溶性稀土生物有机配位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分别制备包含稀土原料和有机配体原料的反相微乳液,将两个反相微乳液混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得到纳米探针。该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具有普适性,可通过调节水相与表面活性剂的投料比进而调控颗粒尺寸,还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水溶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更加利于后期分析检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该纳米探针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于进一步修饰或负载不同的功能分子,实现功能多样性,拓展了纳米探针的应用范围。该方法为稀土生物有机配位纳米探针在生物传感、医学成像、药物递送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一种高效的新方法和相应技术支持。法和相应技术支持。法和相应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稀土生物有机配位纳米探针及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反相微乳液合成水溶性稀土生物有机配位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稀土配合物因其具有优良的光物理及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诊疗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大部分稀土配合物较差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方面的进一步应用。稀土生物有机配位纳米探针由于其较小的尺寸和独特的性质,引发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配体的选择多样性赋予了稀土-有机配位纳米探针的结构、功能多样性;生物有机配体的引入大大改善了配合物纳米探针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稀土生物有机配位纳米探针在生物检测、医学成像、药物递送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当前国内外对稀土生物有机配位纳米探针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合成出分散性好、尺寸可控的纳米探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现有的合成手段主要包括室温搅拌法和溶剂热法,这两种合成方法简单便捷、成本低,但均存在重复性不高,合成出的颗粒尺寸不可控、易交联、稳定性差等问题,大大限制了稀土生物有机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反相微乳液合成稀土生物有机配位纳米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分别包含稀土原料和有机配体原料的反相微乳液,之后将两个反相微乳液混合,经一定温度搅拌反应从而合成纳米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纳米探针的步骤包括:1)分别配制含反应原料稀土盐的水溶液A和含有机配体原料三磷酸腺苷的水溶液B;2)配制两份均含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的等体积混合液,将水溶液A和水溶液B分别加入到两份等体积的混合液中剧烈搅拌,形成体积等同的两组反相微乳液体系;3)将两组反相微乳液体系混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冷却至室温后经分离,洗涤后获取产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盐选自稀土硝酸盐、稀土醋酸盐和稀土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稀土硝酸盐。优选地,所述稀土盐中的稀土元素选自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和钪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A和水溶液B的浓度均为0.01~1摩尔/升;例如,所述水溶液A和水溶液B的浓度可以为0.01、0.05、0.08、0.1、0.25、0.5、0.8、1摩尔/升。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助表面活性剂选自醇类;所述油相选自与水互不相容且与反应原料不发生反应的长链烷烃。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婕陈学元张云钦涂大涛高航李嘉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