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胆管与引流袋的医用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32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胆管与引流袋的医用接口,包括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可拆卸连接,第一接口包括鼻胆管容纳腔与连接柱,连接柱表面设有旋紧凸块,鼻胆管容纳腔上设有供鼻胆管插入的管口,连接柱与第二接口的一端连接,第二接口内壁上设有旋紧凹槽,旋紧凸块与所述旋紧凹槽配合使连接柱与第二接口配合固定,第二接口内设有空腔,第二接口的另一端设有紧固圈,该接口为分体式结构,能大大增加鼻胆管和上半部分的接口的摩擦力度,管口适配鼻胆管,从而无需胶带缠绕固定,第二接口的较长的一段空心结构,大大增加了鼻胆管在接口内的长度,从而减少胆汁返流及渗漏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胆管与引流袋的医用接口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胆管与引流袋的医用接口。

技术介绍

[0002]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诊治技术,术后经常需要放置鼻胆管持续引流胆汁至体外无菌引流袋,目前临床上将鼻胆管直接插入引流管顶端的锥型螺旋带孔接头,插入一段鼻胆管入引流管后,再用胶布缠绕固定住鼻胆管和锥型头连接处以免鼻胆管脱出。
[0003]现有引流袋的锥型接头原本设计用于导尿管、胸腹水引流管的连接,接头管孔和鼻胆管直径(过细)不能匹配,鼻胆管容易从接口滑脱,需要胶布固定,但即使胶布固定,仍因引流袋悬挂位置过高导致负压不够及接口过松等原因,经常出现胆汁从纺锤型管接口孔处渗漏,且胶布渗水后容易滑脱,需要反复缠绕固定,胆汁泄漏和污染问题常见,此外更换引流袋时均需要重新拆卸和粘贴胶带,撕扯胶布时又容易出现胶布粘液在接口和鼻胆管上不易去除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胆管与引流袋的医用接口,该接口为分体式结构,其中上半部分的橡胶材质,能大大增加鼻胆管和上半部分的接口的摩擦力度,管口适配鼻胆管,从而无需胶带缠绕固定,下部分的较长的一段空心结构,大大增加了鼻胆管在接口内的长度,从而减少胆汁返流及渗漏问题,并且上部分的仅能通过鼻胆管的橡胶也有封堵胆汁的作用,上下两部分均通过卡口能紧密连接,更换简便卫生。
[0005]一种鼻胆管与引流袋的医用接口,包括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包括鼻胆管容纳腔与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表面设有旋紧凸块,所述鼻胆管容纳腔上设有供鼻胆管插入的管口,所述连接柱与第二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内壁上设有旋紧凹槽,所述旋紧凸块与所述旋紧凹槽配合使连接柱与第二接口配合固定,所述第二接口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二接口的另一端设有紧固圈。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接口内测设有放置台阶。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鼻胆管容纳腔为椎体结构。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紧固圈表面设有橡胶层。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旋紧凸块为立方体凸块。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结构以后,第二接口内测设有放置台阶的设计保证连接柱与第二接口的稳定配合,鼻胆管容纳腔为椎体结构,小巧轻便易于实用,整体采用橡胶材质,具备一定弹性和摩擦力,易于鼻胆管插入并防止插入后滑脱,同时第二接口的紧固圈表面设置了橡胶层,增大与引流袋接口的配合摩擦力,减少渗漏,旋紧凸块为立方体凸块,使得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的安装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2]图2为图1中A

A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爆炸图。
[0015]图5为第二接口内壁上旋紧凹槽示意图。
[0016]图6为图2中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
[0018]内镜逆行的胆胰管造影术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诊治技术,手术后常见护理手段为放置鼻胆管持续引流胆汁至体外无菌引流袋,在临床上将鼻胆管直接插入引流管顶端的锥形接头内,置入一段鼻胆管后,医护人员往往用胶布缠绕固定鼻胆管和锥形接头,以免脱落。
[0019]在上述过程中,鼻胆管因为与接口并不配套,容易脱落,医护人员在使用胶布的过程中也容易沾染细菌,造成交叉感染以及其它病症。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鼻胆管与引流袋的医用接口,包括第一接口1与第二接口2,第一接口1与第二接口2可拆卸连接,第一接口1包括鼻胆管容纳腔11与连接柱12,连接柱12表面设有旋紧凸块13,鼻胆管容纳腔11上设有供鼻胆管插入的管口5,连接柱12与第二接口2的一端连接,第二接口2内壁上设有旋紧凹槽14,旋紧凸块13与所述旋紧凹槽14配合使连接柱12与第二接口2配合固定,第二接口2内设有空腔3,第二接口2的另一端设有紧固圈4。
[0021]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第一接口1安装于第二接口2上方第一借口包括鼻胆管容纳腔11与连接柱12,其中鼻胆管容纳腔11为锥形宽底的实心橡胶材质软管,连接柱12为圆柱结构,连接柱12表面设有旋紧凸块13,旋紧凸块13与第二接口2上的旋紧凹槽14配合固定,旋紧凹槽14为L型设计,将第一接口1的旋紧凸块13置入旋紧凹槽14中,抵达相应位置时旋紧即可。
[0022]第一接口1顶端设有管口5供鼻胆管置入,管口5的直径略小于鼻胆管的直径,能保证稍加力后鼻胆管插入软管,又因为摩擦力的作用使得鼻胆管难以滑脱。
[0023]第二接口2与第一接口1连接一端设有放置台阶B,放置台阶B用于容纳第一接口1的连接柱12,连接柱12置于放置台阶B上,限制其位移,避免第一接口1整体落入第二接口2中,同时也给医护人员旋紧动作给予提示,旋紧至此处即可。
[0024]第二接口2整体为长管造型,中间设有一段空腔3用于有效防止胆汁返流。
[0025]进一步的,第二接口2尾端需要同引流袋接口配合使用,现有引流袋接口与鼻胆管通常使用胶布固定,通用性插,固定不牢固,为改善此现象,本技术在第二接口2尾端加装紧固圈4,紧固圈4直径小于引流袋接口直径,又因为紧固圈4采用弹性材料,因此,引流袋接口可插入同时安装后不会掉落,同时紧固圈4与引流袋接口紧密接触,不会轻易发生泄漏。
[0026]进一步的,本技术中的第一接口1与第二接口2采用可拆卸连接,同时引流袋接口与第二连接口也采用可拆卸连接。
[0027]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胆管与引流袋的医用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口(1)与第二接口(2),所述第一接口(1)与第二接口(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接口(1)包括鼻胆管容纳腔(11)与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表面设有旋紧凸块(13),所述鼻胆管容纳腔(11)上设有供鼻胆管插入的管口,所述连接柱(12)与第二接口(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2)内壁上设有旋紧凹槽(14),所述旋紧凸块(13)与所述旋紧凹槽(14)配合使连接柱(12)与第二接口(2)配合固定,所述第二接口(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言曹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