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27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7
一种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包括植生板结构和竹钎结构;植生板结构包括多行间隔设置的植生板横行,且多行植生板横行分别沿矸石堆的不同等高线横向设置;植生板横行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植生板,相邻两个植生板之间具有缝隙;相邻两行植生板横行中,缝隙交错设置;竹钎结构包括多个竹钎单元,植生板通过竹钎单元固定于营养基质层;竹钎单元包括n个竹钎,n为不小于3的奇数;n个竹钎沿植生板边沿间隔插入至覆土层内,且在植生板的上、下边沿依次交替设置,以卡固植生板;其中,(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生态工程
,具体涉及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煤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堆存量仍在增加,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自燃、释放气体,对周边环境和安全构成隐患。而矸石利用价值极低,生态复垦仍是目前主流的治理手段。按现行要求,堆存的矸石表面先覆一定厚度的沙土层,通过隔绝空气、水分来抑制矸石燃烧,消除隐患。
[0003]复垦措施常基于覆土层营养改良的基础上实施,但矸石堆自然坡度陡,且我国煤炭产地多聚集于西北地区,强风强侵蚀,造成的结果是矸石堆的覆盖的土层和营养基质极易滑落、流失,易受风蚀和冲蚀,影响复垦质量,后期植被恢复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该营养基质固着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对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进行固着。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所述营养基质固着结构包括植生板结构和竹钎结构;
[0007]所述植生板结构包括多行间隔设置的植生板横行,且多行所述植生板横行分别沿矸石堆的不同等高线横向设置,用于固着营养基质层的营养基质;
[0008]所述植生板横行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植生板,相邻两个所述植生板之间具有缝隙;
[0009]相邻两行所述植生板横行中,所述缝隙交错设置;
[0010]所述竹钎结构包括多个竹钎单元,所述植生板通过所述竹钎单元固定于所述营养基质层;
[0011]所述竹钎单元包括n个竹钎,n为不小于3的奇数;n个所述竹钎沿所述植生板的边沿间隔插入至所述覆土层内,且在所述植生板的上、下边沿依次交替设置,以卡固所述植生板;其中,(n

1)/2个所述竹钎位于所述植生板的上边沿,(n+1)/2个所述竹钎位于所述植生板的下边沿。
[0012]优选地,所述竹钎的一端设置有尖头,所述竹钎通过其尖头端插入至所述覆土层内。
[0013]优选地,所述竹钎的长度为30

55cm,宽度为5

10cm。
[0014]优选地,5≤n≤9。
[0015]优选地,所述缝隙的宽度为8

15cm。
[0016]优选地,所述植生板的高度为h1,所述营养基质层的厚度为h2,则h1‑
h2=2

4cm。
[0017]优选地,所述植生板横行中,奇数行的所述植生板在所述覆土层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0018]优选地,所述植生板横行中,偶数行的所述植生板在所述覆土层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0019]优选地,所述植生板横行中,所述植生板横行中,奇数行中的所述缝隙分别对应偶数行中所述植生板在长度方向的1/4

3/4位置。
[0020]优选地,所述植生板横行中,奇数行中的所述缝隙分别对应偶数行中所述植生板在长度方向的1/2位置.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本技术的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对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进行固着,固着牢固度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纵向剖视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营养基质固着结构中植生板与竹钎单元的配合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所示配合结构的左视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营养基质固着结构中矸石堆坡面上植生板与竹钎单元的排列示意局部图,其是以与坡面垂直的方向看向坡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内容,技术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应用本技术的构思对本技术进行的简单改变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2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所述营养基质固着结构包括植生板结构和竹钎结构;
[0029]所述植生板结构包括多行间隔设置的植生板横行,且多行所述植生板横行分别沿矸石堆的不同等高线横向设置,用于固着营养基质层3的营养基质;
[0030]所述植生板横行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植生板1,相邻两个所述植生板1之间具有缝隙;
[0031]相邻两行所述植生板横行中,所述缝隙交错设置;
[0032]所述竹钎结构包括多个竹钎单元,所述植生板1通过所述竹钎单元固定于所述营养基质层3;
[0033]所述竹钎单元包括n个竹钎2,n为不小于3的奇数,比如3、5、7、9、11等;n个所述竹钎2沿所述植生板1的边沿间隔插入至所述覆土层4内,且在所述植生板1的上、下边沿依次交替设置,以卡固所述植生板1;其中,(n

1)/2个所述竹钎2位于所述植生板1的上边沿,(n+1)/2个所述竹钎2位于所述植生板1的下边沿。
[0034]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矸石堆覆土后,一般是将植生板设置在覆土层的上表面,使植生板在覆土层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添加营养基质(比如园林绿化用发酵粗纤维)的空间,向内添加一层营养基质后,形成位于覆土层上表面的营养基质层;并利用植生板的横挡作用固持营养基质层的稳定性,避免营养物质滑落;且其中营养基质层通过喷入并渗透化学粘合剂(比如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其喷入方式为液力喷播机喷施),使其中的营养基质胶结为一个整体层,减轻其被风流和水流的侵蚀,由此为后续的植物生长提供稳定的营养环境。而植生板在覆土层的上表面形成的前述空间内,营养基质层上还留用于种子生长的种子植生空间,用于形成以后的种子植生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化学粘合剂(比如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和水按1:(400

600),比如1:450、1:500和1:550,加入到喷播机罐体中搅拌5

15分钟,比如10分钟。
[0035]本技术的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对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进行固着,固着牢固度高。所述缝隙的设置,能够避免所述植生板接触造成隆起等形变;且所述缝隙为降水时坡面的径流路径,其设置有助于降水时排水;相邻两行所述植生板横行中,所述缝隙交错设置,有助于起到缓滞水流的作用,增加入渗同时避免形成冲沟;而竹钎单元中所述竹钎2在所述植生板1上下边沿的交替设置,有助于对所述植生板1进行卡固,增加植生板1的牢固性,防止其移位脱出和倾倒,进而避免营养基质层的损耗。
[0036]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矸石堆的坡度一般为20

37
°
,比如2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已覆土矸石堆复垦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基质固着结构包括植生板结构和竹钎结构;所述植生板结构包括多行间隔设置的植生板横行,且多行所述植生板横行分别沿矸石堆的不同等高线横向设置,用于固着营养基质层(3)的营养基质;所述植生板横行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植生板(1),相邻两个所述植生板(1)之间具有缝隙;相邻两行所述植生板横行中,所述缝隙交错设置;所述竹钎结构包括多个竹钎单元,所述植生板(1)通过所述竹钎单元固定于所述营养基质层(3);所述竹钎单元包括n个竹钎(2),n为不小于3的奇数;n个所述竹钎(2)沿所述植生板(1)的边沿间隔插入至所述覆土层(4)内,且在所述植生板(1)的上、下边沿依次交替设置,以卡固所述植生板(1);其中,(n

1)/2个所述竹钎(2)位于所述植生板(1)的上边沿,(n+1)/2个所述竹钎(2)位于所述植生板(1)的下边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钎(2)的一端设置有尖头,所述竹钎(2)通过其尖头端插入至所述覆土层(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基质固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钎(2)的长度为30

55cm,宽度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陈向贾建忠彭建国狄小东孙江陈强李凤钊任旭张柳田多文王铁军李成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