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妇分娩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84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妇分娩裤,包括裤子本体,裤子本体包括具有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的前片及具有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的后片,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相互缝合;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的下部分相互缝合以形成第一裤管,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的下部分相互缝合以形成第二裤管;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分别一体连接有前延伸部,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分别与对方的前延伸部相互重叠,并共同形成对应于人体下腹部的前重叠区;第一前片和第一后片的上部分以及第二前片和第二后片的上部分分别设置有多根两两打结配合的绑带,各所述绑带均位于裤子本体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暖效果好,有利于医护人员的临床观察,分娩时避免脱裤子的环节,操作简单、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妇分娩裤


[0001]本技术涉及分娩裤,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产妇分娩裤。

技术介绍

[0002]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下半身裸露,容易导致着凉或落下病根;而且,分娩时还容易出汗,加剧了着凉的可能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独立裤腿或盖被等方式进行保暖,但独立裤腿的方式不能起到真正的保暖作用,还不利于医护人员的临床观察;而盖被的方式会增加产妇腹部的压力而令其感觉不舒适。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妇分娩裤,其保暖效果好,有利于医护人员的临床观察,并且,分娩时避免了脱裤子的环节。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产妇分娩裤,包括裤子本体,所述裤子本体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包括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所述后片包括与所述第一前片对应的第一后片及与所述第二前片对应的第二后片,所述第一后片和所述第二后片相互缝合;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一后片的下部分相互缝合以形成第一裤管,所述第二前片和所述第二后片的下部分相互缝合以形成第二裤管;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二前片分别一体连接有前延伸部,且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二前片分别与对方的所述前延伸部相互重叠,并共同形成对应于人体下腹部的前重叠区;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二前片分别设置有多个绑带一,所述第一后片和所述第二后片分别设置有多个绑带二,各所述绑带一和各所述绑带二分别一对一打结配合,且各所述绑带一和各所述绑带二均位于所述裤子本体的外侧。
[0007]所述裤子本体对应于人体的会阴部位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二前片于所述前重叠区的最低位置相互缝合,并共同连接有连接件一;所述第一后片和所述第二后片分别对应于临近人体的会阴部位的重叠位置相互缝合,并共同连接有连接件二;所述连接件一和所述连接件二相互配合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口。
[0008]所述连接件一为扣子,所述连接件二为形成有扣眼的环形绳。
[0009]各所述绑带一和各所述绑带二均依次从上至下间隔布置。
[0010]两所述前延伸部均呈三角形状,两所述前延伸部的斜边分别从上至下向外倾斜布置,并且,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二前片的上侧边分别向内延伸以形成所述前延伸部的上侧边。
[0011]所述裤子本体为采用棉质面料制成的裤体。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采用前片和后片的上部分独立成片,前片和后片的下部分缝制在一起,且采用绑带一和绑带二的打结配合以使前片和后片的上部分连接在一起,穿着时只需将各绑带一
分别与对应的绑带二打结配合即可使裤子本体保持正常裤子的状态,穿戴简单、方便,具有与常规裤子相同的保暖效果;在分娩时,医护人员将各绑带一分别与对应的绑带二解开,即可使第一前片分别与第一后片和第二前片相互分离,第二前片与第二后片相互分离,方便医护人员将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的上部分移至产妇的大腿位置,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在产妇稍微挪动后即可移离产妇的臀部,以此使产妇的会阴部位彻底暴露,操作简单、方便,且利于医护人员的临床观察,并且,避免了脱裤子的环节,而且,在医护人员不观察时将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覆盖在产妇上,进一步达到保暖的目的。
[0014]2、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的设置,在产妇穿着时通过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的配合将其会阴位置遮盖,以避免产妇的隐私部位暴露,而在分娩时,直接将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相分离,以暴露产妇的会阴部位,方便医护人员临床观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前片的拆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裤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裤子本体的前片下翻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00

裤子本体;
ꢀꢀꢀꢀꢀꢀ1‑
前片;
[0020]11

第一前片;
ꢀꢀꢀꢀꢀꢀꢀ
12

第二前片;
[0021]2‑
后片;
ꢀꢀꢀꢀꢀꢀꢀꢀꢀꢀꢀꢀ
31

绑带一;
[0022]32

绑带二;
ꢀꢀꢀꢀꢀꢀꢀꢀꢀ4‑
前延伸部;
[0023]5‑
前重叠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5]一种产妇分娩裤,如图1

3所示,包括裤子本体100,裤子本体100包括相互对应的前片1和后片2,前片1包括第一前片11和第二前片12,后片2包括与第一前片11对应的第一后片及与第二前片12对应的第二后片。
[0026]为方便描述,以裤子本体100正常穿着时的方位为本技术的参考方向,且以正常穿着时第一前片11和第二前片12分别相互临近的一侧为前片的内侧,相背的一侧为前片的外侧,以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分别相互临近的一侧为后片的内侧,相背的一侧为后片的外侧。
[0027]具体来说,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的上部分的内侧边相互缝合在一起,以形成一整片;第一前片11和第一后片的下部分的内侧边相互缝合,且两者的下部分的外侧边相互缝合,以形成供产妇的腿部进出的第一裤管;第二前片12和第二后片的下部分的内侧边相互缝合,且两者的下部分的外侧边相互缝合,以形成供产妇的腿部进出的第二裤管;其中,这里的下部分指的是以对应于产妇的会阴位置为基准,该基准以下为下部分,以上为上部分。
[0028]第一前片11和第二前片12的上部分分别一体连接有前延伸部4,第一前片11上的前延伸部4叠设于第二前片12上,第二前片12上的前延伸部4叠设于第一前片11下,第一前
片11和第二前片12相互叠设后两前延伸部4以及第一前片11和第二前片12分别与对应的前延伸部4相互重叠的部分共同形成前重叠区5,该前重叠区5对应于产妇的下腹部。较佳地,两前延伸部4均呈三角形状,第一前片11和第二前片12的上侧边分别向内延伸以形成对应的前延伸部4的上侧边,且第一前片11和第二前片12的斜边分别从上至下向外倾斜布置,这样在产妇穿着时前重叠区5完全覆盖产妇的下腹部。
[0029]进一步说,第一前片11和第二前片12的外侧分别缝制有多个绑带一31,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的外侧分别缝制有多个绑带二32,各绑带一31与各绑带二32分别一对一打结配合,即,第一前片11上的各绑带一31分别与第一后片上的各绑带二32分别一对一配设,第二前片12上的各绑带二31分别与第二后片上的各绑带二32分别一对一配设。其中,各绑带一31和各绑带二32均依次从上至下均匀间隔布置。这样将前片和后片的上部分连接在一起。
[0030]作为优选方式,裤子本体100对应于产妇的会阴部位形成有一个开口,于前重叠区5的最低位置第一前片11和第二前片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妇分娩裤,其特征在于:包括裤子本体,所述裤子本体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包括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所述后片包括与所述第一前片对应的第一后片及与所述第二前片对应的第二后片,所述第一后片和所述第二后片相互缝合;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一后片的下部分相互缝合以形成第一裤管,所述第二前片和所述第二后片的下部分相互缝合以形成第二裤管;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二前片分别一体连接有前延伸部,且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二前片分别与对方的所述前延伸部相互重叠,并共同形成对应于人体下腹部的前重叠区;所述第一前片和所述第二前片分别设置有多个绑带一,所述第一后片和所述第二后片分别设置有多个绑带二,各所述绑带一和各所述绑带二分别一对一打结配合,且各所述绑带一和各所述绑带二均位于所述裤子本体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妇分娩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裤子本体对应于人体的会阴部位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兰郑亚凤康小清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