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45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包括单向离合器(3)和制动器(12),单向离合器(3)和制动器(12)同轴布置,单向离合器(3)的主动件(4)上套装模式切换齿套(7),模式切换齿套(7)向制动器(12)方向移动可压缩制动器(12)的摩擦片,单向离合器(3)的从动件(5)上安装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6),模式切换齿套(7)向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6)方向移动并啮合使单向离合器(3)锁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无需断开离合器,减少离合器磨损,极大地降低了动力中断时间,在下坡工况下能够实现发动机倒拖制动,提升换挡性能。提升换挡性能。提升换挡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在手动变速器、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上减少离合器磨损、降低换挡时间、改善动力中断、提升换挡平顺性的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内燃机转速范围窄,高功率、高效率区间小,内燃机汽车需要使用变速器,才能满足全工况的使用。电机在高转速下功率和效率下降严重,使用变速器能够使电动车在高速时保有较大的功率储备和较好的能量利用效率。
[0003]变速器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但需要驾驶者操纵换挡,影响驾驶舒适性,自动变速器在行驶中不需驾驶员操作换挡手柄和离合器进行加减挡,能减少驾驶者疲劳,已成为购车者的优先选择,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0004]目前的商业化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AT(液力自动变速器)、CVT(无级变速器)、DCT(双离合变速器)、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其中,AT有液力变矩器提供缓冲,传动系统所受冲击小,舒适性最好,但是制造和装配要求高,而且液力传动带来能量损失大;CVT传动比可以连续变化,能够根据不同需求,保证发动工作在燃油经济区或大功率区,但传动效率较低、可靠性低,制造难度大;DCT制造难度比AT和CVT要小,换挡时间短,传动效率高,当前,越来越多的车辆搭载了DCT变速器,但DCT的成本仍然比AMT要高出许多。AMT是在传统机械变速器的基础上加装操纵机构,制造及维修保养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但是由于换挡时间较长,存在动力中断,影响舒适性。
[0005]从各种变速器方案看来,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具有高可靠性、制造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换挡时间长,换挡平顺性差,其中制约着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推广应用的是离合器控制难度大、离合器分离结合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变速器换挡动力中断时间。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机械式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包括单向离合器和制动器,单向离合器和制动器同轴布置,单向离合器的主动件上套装模式切换齿套,模式切换齿套向制动器方向移动可压缩制动器的摩擦片,单向离合器的从动件上安装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模式切换齿套向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方向移动并啮合使单向离合器锁止。
[0009]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的主动件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上,单向离合器的从动件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模式切换齿套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同步转动且可在轴向相对滑动,模式切换齿套向变速器输入轴方向移动并和变速器输入轴上安装的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啮合使单向离合器锁止。
[0010]模式切换齿套靠近制动器的一端安装有制动器触动环,制动器触动环用于压缩制动器的摩擦片。
[0011]单向离合器的主动件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上,单向离合器的从动件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
[0012]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和变速器输入轴同轴布置,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前端有台阶孔,变速器输入轴端部插入台阶孔中。
[0013]制动器的静摩擦片和制动器的外壳联接;制动器的动摩擦片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联接。
[0014]制动器的外壳安装在辅助功能机构外壳上。
[0015]模式切换齿套套装在单向离合器的主动件上并同步转动,模式切换齿套可相对主动件轴向滑动;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固定在单向离合器的从动件上。
[0016]模式切换齿套向离合器方向运动时,能够将压紧制动器的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使得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减速。
[0017]模式切换齿套向变速器方向运动时,能够和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结合,使单向离合器的主动件和从动件结合为一体同步运动。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9]制动器外壳安装在辅助功能机构壳体上,静摩擦片只能相对于外壳做轴向运动,动摩擦片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上,只能相对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做轴向运动,当模式切换齿套向制动器方向移动时,能够将制动器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压紧,将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进行减速。
[0020]单向离合器主动件联接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上,随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动,单向离合器从动件联接到变速器输入轴上,通过单向离合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只能带动变速器输入轴转动,而变速器输入轴不能反过来带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动。
[0021]当发动机输出动力,即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带动变速器输入轴转动,此时,发动机转速有大于变速器输入轴的趋势,单向离合器闭合,此时,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入轴联接,发动机动力正常输出。
[0022]在换挡时,模式切换齿套向制动器方向移动,将制动器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压紧,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速降低,此时,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速低于变速器输入轴转速,而变速器输入轴不能反过来带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动,此时单向离合器分离,即切断了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动力传输,能够在此时进行换挡。通过单向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作用,能够很快将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动力传输切断。
[0023]换挡完成后模式切换齿套恢复中间位置,加大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速升高,当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速升高至变速器输入轴转速时,单向离合器闭合,能够进行正常的动力传输。
[0024]在下坡工况时,需要发动机倒拖制动,即此时是车轮拖着发动机旋转,由于单向离合器的存在,变速器输入轴不能反过来带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旋转,此时,只需将模式切换齿套向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方向移动,使得单向传动结合齿闭合,此时,变速器输入轴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固联,变速器输入轴拖着发动机转动,实现发动机倒拖制动,保障下坡工况的行驶安全。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通过单向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作用,能够很快切断、恢复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联接,相对于传统控制离合器分开、闭合的操作,本技术完成整个操作的时间远远小于传统的离合器控制,而且可以减小离合器的磨损,提升换挡平顺性,此外能够在下坡时候实现发动机倒拖制动,保障行车安全。
[0027]本技术弥补了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不足,极大地改善了AMT机械式变速器的性能,能够促进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推广应用。
[0028]本技术在换挡过程中无需操作离合器分离结合,能够降低AMT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动力中断时间,换挡动力中断时间仅比DCT多三分之一,能够减少离合器磨损,提高离合器使用寿命,此外,还能改善换挡平顺性。此外,本技术能够应用在机械式手动变速器上,能够在换挡时不踩离合器,实现半自动换挡,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结构简图。
[0030]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31]图3是实施例的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3,将本技术的15安装在离合器14和变速器16之间,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包括单向离合器(3)和制动器(12),其特征在于:单向离合器(3)和制动器(12)同轴布置,单向离合器(3)的主动件(4)上套装模式切换齿套(7),模式切换齿套(7)向制动器(12)方向移动可压缩制动器(12)的摩擦片,单向离合器(3)的从动件(5)上安装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6),模式切换齿套(7)向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6)方向移动并啮合使单向离合器(3)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制动器(12)和单向离合器(3)的主动件(4)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上,单向离合器(3)的从动件(5)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2)上,模式切换齿套(7)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同步转动且可在轴向相对滑动,模式切换齿套(7)向变速器输入轴(2)方向移动并和变速器输入轴(2)上安装的单向传动锁止结合齿(6)啮合使单向离合器(3)锁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机械式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模式切换齿套(7)靠近制动器(12)的一端安装有制动器触动环(8),制动器触动环(8)用于压缩制动器(12)的摩擦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机械式变速器辅助功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单向离合器(3)的主动件(4)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上,单向离合器(3)的从动件(5)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2)上。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林雪峰彭静向巍黄杰韩伟杜再茜彭凯李学龙潘雪梅谢永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