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538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触控面板具有折叠轴线以使所述触控面板能沿所述折叠轴线弯折,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若干个横向通道,若干所述横向通道间隔排列,每一所述横向通道沿所述折叠轴线方向延伸;及若干个纵向通道,若干所述纵向通道间隔排列,所述纵向通道与所述横向通道交叉设置,所述纵向通道在正对所述折叠轴线处设有断口以形成第一子纵向通道和第二子纵向通道。通过设置断口使纵向通道一分为二,形成可以独立控制的两个子纵向通道,可避免触控面板在折叠工作时,触控面板背面通道感应用户的触摸动作而对触控面板正面的触控响应产生干扰的问题,提高触控性能及改善用户体验。控性能及改善用户体验。控性能及改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使用该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柔性触控面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现有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可应用至多种场合中,例如应用到折叠手机等电子设备中,但是柔性触控面板折叠或者弯折后,当用户手握所述电子设备时,用户对柔性触控面板的正面(即柔性触控面板正对用户的面)进行触控操作时,用户手指触碰柔性触控面板的背面(即柔性触控面板背离用户的面)会对正面的触控效果有影响。
[0003]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柔性触控面板折叠或者弯折后,把柔性触控面板的背面感应通道(即RX通道100)或者驱动通道(即TX通道200)部分关闭,以减少对正面的触控影响。例如附图1所示的柔性触控面板,当其沿RX5通道105折叠使用时,RX6通道106至RX9通道109关闭,驱动通道即TX1通道201至TX7通道207全部打开。这种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关闭了背面感应通道,但是背面驱动通道依然在扫描,或者虽然关闭了背面驱动通道,但是背面感应通道依然在扫描,这样或多或少对正面的触控效果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浮地情况下,其影响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以避免触控面板在折叠工作时,触控面板背面感应用户的触摸动作而对触控面板正面的触控响应产生干扰的问题,提高触控性能及改善用户体验。
[0005]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具有折叠轴线以使所述触控面板能沿所述折叠轴线弯折,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若干个横向通道,若干所述横向通道间隔排列,每一所述横向通道沿所述折叠轴线方向延伸;及若干个纵向通道,若干所述纵向通道间隔排列,所述纵向通道与所述横向通道交叉设置,所述纵向通道在正对所述折叠轴线处设有断口以形成第一子纵向通道和第二子纵向通道。
[000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触控面板及触控IC,所述触控IC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触控面板;
[0007]所述触控面板具有折叠轴线以使所述触控面板能沿所述折叠轴线弯折,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若干个横向通道,若干所述横向通道间隔排列,每一所述横向通道沿所述折叠轴线方向延伸;及若干个纵向通道,若干所述纵向通道间隔排列,所述纵向通道与所述横向通道交叉设置,所述纵向通道在正对所述折叠轴线处设有断口以形成第一子纵向通道和第二子纵向通道。
[0008]本技术提供的触控面板通过设置断口使纵向通道一分为二,形成可以独立控制的两个子纵向通道,当触控面板处于非折叠状态时,可以控制两个子纵向通道接相同扫
描信号或者触控IC内部短接使两个子纵向通道对于触摸操作做出相同的响应,当触控面板处于折叠状态时,控制触控面板背面的横向通道和子纵向通道断开并接地,使背面的通道停止扫描,从而避免触控面板在折叠工作时,触控面板背面的通道仍然在扫描而对触控面板正面的触控响应产生干扰的问题,提高了整机的触控性能,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0]图1是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具有折叠轴线以使触控面板能沿折叠轴线弯折,触控面板包括:若干个横向通道,若干横向通道间隔排列,每一横向通道沿折叠轴线方向延伸;及若干个纵向通道,若干纵向通道间隔排列,纵向通道与横向通道交叉设置,纵向通道在正对折叠轴线处设有断口以形成第一子纵向通道和第二子纵向通道。
[0015]本技术实施例所提及的触控面板为可折叠触控面板,可包括柔性触控面板,也可包括传统的硬屏触控面板。通过设置断口使纵向通道一分为二,形成可以独立控制的两个子纵向通道,当触控面板处于非折叠状态时,可以控制两个子纵向通道接相同扫描信号或者触控IC内部短接使两个子纵向通道对于触摸操作做出相同的响应,当触控面板处于折叠状态时,控制触控面板背面的横向通道和子纵向通道断开并接地,使背面的通道停止扫描,从而避免触控面板折叠工作时,背面的通道仍然在感应用户的触摸动作而对触控面板正面的触控响应产生干扰的问题。
[0016]在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每一横向通道沿折叠轴线方向延伸,每一纵向通道沿垂直于折叠轴线的方向排列,使纵向通道与横向通道垂直交叉设置。
[0017]请参阅附图2,触控面板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显示部10、弯折显示部20及第二显示部30,第一显示部10通过弯折显示部20与第二显示部30柔性连接,并且第一显示部10能相
对第二显示部30折叠或展开,折叠轴线在触控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弯折显示部20的区域内,使第一显示部10、第二显示部30可以折叠轴线为轴进行折叠。其中,弯折显示部20作为用户一般使用习惯的折叠部分,经常地处于被用户手掌握持的状态。
[0018]本技术实施例所提及的触控面板可以是互电容式触控面板,也可以是自容式触控面板。互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驱动通道(TX通道)、与驱动通道交叉的感应通道(RX通道)和形成在驱动通道与感应通道的交叉点处的互电容感应节点,驱动脉冲输入至驱动通道驱动互电容感应节点的驱动电极发射电荷,并通过感应电极收集电荷,感测互电容感应节点的电压,从而检测耦合电容变化量,确定手指触摸的位置。横向通道可以是互电容式触控面板中的TX通道,纵向通道可以是互电容式触控面板中的RX通道;或者,如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互电容式触控面板中的RX通道为横向通道,以互电容式触控面板中的TX通道为纵向通道。触控面板内设有若干个RX通道100和若干个TX通道200,具体地,若干个RX通道100包括RX1通道101、RX2通道102、RX3通道103、RX4通道104、RX5通道105、RX6通道106、RX7通道1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具有折叠轴线以使所述触控面板能沿所述折叠轴线弯折,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若干个横向通道,若干所述横向通道间隔排列,每一所述横向通道沿所述折叠轴线方向延伸;及若干个纵向通道,若干所述纵向通道间隔排列,所述纵向通道与所述横向通道交叉设置,所述纵向通道在正对所述折叠轴线处设有断口以形成第一子纵向通道和第二子纵向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纵向通道沿垂直于所述折叠轴线的方向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显示部、弯折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部通过所述弯折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柔性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显示部能相对所述第二显示部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轴线在所述触控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弯折显示部的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横向通道分别相同间隔地铺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弯折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所述若干个纵向通道分别相同间隔地铺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弯折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通道的断口位于所述弯折显示部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显示部内设有至少一横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的断口位于所述弯折显示部的同一横向通道内。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纵向通道与所述第二子纵向通道的断口处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子纵向通道和所述第二子纵向通道之间断开或者连接的通道开关。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为互电容式触摸面板或者自生电容式触摸面板。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

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及触控IC,所述触控IC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触控面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