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板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524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板撑开装置。椎板撑开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或松开待安装部件的夹持部;输送机构,包括固定结构和与固定结构连接的活动结构,夹持机构与固定结构连接且相对于固定结构可移动地设置,活动结构包括能够与待植入件连接的连接构件,活动结构相对于固定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待植入件沿预定路径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椎板撑开装置能够在有限的视野以及可操作范围内实现撑开椎板的同时准确地将待植入件植入至椎板,便于手术的进行。便于手术的进行。便于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板撑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板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体脊柱包括椎管结构,椎管会因各种原因导致椎管狭窄,例如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后纵韧带骨化症、黄韧带肥厚等,若发生椎管狭窄,则会导致压迫脊髓引起轴性疼痛、四肢疼痛麻木、肌无力甚至瘫痪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0003]开门式椎管成形术(比如,双开门式椎管成形术或者半开门式椎管成形术)是一种常用的扩大椎管的手术方式。在脊柱椎板成形术中,通常手术方式包括“单开门式”或“双开门式”。现有的单开门手术中通常采用单侧切缝的方法进行椎板的撑开步骤,使用镊子以及钩子等简单工具将椎板掀开,单开门手术中,往往因为棘突附着的肌肉以及韧带被剥离的比较彻底,术中可操作空间较大,且不需要精准撑开,因此使用镊子以及钩子等这类简单工具也足够满足该类手术椎板的撑开以及维持。但有时需要进行椎板双侧切缝,撑开缝隙使棘突提升,并在缝隙内加入人工骨或替代填充块并配合骨板连接固定,俗称“升顶术”,该手术术中棘突的撑开不能为垂直于切开面的撑开,而要求棘突部分垂直于人体冠状面向后撑开,并且该手术与传统椎板成形术不同,其不需要剥离棘突上附着的肌肉以及韧带,仅需在两侧各一个小切口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椎板假体的植入,但是,该手术术中视野以及可操作范围十分有限,且撑开过程中棘突附着的肌肉韧带往往对椎板的撑开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在上述的单开门中所使用的撑开工具,在“升顶术”中,该类简单工具因为视野有限的关系很难实现椎板的按垂直于人体冠状面向后的方向撑开,而由于棘突附着肌肉韧带的抵抗力的缘故,其也很难实现椎板的牢固撑开以及撑开后的维持,更难实现撑开时的人工椎板假体的精准植入。
[0004]目前,在“升顶术”中,用于撑开椎板的夹持机构和用于夹持待植入件的输送机构是分体设置且相互独立的两个机构,将待植入件植入至椎板需要在椎板处于撑开的状态下进行,然而,由于该手术术中视野以及可操作范围十分有限,导致在有限的视野以及可操作范围内难以实现撑开椎板的同时准确地将待植入件植入至椎板,造成手术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板撑开装置,该椎板撑开装置能够在有限的视野以及可操作范围内实现撑开椎板的同时准确地将待植入件植入至椎板,便于手术的进行。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椎板撑开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或松开待安装部件的夹持部;输送机构,包括固定结构和与固定结构连接的活动结构,夹持机构与固定结构连接且相对于固定结构可移动地设置,活动结构包括能够与待植入件连接的连接构件,活动结构相对于固定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待植入件沿预定路径运动。
[0007]进一步地,固定结构包括与夹持机构连接的第一板体和与第一板体连接的第二板体,活动结构与第二板体连接且相对于第二板体可移动地设置。
[0008]进一步地,固定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板体,两个第二板体均与第一板体连接,活动结构相对于第二板体移动的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0009]进一步地,第二板体上设有导向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活动结构沿导向槽可移动地设置。
[0010]进一步地,导向槽包括第一槽段和与第一槽段连通的第二槽段,第一槽段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槽段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或者,第二板体包括与第一板体连接的第一板段和与第一板段连接的第二板段,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呈夹角设置。
[0011]进一步地,连接构件包括与固定结构连接的连接板和与连接板连接的固定件,固定件相对于连接板可转动地设置,固定件用于连接或释放待植入件。
[0012]进一步地,固定件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以使固定件与待植入件螺纹配合;或者,活动结构还包括与连接板连接的锁紧件,以将连接板锁紧在固定结构上。
[0013]进一步地,椎板撑开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夹持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与固定结构连接,至少部分驱动机构相对于固定结构可移动地设置。
[0014]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夹持机构通过支撑座与固定结构连接;齿条,设置于固定结构;齿轮,设置于支撑座且相对于支撑座可转动地设置,齿轮与齿条啮合,以带动支撑座和夹持机构移动。
[0015]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齿条卡接;或者,旋钮,与齿轮连接,旋钮相对于支撑座可转动地设置。
[0016]进一步地,夹持机构还包括调节结构、第一夹持臂和与第一夹持臂枢转连接的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均与调节结构连接,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形成夹持部,调节结构用于调节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0017]进一步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的调节件,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均与第一连接杆连接,调节件位于第一夹持臂的远离第二夹持臂的一侧,调节件和第一夹持臂均相对于第一连接杆可移动地设置。
[0018]进一步地,第一夹持臂上设有通孔,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夹持臂枢转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通孔与调节件连接;或者,第一连接杆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调节件为螺母,调节件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或者,调节结构还包括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的限位件,调节件位于限位件与第一夹持臂之间。
[0019]进一步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均朝向远离输送机构的一侧弯折。
[0020]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夹持机构和输送机构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夹持机构用于撑开椎板,固定结构用于支撑夹持机构和活动结构,活动结构用于连接、输送待植入件,使得待植入件能够沿预定路径运动至撑开的椎板处,在外力的作用下,活动结构释放待植入件,从而实现对待植入件的准确植入。以上也就是说,夹持机构和输送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当通过夹持机构撑开椎板时,可以通过活动结构连接、输送待植入件至撑开的椎板处,
再通过外力使活动结构释放待植入件,从而将待植入件准确地植入至撑开的椎板处,进而实现了在撑开椎板的同时准确地将待植入件植入至椎板处的目的;夹持机构通过固定结构与活动结构连接,由于通过夹持机构相对于固定结构的移动可以实现撑开椎板的目的,通过活动结构相对于固定结构的移动可以实现将待植入件输送至撑开的椎板处的目的,因此,本申请的椎板撑开装置对视野以及可操作范围的要求较低;综上,本申请的椎板撑开装置能够在有限的视野以及可操作范围内实现在撑开椎板的同时准确地将待植入件植入至椎板的目的,便于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椎板撑开装置的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10),包括用于夹持或松开待安装部件(20)的夹持部(11);输送机构(30),包括固定结构(31)和与所述固定结构(31)连接的活动结构(32),所述夹持机构(10)与所述固定结构(31)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31)可移动地设置,所述活动结构(32)包括能够与待植入件(40)连接的连接构件(33),所述活动结构(32)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31)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待植入件(40)沿预定路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1)包括与所述夹持机构(10)连接的第一板体(34)和与所述第一板体(34)连接的第二板体(35),所述活动结构(32)与所述第二板体(35)连接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体(35)可移动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1)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体(35),两个所述第二板体(35)均与所述第一板体(34)连接,所述活动结构(32)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体(35)移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35)上设有导向槽(3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动结构(32)沿所述导向槽(36)可移动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6)包括第一槽段(361)和与所述第一槽段(361)连通的第二槽段(362),所述第一槽段(36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槽段(362)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或者,所述第二板体(35)包括与所述第一板体(34)连接的第一板段(351)和与所述第一板段(351)连接的第二板段(352),所述第一板段(351)和所述第二板段(352)呈夹角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椎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33)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31)连接的连接板(37)和与所述连接板(37)连接的固定件(38),所述固定件(38)相对于所述连接板(37)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固定件(38)用于连接或释放所述待植入件(4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8)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以使所述固定件(38)与所述待植入件(40)螺纹配合;或者,所述活动结构(32)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37)连接的锁紧件(39),以将所述连接板(37)锁紧在所述固定结构(31)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椎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撑开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50),所述夹持机构(10)通过所述驱动机构(50)与所述固定结构(31)连接,至少部分所述驱动机构(50)相对于所述固定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宇周非非袁博文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贝尔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