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76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下方;可调支撑结构,可调节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使第一支撑板具有靠近第二支撑板移动的挤压状态以及远离第二支撑板的复位状态;弹性复位结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弹性复位结构向第一支撑板施加复位力;其中,可调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支撑筒,支撑筒的内孔为与支撑杆过盈配合的导向孔,支撑杆和支撑筒中的一个为高分子材料制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椎间融合器承受的压力或者冲击载荷较大时,减震和缓冲的效果较差的问题。缓冲的效果较差的问题。缓冲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融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退行性椎间盘病变、节段不稳定等是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症状严重者或经规范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自上世纪50年代Smith、Robinson和Cloward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以来,大量的颈椎病患者由此经典的手术方法而获益。随着内固定器械的发展,颈椎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辅以内固定系统已成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手术方式,提高了融合率,并可较好地维持颈椎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上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了椎间融合器(Bagby and Kuslich,BAK),在腰椎手术上获得成功后得以广泛应用。90年代以来,颈椎椎间融合器(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CIFC)也相继见诸临床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椎间融合器通过去除人体椎间盘,融合上下椎体,从而实现保证脊柱力学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等功能,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0003]相关技术中的椎间融合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弹簧。椎间融合器承受压力时,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移动,弹簧被压缩。由于弹簧遵循胡克定律,即弹簧所受的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者压缩量成线性相关。当椎间融合器承受的压力或者冲击载荷较大时,弹簧被压缩到极限位置,此时的椎间融合器近似为刚性整体,减震和缓冲的效果较差,且容易在椎间融合器附近产生应力屏蔽现象(即此时椎间融合器的弹性模量大于人体椎骨的弹性模量,导致椎间融合器及椎间融合器附近的骨质受力较大的现象),导致椎间融合器周围的骨质受力增大,易造成椎间融合器周围的骨质疏松甚至骨消融,进而影响椎间融合器使用时的稳定性甚至导致椎间融合器的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椎间融合器承受的压力或者冲击载荷较大时,减震和缓冲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下方;可调支撑结构,可调节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使第一支撑板具有靠近第二支撑板移动的挤压状态以及远离第二支撑板移动的复位状态;弹性复位结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当弹性复位结构向第一支撑板施加的复位力大于第一支撑板所受的压力时,使第一支撑板由挤压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其中,可调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支撑筒,支撑筒的内孔为与支撑杆过盈配合的导向孔,支撑杆和支撑筒中的一个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0006]进一步地,导向孔的直径由第一支撑板指向第二支撑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7]进一步地,可调支撑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支撑筒外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设置于第
二支撑板。
[0008]进一步地,可调支撑结构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套筒外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导向配合。
[0009]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椎间融合器的外部连通的接口,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密封配合,第二套筒的内部形成第一密封空间,第一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接口与第一密封空间的气体通道。
[0010]进一步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复位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筒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导向筒,复位件设置在第二导向筒和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一导向筒套设在第二导向筒的外侧,第一导向筒与第二导向筒密封配合,第一导向筒的内部形成第二密封空间,气体通道连通于第二密封空间。
[0011]进一步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复位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筒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导向筒,第二导向筒与第一导向筒嵌套且导向配合,复位件设置在第二导向筒和第一支撑板之间。
[0012]进一步地,弹性复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定位杆,复位件套设于定位杆外。
[0013]进一步地,第一套筒朝向第一支撑板一端设置有第一外翻边,第二套筒朝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翻边,第一内翻边与第一外翻边能够止挡配合。
[0014]进一步地,第一导向筒套设在第二导向筒的外侧,第一导向筒朝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内翻边,第二导向筒朝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翻边,第二内翻边与第二外翻边能够止挡配合。
[001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椎间融合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可调支撑结构以及弹性复位结构。第二支撑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下方。可调支撑结构可调节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使第一支撑板具有靠近第二支撑板移动的挤压状态以及远离第二支撑板移动的复位状态。弹性复位结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当弹性复位结构向第一支撑板施加的复位力大于第一支撑板所受的压力时,使第一支撑板由挤压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能够支撑于人体相邻的两个椎骨。当椎间融合器承受压力时,第一支撑板处于挤压状态,可调支撑结构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当椎间融合器承受的压力消失时,弹性复位结构向第一支撑板施加的复位力大于第一支撑板所受的压力时,第一支撑板处于复位状态,以使第一支撑板复位。其中,可调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支撑筒。支撑筒的内孔为与支撑杆过盈配合的导向孔。这样,由于导向孔为与支撑杆过盈配合,第一支撑板处于挤压状态时,支撑杆伸入至导向孔内的距离逐渐增加,支撑杆所受到的与导向孔之间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加。第一支撑板所受到的压力或者冲击载荷越大时,支撑杆伸入至导向孔内的距离越大,支撑板所受到的阻力越大,提高了椎间融合器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或者冲击载荷时的减震和缓冲的效果。支撑杆和支撑筒中的一个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由于高分子材料的粘弹性(即高分子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和粘性两种变形机理同时存在),使得可调支撑结构所受的力与可调支撑结构的压缩量成非线性相关,使得可调支撑结构所受到的力或者载荷越大时,可调支撑结构的变形量越小。这样,当可调支撑结构所受到的力较大时,也能够产生变形量,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并且,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应变对应力的响应不是瞬时完成
的,需要通过一个弛豫过程,使得椎间融合器受到压力后的变形存在迟滞的过程,更加接近人体椎间的实际反应和功能,使得椎间融合器能够和人体椎体同时产生变形,进一步地提高了椎间融合器的减震和缓冲的效果。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椎间融合器承受的压力或者冲击载荷较大时,减震和缓冲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椎间融合器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椎间融合器的侧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椎间融合器的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2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下方;可调支撑结构(30),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0),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10)具有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20)移动的挤压状态以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20)移动的复位状态;弹性复位结构(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0)之间,当所述弹性复位结构(40)向所述第一支撑板(10)施加的复位力大于第一支撑板(10)所受的压力时,使所述第一支撑板(10)由所述挤压状态切换至所述复位状态;其中,所述可调支撑结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上的支撑杆(3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0)上的支撑筒(34),所述支撑筒(34)的内孔为与所述支撑杆(33)过盈配合的导向孔(35),所述支撑杆(33)和所述支撑筒(34)中的一个由高分子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35)的直径由所述第一支撑板(10)指向所述第二支撑板(20)的方向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结构(30)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筒(34)外的第一套筒(31),所述第一套筒(3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结构(30)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31)外的第二套筒(32),所述第二套筒(3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所述第二套筒(32)与所述第一套筒(31)导向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上设置有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外部连通的接口(14),所述第一套筒(31)与所述第二套筒(32)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套筒(32)的内部形成第一密封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接口(14)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飞赵亚杰黄悦王天雨杨轶雯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贝尔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