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23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壳体靠近手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延伸出壳体与手柄连接,所述通孔与第一连接管对应,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手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处设有活动连接结构,所述壳体第二连接管上方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有益效果:通过斜齿轮与齿轮盘的啮合连接,由电机带动第二连接管转动,通过第二连接管两侧的按摩球对肛门进行按摩从而促进患者更加顺畅的排便。顺畅的排便。顺畅的排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消化内科病人由于消化系统病变,多数病人存在由于大便干燥无法排泄的困扰,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一次,当出现便秘情况后,肠道会吸收大量的粪便毒素,导致人们厌食、厌水、情绪烦躁,甚至于导致内痔和直肠癌等疾病,可见,便秘会带来极端不好的后果,而且,当前发病人群比例非常大,特别是中老年人、小孩,特别是女性患者占有的比例非常高,当前,医务人员在为患有消化内科疾病的病人治疗时,多数病人会存在大便干燥无法排泄的情况,通常医务人员会采取灌肠器为患者灌药,现有的灌肠器只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不能对肛门进行按摩,无法促进患者更好的排便。
[0003]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的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壳体靠近手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延伸出壳体与手柄连接,所述通孔与第一连接管对应,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手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处设有活动连接结构,所述壳体第二连接管上方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微型电机一端与第二连接管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包括斜齿轮、齿轮盘,所述连接杆远离微型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齿轮盘,所述斜齿轮与齿轮盘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延伸出壳体外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按摩球,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齿轮盘一侧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0007]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手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第一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外固定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均与连接套活动连接;
[0008]所述手柄远离壳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套,所述橡胶密封套内活动连接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穿过橡胶密封套与通孔活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远离手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穿过固定板延伸出壳体,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固定板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轴承外圈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内圈与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三轴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齿轮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连接杆远离微型电机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第一连接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将传输管远离手柄一端与注射器连接,将通过注射器将药通过传输管传输至手柄上的通孔,通过通孔传输至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传输至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二连接杆上的单向阀传输至人体内,通过斜齿轮与齿轮盘的啮合连接,由电机带动第二连接管转动,通过第二连接管两侧的按摩球对肛门进行按摩从而促进患者更加顺畅的排便。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的活动连接结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的实施例2齿轮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手柄、21通孔、3橡胶密封套、4传输管、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61单向阀、62按摩球、7活动连接结构、71连接套、72第一轴承、73第二轴承、74密封垫、8微型电机、81连接杆、9齿轮、91斜齿轮、92齿轮盘、93第一齿轮、94第二齿轮、10固定板、101第三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3]实施例1,参见图1~图3所示;
[0024]本技术的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2,所述手柄2上开设有通孔21,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与壳体1靠近手柄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5延伸出壳体1与手柄2连接,所述通孔21与第一连接管5对应,所述第一连接管5远离手柄2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5与第二连接管6连接处设有活动连接结构7,所述壳体1第二连接管6上方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8,
所述微型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1,所述连接杆81远离微型电机8一端与第二连接管6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9,所述齿轮9包括斜齿轮91、齿轮盘92,所述连接杆81远离微型电机8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91,所述第二连接管6上固定安装有齿轮盘92,所述斜齿轮91与齿轮盘9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6延伸出壳体1外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按摩球62,所述第二连接管6远离齿轮盘92一侧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61;
[0025]所述活动连接结构7包括第一轴承72,所述第一连接管5远离手柄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72,所述第二连接管6靠近第一连接管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73,所述第一轴承72与第二轴承73外固定安装有连接套71,所述连接套71与第一轴承72、第二轴承73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垫74,所述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均与连接套71活动连接;
[0026]所述手柄2远离壳体1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套3,所述橡胶密封套3内活动连接有传输管4,所述传输管4穿过橡胶密封套3与通孔21活动连接。
[0027]优选的,所述壳体1远离手柄2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
[002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6穿过固定板10延伸出壳体1,所述第二连接管6与固定板10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101。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2),所述手柄(2)上开设有通孔(21),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与壳体(1)靠近手柄(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5)延伸出壳体(1)与手柄(2)连接,所述通孔(21)与第一连接管(5)对应,所述第一连接管(5)远离手柄(2)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5)与第二连接管(6)连接处设有活动连接结构(7),所述壳体(1)第二连接管(6)上方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8),所述微型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1),所述连接杆(81)远离微型电机(8)一端与第二连接管(6)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9),所述齿轮(9)包括斜齿轮(91)、齿轮盘(92),所述连接杆(81)远离微型电机(8)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91),所述第二连接管(6)上固定安装有齿轮盘(92),所述斜齿轮(91)与齿轮盘(9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6)延伸出壳体(1)外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按摩球(62),所述第二连接管(6)远离齿轮盘(92)一侧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61);所述活动连接结构(7)包括第一轴承(72),所述第一连接管(5)远离手柄(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72),所述第二连接管(6)靠近第一连接管(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73),所述第一轴承(72)与第二轴承(73)外固定安装有连接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杨慧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