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517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抽尘装置,涉及抽尘设备技术领域。该抽尘装置,采用设有内腔的壳体,该壳体还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排气孔能够与吸气装置连通,以使得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能够产生负压,以用于吸尘;抽尘装置还采用了收容于内腔内的旋转件,该旋转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第一位置时,旋转件能够将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旋转件能够将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从而保证了切换风路时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和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之间的完全隔离,提高抽尘效果。抽尘效果。抽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抽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抽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零件加工过程中同一零件常采用多工序进行加工,例如对TP手机盖板进行加工时,需要在TP手机盖板上切割一个按键孔和一个听筒孔,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玻璃粉尘,而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和满足厂商要求,按键孔和听筒孔常采用双治具独立加工,因此,需要两套除尘设备分别进行除尘,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具有切换风路功能的除尘设备无法保证风路间的完全隔离,影响抽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抽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除尘设备无法保证风路间的完全隔离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抽尘装置,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内腔、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和所述排气孔均与所述内腔连通;
[0007]旋转件,所述旋转件收容于所述内腔内;及
[0008]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所述旋转件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能够将所述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所述第二吸气孔与所述排气孔导通,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能够将所述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所述第一吸气孔与所述排气孔导通。
[0009]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设有圆弧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与所述圆弧面相切,所述圆弧面抵设于所述壳体,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将所述第一吸气孔密封,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将所述第二吸气孔密封。
[0010]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板上,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板上。
[0011]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且对称设置,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垂直。
[0012]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的轴线与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
[0013]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口部,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可拆连接,用于将所述口部盖合。
[0014]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驱动件和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
[0015]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轴穿设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旋转件固定连接。
[0016]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于所述第二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于所述排气孔连通。
[0017]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三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三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
[0018]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上述方案的抽尘装置,采用设有内腔的壳体,该壳体还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排气孔能够与吸气装置连通,以使得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能够产生负压,以用于吸尘;抽尘装置还采用了收容于内腔内的旋转件,该旋转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第一位置时,旋转件能够将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旋转件能够将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从而保证了切换风路时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和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之间的完全隔离,提高抽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其中:
[0022]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抽尘装置的轴视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抽尘装置去掉盖体后的轴视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抽尘装置的截面图;
[0025]图4为图1所示抽尘装置中旋转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尘装置用于对零件加工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除,尤其用
于对TP手机盖板进行加工时,按键孔和听筒孔采用双治具独立加工的情况;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抽尘装置还能够用于对其他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抽尘,亦或应用于其他零件的其他加工工序,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尘装置10进行说明。该抽尘装置10包括壳体100、旋转件200和驱动组件300。壳体100设有内腔101、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均与内腔 101连通。排气孔用于与真空装置连接,例如吸气装置。吸气装置启动后通过排气孔能够在内腔101中产生负压,从而能够在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产生用于吸尘的负压。旋转件200收容于内腔101内。驱动组件300能够驱动旋转件 200旋转,旋转件200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第一位置时,旋转件200能够将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旋转件200能够将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
[0029]综上,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抽尘装置 10,采用设有内腔101的壳体100,该壳体100还设有与内腔101连通的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排气孔能够与吸气装置连通,以使得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能够产生负压,以用于吸尘;抽尘装置10还采用了收容于内腔101 内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内腔、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和所述排气孔均与所述内腔连通;旋转件,所述旋转件收容于所述内腔内;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所述旋转件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能够将所述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所述第二吸气孔与所述排气孔导通,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能够将所述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所述第一吸气孔与所述排气孔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设有圆弧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与所述圆弧面相切,所述圆弧面抵设于所述壳体,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将所述第一吸气孔密封,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将所述第二吸气孔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板上,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且对称设置,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尘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炬李子博孙杰尹建刚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