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硝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05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脱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脱硝喷嘴,所述脱硝喷嘴包括喷管(1)、固定架(2)、喷头(3)和喷头调节件(4);所述固定架(2)的下端相对设置两个支腿(5),支腿(5)固定在喷管(1)的外壁上;所述喷头(3)和喷头调节件(4)相连接,并穿设于固定架(2)内。该脱硝喷嘴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硝喷嘴


[0001]本技术属于脱硝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脱硝喷嘴。

技术介绍

[0002]脱硝装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工艺,是一种干法脱硝工艺,反应器采用高飞灰布置方式,位于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催化剂为蜂窝式催化剂,用液态纯氨作还原剂,与烟气中的NOx进行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降低烟气中的NOx排放量。其中烟气系统的流程为:二级省煤器出口

催化反应器进口烟道

氨气喷射格栅

烟气/氨气混合器

均流板

催化反应器

催化反应器出口烟道

二级空气预热器。氨喷射系统包括氨喷射格栅(AIG)及流量孔板、喷氨分流阀门等组成。喷氨格栅原喷嘴采用直管敞口形式,此形式喷嘴,喷射出氨气流呈柱状,喷射流速波动较大,氨气喷入烟道内与烟气混合不均匀,脱硝效率低,平均耗氨量45kg/h左右。因此,如何对喷氨格栅喷嘴进行改造以降低耗氨量是领域内研究的热点。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09663542U公开了一种脱硝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后端设有进液入口、其前端安装有喷嘴帽,喷嘴帽上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喷孔;所述喷嘴本体内设置有旋流板,旋流板上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通孔,每个通孔靠近喷嘴帽的端部向喷嘴本体的轴线方向倾斜;所述喷嘴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入口,进气入口位于进液入口与旋流板之间且该进气入口的进气方向与喷嘴本体的内壁呈相切状态,由进液入口进入的液体与由进气入口进入的气体在第一旋流混合室内进行第一次混合,而后在气体的旋流带动下经旋流板流入第二旋流混合室进行第二次混合。但该专利的喷嘴结构需要对多个部件进行开孔,结构较为复杂,制作困难,不易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硝喷嘴,该脱硝喷嘴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脱硝喷嘴,所述脱硝喷嘴包括喷管,所述脱硝喷嘴还包括固定架、喷头和喷头调节件;
[0007]所述固定架的下端相对设置两个支腿,支腿固定在喷管的外壁上;
[0008]所述喷头和喷头调节件相连接,并穿设于固定架内。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主体为圆筒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也可选择其他形状。
[0010]优选地,所述喷头为锥形螺纹喷头。喷头的锥形面与喷头中心线呈30

60度的夹角。在该夹角的状态下,氨气流雾化更为均匀,喷氨效果好。
[0011]优选地,所述脱硝喷嘴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作,耐腐蚀性强。
[0012]优选地,所述喷头和喷头调节件与固定架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0013]本技术通过旋转喷头调整件,带动锥形螺纹喷头,在固定架内进行升降,进而
调整喷头与喷管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喷管与喷头之间的通流空间的大小控制氨气流量进行精准喷氨,提高脱硝效率,降低氨逃逸率。
[0014]氨气喷入烟道内后,氨气与烟气混合不均匀是造成脱硝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本技术通过对喷嘴的改良,使喷嘴喷射出的氨气流为雾化伞状,有利于氨气在烟道内均匀分布,提高氨气和烟气的混合效果,有利于提高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的脱硝喷嘴制作简单,结果简单,耐腐蚀性强,不易堵塞,便于更换,维护方便,后期维护成本低廉。脱硝效率显著提升,氨逃逸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催化剂堵塞、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等故障的发生,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可适应于各燃煤电厂SCR脱硝装置中,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脱硝喷嘴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脱硝喷嘴的侧视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喷管;2、固定架;3、喷头;4、调节装置;5、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2所示,一种脱硝喷嘴,所述脱硝喷嘴包括喷管1,所述脱硝喷嘴还包括固定架2、喷头3和喷头调节件4;
[0024]所述固定架2的下端相对设置两个支腿5,支腿5固定在喷管1的外壁上;
[0025]所述喷头3和喷头调节件4相连接,并穿设于固定架2内。
[0026]所述固定架为圆筒状,所述喷头3为锥形螺纹喷头,所述喷头3和喷头调节件4与固定架2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即喷头和喷头调节件连接后,固定架套设在喷头和喷头调节件上,三者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在使用过程中,旋转喷头调节件,即可使喷头在固定架内进行升降运动。进一步地,喷头的锥形面与中心线呈30

60度的夹角。在该夹角的状态下,氨气流雾化更为均匀,喷氨效果好。
[0027]本实施例所述脱硝喷嘴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作,耐腐蚀性强。
[0028]由于SCR装置入口烟道截面比较大,同一截面烟气流场分布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NOx浓度场分布不均。本技术可精准测量烟道内的NOx浓度分布情况,通过调节喷管的通流空间的大小控制氨气流量进行精准喷氨,提高脱硝效率,降低氨逃逸率。
[0029]在锅炉脱硝装置喷氨系统安装本实施例的脱硝喷嘴后,脱硝效率显著提升,氨逃逸明显下降,可适应于各燃煤电厂SCR脱硝装置中,市场前景广阔。
[0030]在SCR脱硝装置中替代原直管式喷嘴,便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吉林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1、2、3号炉喷氨格栅采用本技术的脱硝喷嘴投运后,脱硝SCR区供氨耗量较未改造前减少约60kg/h,现每吨氨气市场价格为3080元,折算每小时节约氨气带来的经济效益为61.6元,全年单台炉脱硝设备运行按7000小时计算,全年节约费用43.12万元,3台炉共节
约129.36万元。
[0031]本技术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
[0032]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硝喷嘴,所述脱硝喷嘴包括喷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喷嘴还包括固定架(2)、喷头(3)和喷头调节件(4);所述固定架(2)的下端相对设置两个支腿(5),支腿(5)固定在喷管(1)的外壁上;所述喷头(3)和喷头调节件(4)相连接,并穿设于固定架(2)内。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东王海国李军陈利史鸿君曹化冰代书海赵楠佟野曲世成李润龙魏化雷孟庆德王坤郑永生陈玄东韩圣冰李佳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