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组件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88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组件及灯具,其中,光学组件包括透镜和设置于所述透镜上的遮光罩,所述透镜具有旋转对称结构,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侧壁,所述入光面由所述透镜在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所述出光面由所述透镜在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所述遮光罩开设有上窄下宽的出光孔,所述出光孔与所述出光面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出光孔的下方为半封闭的遮光腔。透镜通过全反射面对光源光线进行控制,遮光罩上方开设有上窄下宽的出光孔,并设置有遮光腔进行控制眩光,从而在降低光源眩光的同时,也可确保出光效率。采用该光学组件的灯具的UGR值小于16。于16。于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组件及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防眩照明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组件及灯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基础照明装置中,常采用筒灯、面板灯、灯管、球泡灯作为照明灯具,这类灯具的特点是照射角度大,采用扩散板进行匀光,可覆盖较大的照明范围,缺点是不易控制眩光,UGR(统一眩光指数)值一般都大于22。
[0003]为了降低这类灯具的眩光,通常采用增设反光杯的方式进行处理,大部分的直射光出射后会散开,杂散光多、眩光问题依然存在;也有采用增设挡光板或格栅的方法,但增设的部件容易对灯具的外观和出光效率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组件,通过透镜与遮光罩配合,在遮光罩上开设一个上窄下宽的出光孔,而且优化了控光角,在降低防眩的同时也可确保出光效率。本技术还提供了包含该光学组件的灯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光学组件,包括透镜和设置于所述透镜上的遮光罩,所述透镜具有旋转对称结构,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侧壁,所述入光面由所述透镜在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所述出光面由所述透镜在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所述遮光罩开设有上窄下宽的出光孔,所述出光孔与所述出光面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出光孔的下方为半封闭的遮光腔。
[000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所述透镜和遮光罩共同形成的截面上,所述出光孔顶部上的端点,与所述出光面顶部上位于相反一侧的端点连线,形成一控光线,所述控光线与所述出光面顶部所在的平面形成一控光角,所述控光角的范围为30
°‑
45
°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控光角为30
°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光孔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出光孔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出光孔。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出光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出光面的尺寸。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位于所述出光面的中部、且向上弧形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出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外周。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入光面包括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位于所述入光面的中部、且向下弧形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外周;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尺寸。
[0013]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遮光腔的内表面设置为黑色漫反射面,所述遮光腔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光直径的1/2。
[00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透镜为TIR透镜,所述透镜的侧壁为全反射面。
[0015]一种灯具,包括上述的光学组件以及光源件,所述光源件位于所述入光面的正下方。
[0016]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17](1)本技术提供的光学组件,由透镜和遮光罩组成,其中,透镜通过全反射对光源光线进行控制,遮光罩上方开设有上窄下宽的出光孔,并设置有遮光腔进行控制眩光,从而在降低光源眩光的同时,也可确保出光效率。
[0018](2)在本技术的光学组件中,遮光罩的高度只有透镜出光面直径的1/2,以小巧结构设置在灯具上,在节省材料成本的同时,也缩小了整灯的尺寸;经测试,采用该光学组件的灯具的UGR值小于16。
附图说明
[0019]图1A为本技术的光学组件在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B为本技术的光学组件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光学组件的截面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透镜的截面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遮光罩的截面图。
[0024]图5A为本技术的光学组件对光线反射处理的示意图。
[0025]图5B为本技术的光学组件对光线折射处理的示意图。
[0026]图5C为本技术的光学组件对光线遮光处理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灯具的配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31]实施例1
[0032]图1A为本实施例的光学组件在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实施例的光学组件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光学组件的截面图,图3和图4分别给
出了本实施例的透镜和遮光罩的截面图,结合参考图1A、1B,以及图2~图4,一种光学组件,包括透镜1和遮光罩2,透镜1的整体外形呈碗状结构,材质为PC或者PMMA;遮光罩2的整体外形呈扁平的柱状结构,二者一体成型形成可控光和防眩光的光学组件。
[0033]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透镜1和遮光罩2也可以是分体的结构,在分体结构中,透镜1通过连接臂10与遮光罩2进行固定连接,可采用卡合或粘合的方式进行固定。
[0034]本实施例以透镜1和遮光罩2为一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A和图1B所示,遮光罩2设置在透镜1上方,而且遮光罩2的直径要大于透镜1的最大外径,因此遮光罩1覆盖在透镜1上形成帽檐状结构;透镜1采用TIR形式的透镜。
[0035]透镜1具有旋转对称结构,其以光轴y为中心轴旋转360
°
形成。透镜1包括入光面11、出光面12和侧壁13,其中,入光面11由透镜1在底部向上凹陷形成,而在入光面11的下方则为入光腔14,光源设置在该入光腔14中。
[0036]进一步地,入光面11包括第一入光面111和第二入光面112,第一入光面111位于入光面11的中部、且向下弧形凸起形成,第二入光面112则设置于第一入光面11的外周。出光面12包括第一出光面121和第二出光面122,第一出光面121位于出光面12的中部、且向上弧形凸起形成,第二出光面122设置于第一出光面121的外周。
[0037]第一入光面111和第一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组件,包括透镜和设置于所述透镜上的遮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具有旋转对称结构,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侧壁,所述入光面由所述透镜在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所述出光面由所述透镜在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所述遮光罩开设有上窄下宽的出光孔,所述出光孔与所述出光面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出光孔的下方为半封闭的遮光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镜和遮光罩共同形成的截面上,所述出光孔顶部上的端点,与所述出光面顶部上位于相反一侧的端点连线,形成一控光线,所述控光线与所述出光面顶部所在的平面形成一控光角,所述控光角的范围为30
°‑
4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光角为3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孔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出光孔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出光孔。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念松伍德生吴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