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80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底座,所述过滤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末端设置有防回流机构;密封槽,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滤芯机构的上表面;密封接头,其安置在所述外壳的上方,所述密封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该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通过防回流机构的使用,当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水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推动弹簧和半球远离排水管进而使水流透过滤膜,流向出水口,当水流回流时,压迫半球堵塞排水管,避免回流串水污染,其中半球一面为凸面提高防回流密封性,另一面平面提高抗回流冲击,通过连通管和通孔的使用,减少水流回流。减少水流回流。减少水流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滤芯组件
,具体为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过滤器是流体输送管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过拦截流体中的固体颗粒,可有效实现液固分离。滤芯组件是过滤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待处理流体进入过滤器,经滤芯组件拦截其中的固体颗粒,洁净的流体透过滤芯组件,经过滤器出口排出,既可实现对流体的净化处理,其中滤芯组件包括滤瓶、滤瓶盖和滤芯,滤瓶盖上设置有进水口,但是一般滤芯组件内抗回流结构效果较差,使得滤芯组件内部容易串水污染,因此,需要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
[0003]现有的滤芯组件内抗回流结构效果较差,使得滤芯组件内部容易污染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由于现有的滤芯组件内抗回流结构效果较差,使得滤芯组件内部容易污染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包括:
[0006]外壳,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底座,所述过滤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末端设置有防回流机构;
[0007]出水口,其安置在所述过滤底座的底部;
[0008]滤芯机构,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滤芯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排污管;
[0009]密封槽,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滤芯机构的上表面;
[0010]密封接头,其安置在所述外壳的上方,所述密封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
[0011]优选的,所述防回流机构包括:
[0012]滤膜;
[0013]弹簧,其安装在所述滤膜的内部;
[0014]半球,其设置在所述弹簧的末端。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通过弹簧与第二支架之间构成弹性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关于绕环盘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
[0016]优选的,所述弹簧与半球之间为弹性连接,所述弹簧沿滤膜的内壁均匀分布。
[0017]优选的,所述滤芯机构包括:
[0018]连通管;
[0019]通孔,其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表面;
[0020]活性炭层,其套设在所述连通管的外部,所述活性炭层的外部设置有加厚滤棉;
[0021]进水口,其安置在所述连通管的顶端。
[0022]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截面为横V字形结构,所述通孔沿连通管的表面均匀分布。
[0023]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与加厚滤棉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活性炭层与加厚滤棉均为圆环形结构。
[0024]优选的,所述密封环与密封槽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密封接头与外壳之间为螺纹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通过防回流机构的使用,当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水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推动弹簧和半球远离排水管进而使水流透过滤膜,流向出水口,当水流回流时,压迫半球堵塞排水管,避免回流串水污染。
[0026]1.本技术通过防回流机构的使用,当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水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推动弹簧和半球远离排水管进而使水流透过滤膜,流向出水口,当水流回流时,压迫半球堵塞排水管,避免回流串水污染,其中半球一面为凸面提高防回流密封性,另一面平面提高抗回流冲击,通过连通管和通孔的使用,减少水流回流,通孔的截面为横V字形结构,前端开口大,后端开口小,过滤时水流从开口大的方向流向开口小的后端,水压较大,回流时从开口小的方向流向开口大的前端,水压较小,有效防止水流回流;
[0027]2.本技术通过活性炭层与加厚滤棉的使用,设置双层过滤措施,有效提高水体的过滤效果,提升水流净化的品质,便于更高效的进行水体净化使用,通过密封环与密封槽的使用便于提高整体的密封性,其中密封环直接卡合在密封槽的内部,安装简单易操作,再将进水口从密封接头的内部穿过,减少水流密封性较差而导致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滤芯机构和密封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滤芯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外壳;2、过滤底座;3、排污管;4、出水口;5、排水管;6、滤芯机构;601、连通管;602、通孔;603、活性炭层;604、加厚滤棉;605、进水口;7、防回流机构;701、滤膜;702、弹簧;703、半球;8、密封槽;9、密封接头;10、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底座2,过滤底座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5,排水管5的末端设置
有防回流机构7;出水口4,其安置在过滤底座2的底部;滤芯机构6,其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滤芯机构6的右侧设置有排污管3,滤膜701;弹簧702,其安装在滤膜701的内部;半球703,其设置在弹簧702的末端,弹簧702与半球703之间为弹性连接,弹簧702沿滤膜701的内壁均匀分布,通过防回流机构7的使用,当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5排水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推动弹簧702和半球703远离排水管5进而使水流透过滤膜701,流向出水口4,当水流回流时,压迫半球703堵塞排水管5,避免回流串水污染,其中半球703一面为凸面提高防回流密封性,另一面平面提高抗回流冲击;密封槽8,其固定安装在滤芯机构6的上表面;密封接头9,其安置在外壳1的上方,密封接头9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10,密封环10与密封槽8之间为卡合连接,密封接头9与外壳1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密封环10与密封槽8的使用便于提高整体的密封性,其中密封环10直接卡合在密封槽8的内部,安装简单易操作,再将进水口605从密封接头9的内部穿过,减少水流密封性较差而导致的污染。
[0036]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包括:连通管601;通孔602,其设置在连通管601的表面,通孔602的截面为横V字形结构,通孔602沿连通管601的表面均匀分布,通过连通管601和通孔602的使用,减少水流回流,通孔602的截面为横V字形结构,前端开口大,后端开口小,过滤时水流从开口大的方向流向开口小的后端,水压较大,回流时从开口小的方向流向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底座(2),所述过滤底座(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的末端设置有防回流机构(7);出水口(4),其安置在所述过滤底座(2)的底部;滤芯机构(6),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滤芯机构(6)的右侧设置有排污管(3);密封槽(8),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滤芯机构(6)的上表面;密封接头(9),其安置在所述外壳(1)的上方,所述密封接头(9)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机构(7)包括:滤膜(701);弹簧(702),其安装在所述滤膜(701)的内部;半球(703),其设置在所述弹簧(702)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抗回流冲击结构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702)与半球(703)之间为弹性连接,所述弹簧(702)沿滤膜(70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鑫龙盈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