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72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具体涉及农业大棚技术领域,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防虫门,所述大棚本体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虫箱,所述防虫门的中部设有防虫网;所述驱虫箱包括不透光箱体,所述不透光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诱虫灯。上述方案中,防虫门的中部为防虫网,可以阻止部分虫子进入,接着利用诱虫灯可以分泌信息素,引诱虫子进入不透光箱体,由于光的折射原理,隔板上方有亮光区,虫子大量聚集在亮光区,接着隔板下方设有照明灯,诱惑虫子从第二诱虫孔进入隔板下方的电压区,虫子一接触杀虫电网,就会被电死或电晕,从而掉落在收集箱,实现了诱虫、灭虫的目的。灭虫的目的。灭虫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大棚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大棚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大棚需建在向阳、避风、高燥、排水良好处,具有保温、抗风、抗雨雪的作用。
[0003]目前的大棚消灭虫子的办法大多为人工喷洒杀虫液或者安装灭虫灯,然而结果收效甚微,无法对虫子高效彻底消灭,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大棚灭虫方法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防虫门,所述大棚本体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虫箱,所述防虫门的中部设有防虫网。
[0007]所述驱虫箱包括不透光箱体,所述不透光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诱虫灯,所述不透光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诱虫孔,所述不透光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反光板,所述不透光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诱虫孔,所述隔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所述不透光箱体的内壁位于隔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杀虫电网,所述杀虫电网的下方设有收集盒。
[0008]优选地,所述诱虫灯的数量为若干个,均位于第一诱虫孔附近,所述反光板呈倾斜布置,所述隔板的上方设有昏暗区和亮光区。
[0009]优选地,所述杀虫电网所用电伏为低压,所述不透光箱体的另一侧位于收集盒附近开设有长槽。
[0010]优选地,所述大棚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有吸水泵,所述大棚本体的外侧设有储液箱,所述吸水泵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进液管,所述吸水泵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
[0011]优选地,所述储液箱的内部填充有杀虫液,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的内部设有密封套,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储液箱内腔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液位测量计,所述储液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报警灯,所述液位测量计的输出端与报警灯的接入端之间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上述方案中,防虫门的中部为防虫网,可以阻止部分虫子进入,接着利用诱虫灯可
以分泌信息素,引诱虫子进入不透光箱体,由于光的折射原理,隔板上方有亮光区,虫子大量聚集在亮光区,接着隔板下方设有照明灯,诱惑虫子从第二诱虫孔进入隔板下方的电压区,虫子一接触杀虫电网,就会被电死或电晕,从而掉落在收集箱,实现了诱虫、灭虫的目的;
[0015]上述方案中,通过吸水泵将大量杀虫液运输至雾化喷头处,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对大棚内喷射雾状杀虫液,从而消灭害虫,液位测量计可以及时检测液体的多少,当液体不多时,可以由报警灯亮起,提醒农户及时加入杀虫液,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一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驱虫箱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二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储液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0021]1、大棚本体;2、防虫门;3、驱虫箱;4、支撑板;5、吸水泵;6、储液箱;7、进液管;8、出液管;9、雾化喷头;10、杀虫液;11、供液管;12、液位测量计;13、报警灯;31、不透光箱体;32、诱虫灯;33、第一诱虫孔; 34、反光板;35、隔板;36、第二诱虫孔;37、照明灯;38、杀虫电网;39、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包括大棚本体1,大棚本体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防虫门2,大棚本体1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虫箱3,防虫门2的中部设有防虫网;驱虫箱3包括不透光箱体31,不透光箱体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诱虫灯32,不透光箱体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诱虫孔33,不透光箱体3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反光板34,不透光箱体3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5,隔板3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诱虫孔36,隔板3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照明灯37,不透光箱体31的内壁位于隔板3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杀虫电网38,杀虫电网38的下方设有收集盒39;诱虫灯32的数量为若干个,均位于第一诱虫孔33附近,反光板34呈倾斜布置,隔板35的上方设有昏暗区和亮光区;杀虫电网38所用电伏为低压,不透光箱体31的另一侧位于收集盒39附近开设有长槽。
[0026]具体的,当虫子进入大棚后,开启诱虫灯32,诱虫灯32分泌信息素,这些信息素有诱导昆虫的作用,虫子通过第一诱虫孔33进入不透光箱体31,不透光箱体31内部有昏暗区和亮光区,当外面微弱的光进入不透光箱体31后,经过反光板34将光折射至下方,形成了亮光区(如图2所示,虚线为昏暗区和亮光区的分割线),接着利用虫子的趋光性,照明灯37亮
起,引诱虫子进入隔板35的下方,虫子一接触杀虫电网38,就会被电死或电晕,从而掉落在收集箱39,实现了诱虫、灭虫的目的,一端时间以后,可以透过长槽将收集箱39取出,并倒掉杂物。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

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增加了:大棚本体 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面设有吸水泵5,大棚本体1的外侧设有储液箱6,吸水泵5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进液管7,吸水泵5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出液管8,出液管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9;储液箱6的内部填充有杀虫液10,储液箱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供液管11,供液管11的内部设有密封套,进液管7的一端与储液箱6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9]具体的,对于一些没有进入驱虫箱3内部的虫子,可以选择人退出大棚本体1后,开启吸水泵5,吸水泵5将大量杀虫液分别通过进液管7和出液管 8运输至雾化喷头9处,对大棚内喷射雾状杀虫液,从而消灭害虫。
[0030]其中,储液箱6内腔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液位测量计12,储液箱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报警灯13,液位测量计12的输出端与报警灯13的接入端之间电性连接。
[0031]具体的,当液体快用完时,液位测量计12可以检测液体不多了,此时由报警灯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包括大棚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防虫门(2),所述大棚本体(1)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虫箱(3),所述防虫门(2)的中部设有防虫网;所述驱虫箱(3)包括不透光箱体(31),所述不透光箱体(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诱虫灯(32),所述不透光箱体(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诱虫孔(33),所述不透光箱体(3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反光板(34),所述不透光箱体(3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5),所述隔板(3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诱虫孔(36),所述隔板(3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照明灯(37),所述不透光箱体(31)的内壁位于隔板(3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杀虫电网(38),所述杀虫电网(38)的下方设有收集盒(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32)的数量为若干个,均位于第一诱虫孔(33)附近,所述反光板(34)呈倾斜布置,所述隔板(35)的上方设有昏暗区和亮光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大棚用驱虫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星周美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万福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