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68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8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解决了装配式建筑的墙板在吊装并安装固定于装配式建筑上时,装配式建筑墙板易在外力下移动,不利于装配式建筑墙板安装连接后的稳定性的问题,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固定有横向及竖向的若干钢筋,若干所述钢筋端部均弯折并形成连接圈,所述板体同一侧的若干连接圈内共同穿设有多根连接杆。本申请具有方便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上的安装固定,提高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上安装固定的稳定性的效果。在装配式建筑上安装固定的稳定性的效果。在装配式建筑上安装固定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


[0001]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建造的大量现场工作转移到工厂中进行,将部分结构和尺寸相同的建筑用构件及配件大批量生产,如墙板、楼梯等,并运送至施工现场,将墙板、楼梯等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并通过混凝土、钢筋等建筑用料连接固定,由下至上逐步拼接为整体建筑。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不仅节约了大量现场施工的人力、时间和原料,还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料,节能环保,工期短,生产效率和施工效率提高,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装配式建筑的墙板在吊装并安装固定于装配式建筑上时,装配式建筑墙板易在外力下移动,不利于装配式建筑墙板安装连接后的稳定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方便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上的安装固定,提高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上安装固定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固定有横向及竖向的若干钢筋,若干所述钢筋端部均弯折并形成连接圈,所述板体同一侧的若干连接圈内共同穿设有多根连接杆。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板体的连接圈的相互交叠,并将多根连接杆穿设于相互交叠的多个连接圈内,方便了两个板体安装时将两个板体相互限位,提高了两个板体在安装连接时的稳定性以及浇注混凝土后的强度。r/>[0008]可选的,所述板体相对的两侧边内埋设有用于与吊装机构连接并吊装所述板体的吊装筒,所述吊装筒内设有插接柱。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柱将上下两个板体相连,进一步提高了两个板体间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0010]可选的,所述吊装筒埋设于所述板体内的一端面连接有加强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吊装筒在板体内埋设的稳定性,防止板体在吊装或固定时吊装筒与板体脱离导致板体掉落,使板体的吊装或安装失败。
[0012]可选的,所述插接柱上沿直径方向开设有限位孔,若干平行设置的所述插接柱上的限位孔内共同穿设有限位杆。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将多个并列设置的插接柱互相限位,提高了多个插接柱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4]可选的,所述插接柱外壁沿周向连接有两个用于抵紧所述板体侧边的限位片。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两个板体在拼装连接时保持插接柱的稳定,方便了插接柱和吊装筒间填充的混凝土量的控制和混凝土的凝固,防止插接柱和吊装筒间浇注的混凝土未凝固前插接柱和吊装筒发生相对位移,导致插接柱与吊装筒连接不稳定,进而导致插接柱对两个板体的连接和支撑不稳定。
[0016]可选的,所述插接柱外壁连接的两个所述限位片均呈尖端朝向所述插接柱轴线中点的圆锥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限位片对板体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两个板体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8]可选的,若干所述连接圈内共同穿设的两根连接杆间设有若干抵紧杆,且所述抵紧杆两端均连接有弯杆,每一所述弯杆均与相应的所述连接杆相抵触。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通过抵紧杆和弯杆将连接杆连接圈抵紧,加强了连接杆和连接圈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了两个板体连接后的强度。
[0020]可选的,所述抵紧杆一端连接的弯杆与另一端连接的弯杆倾斜交错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抵紧杆和弯杆将连接杆和连接圈抵紧后对弯杆的弯折交错,方便了通过弯杆将连接杆和相应的连接圈围设固定,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通过两个板体的连接圈的相互交叠,并将多根连接杆穿设于相互交叠的多个连接圈内,方便了两个板体安装时将两个板体相互限位,提高了两个板体在安装连接时的稳定性以及浇注混凝土后的强度;
[0024]2.通过在一组连接杆间设置多个抵紧杆,并在抵紧杆两端分别连接倾斜交错的弯杆,方便了通过抵紧杆和弯杆将连接杆和连接圈抵紧,并通过弯杆的弯折将连接杆和连接圈围设并固定,方便了连接杆和连接圈的限位,加强了两个板体相连后的稳定性和强度;
[0025]3.通过在相邻的上下两个板体的吊装筒内置入插接柱,并在插接柱外壁连接限位片,加强了两个板体间连接的稳定性,方便了插接柱对两个板体的支撑和限位,以及维持插接柱和吊装筒间的混凝土凝固时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吊装筒的剖视图。
[0028]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板体;2、钢筋;21、连接圈;3、连接杆;4、抵紧杆;41、弯杆;5、吊装筒;51、加强杆;6、插接柱;61、限位孔;62、限位杆;63、限位片;7、支撑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参照图1和图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包括板体1,板体1由横纵交错捆扎的若干钢筋2以及浇注于若干钢筋2上的混凝土构成,若干钢筋2的两端露出于板体1四个侧边,并在板体1四个侧边弯折成矩形的连接圈21。当两个板体1相拼接时,两个板体1相靠近的两个侧边的连接圈21在同一直线上相互交叠,且相互交
叠的若干连接圈21内穿设有四根连接杆3,方便了两个板体1拼接时的限位,加强了两个板体1浇注固定后的强度。
[0032]参照图1和图3,若干相互交叠的连接圈21内共同穿设的四根连接杆3中,两根为一组,每组连接杆3间设有多根抵紧杆4,每根抵紧杆4两端均连接有弯杆41,方便了多个抵紧杆4将一组连接杆3与连接圈21抵紧,且同一抵紧杆4上的两个弯杆41交错设置,方便了抵紧杆4和弯杆41将连接杆3与连接圈21抵紧后,将弯杆41弯折交叉,将连接杆3和连接圈21捆扎,提高了连接杆3、连接圈21与弯杆41间的相互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两个板体1浇注后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
[0033]参照图1和图2,板体1上下两个侧边内均埋设有多个吊装筒5,吊装筒5内壁设有螺纹,吊装筒5的开口朝向板体1外,方便了多个吊装筒5和多个与吊装筒5螺纹配合的吊装机构螺纹连接,并通过吊装机构将板体1吊起,方便了板体1的移动和安装,将板体1吊装至已固定的板体1上方。吊装筒5埋设于板体1内的端面上连接有加强杆51,提高了吊装筒5在板体1内埋设的稳定性,防止吊装筒5在吊装时因板体1的重力而与板体1脱离,导致板体1吊装失败。
[0034]参照图1和图2,吊装在吊装机构上的板体1与下方已固定的板体1相互配合,且吊装的板体1和已固定的板体1上相应的吊装筒5内共同设置有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内固定有横向及竖向的若干钢筋(2),若干所述钢筋(2)端部均弯折并形成连接圈(21),所述板体(1)同一侧的若干连接圈(21)内共同穿设有多根连接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相对的两侧边内埋设有用于与吊装机构连接并吊装所述板体(1)的吊装筒(5),所述吊装筒(5)内设有插接柱(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筒(5)埋设于所述板体(1)内的一端面连接有加强杆(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6)上沿直径方向开设有限位孔(61),若干平行设置的所述插接柱(6)上的限位孔(61)内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冉卢方阔卢方清丁界方结水王惠琴徐晶陆凯鸣陆振一卢淼黄妍敏钱盈月孙玉杰戈国良李正言范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阔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