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磨钻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49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磨钻刀具,包括外刀组件和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刀组件内的内刀组件,所述外刀组件包括外管组件和外管支撑件,所述内刀组件包括内管组件,所述内刀组件还包括内管支撑组件,所述内管支撑组件套在所述内管组件上,并随内管组件同步转动,其中,所述内管支撑组件和所述外管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内管组件沿轴向串动的轴向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用磨钻刀具,能够防止内管组件沿轴向方向发生相对窜动,提高刀具在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过程中的稳定性。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磨钻刀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医用磨钻刀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医用磨钻刀具包括内刀组件和外刀组件,其中外刀组件固定,内刀组件旋转,磨头随内刀组件旋转;内刀组件旋转部分与外刀组件接触摩擦导致发热、金属粘接等现象,现有医用磨钻刀具中,多使用耐高温材料制成摩擦垫圈安装在内刀组件上,达到将内刀组件和外刀组件隔离开的效果,但无法达到轴向限位作用,运行过程中内刀组件会产生轴向窜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医用磨钻刀具,以避免内刀组件产生轴向窜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及与上述问题相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医用磨钻刀具,包括外刀组件和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刀组件内的内刀组件,所述外刀组件包括外管组件和外管支撑件,所述内刀组件包括内管组件,所述内刀组件还包括内管支撑组件,所述内管支撑组件套在所述内管组件上,并随内管组件同步转动,其中,所述内管支撑组件和所述外管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内管组件沿轴向串动的轴向定位结构。
[0006]可选的,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与所述外管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轴向定位结构的轴承,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与所述内管组件之间的支撑位置处于所述外管支撑件与所述外管组件之间支撑位置的后方,所述轴承与所述外管支撑件之间的轴向位置相对固定,且所述轴承与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之间的轴向位置相对固定。
[0007]可选的,所述外管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孔配合的轴颈,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轴承配合装入的轴承孔;
[0008]其中,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孔之间过盈配合,所述外管支撑件上设置有轴向定位所述轴承的一端的轴肩,所述轴颈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轴承的另一端的轴向定位件。
[0009]可选的,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孔配合的轴颈,所述外管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轴承配合装入的轴承孔;
[0010]其中,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孔之间过盈配合,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轴向定位所述轴承的一端的轴肩,所述轴颈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轴承的另一端的轴向定位件。
[0011]可选的,所述内管支撑组件包括内刀支撑套和设置在所述内刀支撑套前端的过渡套,所述内刀支撑套一体套在所述内管组件外,并随内管组件回转,所述轴颈和所述轴肩均形成于所述过渡套上,
[0012]其中,所述过渡套和所述内刀支撑套分体设置,且所述过渡套和所述内刀支撑套
之间设置有传扭结构,或所述过渡套与所述内刀支撑套一体形成。
[0013]可选的,所述传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套的后端的传扭凸起和设置在所述内刀支撑套的前端的传扭凹槽,所述传扭凸起配合嵌入所述传扭凹槽内;
[0014]或
[0015]所述传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套的后端的传扭凹槽和设置在所述内刀支撑套的前端的传扭凸起,所述传扭凸起配合嵌入所述传扭凹槽内。
[0016]可选的,所述内管支撑组件包括内刀支撑套和弹性胀紧套,所述内刀支撑套与内管组件之间具有胀紧空间,所述弹性胀紧套可拆卸的胀紧在所述胀紧空间内。
[0017]可选的,所述内刀支撑套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内刀组件同轴的胀紧孔,所述胀紧孔贯穿所述内刀支撑套的后端,所述胀紧孔的前端形成供所述弹性胀紧套的一端抵靠的台阶面。
[0018]可选的,所述胀紧孔具有锥度,所述胀紧孔直径由前至后依次变大,所述弹性胀紧套在自由状态下的外轮廓呈圆柱状;
[0019]所述胀紧孔具有锥度,所述胀紧孔直径由前至后依次变大,所述弹性胀紧套在自由状态下的外轮廓也具有锥度,所述弹性胀紧套的外径由前至后依次变大;
[0020]所述胀紧孔为圆柱孔,所述弹性胀紧套在自由状态下的外轮廓具有锥度,所述弹性胀紧套的外径由前至后依次变大。
[0021]可选的,所述医用磨钻刀具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内刀支撑套的尾部设置有密封面,所述胀紧孔开设在所述密封面上,所述密封套套在所述内管组件上,且所述密封套的前端面与所述密封面相贴,使所述密封套封堵所述胀紧空间。
[0022]可选的,所述轴承为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
[0023]可选的,所述轴向定位件为锁紧螺母或挡圈。
[0024]本技术的医用磨钻刀具,通过增设置定位内管组件的内管支撑组件,并在内管支撑组件与外管支撑件之间设置轴向定位结构,能够防止内管组件沿轴向方向发生相对窜动,提高刀具在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的避免了因内刀组件高速旋转与外刀组件摩擦发热现象。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医用磨钻刀具的一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Ⅰ处放大视图;
[0027]图3为图2中内刀组件的爆炸视图;
[0028]图4为图2中外管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2中内管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3中过渡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32]图8显示图3中内刀支撑套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技术的医用磨钻刀具的另一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0034]零件标号说明:
[0035]磨头100;
[0036]外刀组件200、外管组件210、外管支撑件220、轴承孔221;
[0037]内刀组件300、内管组件310、内管支撑组件320、轴颈320a、轴肩320b、内刀支撑套321、传扭凹槽321a、密封面321b、胀紧孔321c、台阶面321d、过渡套322、传扭凸起322a、弹性胀紧套323、密封套324;
[0038]轴承400、轴向定位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0]下述各实施例中,方位限定词“前”、“后”是相对概念,“前”指代远离手柄的方向,“后”知道靠近手柄的方向。
[0041]结合参见图1至图9,本技术的医用磨钻刀具,包括外刀组件200和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刀组件200内的内刀组件300,外刀组件200包括外管组件210和外管支撑件220,内刀组件300包括内管组件310和内管支撑组件320,内管支撑组件320套在内管组件310上,并随内管组件310同步转动,内管支撑组件320和外管支撑件220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内管组件310沿轴向串动的轴向定位结构。
[0042]本技术的医用磨钻刀具,通过增设置定位内管组件310的内管支撑组件320,并在内管支撑组件320与外管支撑件220之间设置轴向定位结构,能够防止内管组件310沿轴向方向发生相对窜动,提高刀具在手术过程中磨头100的稳定性。
[0043]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内管组件可以只有单个管件,也可以是内管与其他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磨钻刀具,包括外刀组件和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刀组件内的内刀组件,所述外刀组件包括外管组件和外管支撑件,所述内刀组件包括内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组件还包括内管支撑组件,所述内管支撑组件套在所述内管组件上,并随内管组件同步转动,其中,所述内管支撑组件和所述外管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内管组件沿轴向串动的轴向定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磨钻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与所述外管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轴向定位结构的轴承,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与所述内管组件之间的支撑位置处于所述外管支撑件与所述外管组件之间支撑位置的后方,所述轴承与所述外管支撑件之间的轴向位置相对固定,且所述轴承与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之间的轴向位置相对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磨钻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孔配合的轴颈,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轴承配合装入的轴承孔;其中,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孔之间过盈配合,所述外管支撑件上设置有轴向定位所述轴承的一端的轴肩,所述轴颈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轴承的另一端的轴向定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磨钻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孔配合的轴颈,所述外管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轴承配合装入的轴承孔;其中,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孔之间过盈配合,所述内管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轴向定位所述轴承的一端的轴肩,所述轴颈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轴承的另一端的轴向定位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磨钻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支撑组件包括内刀支撑套和设置在所述内刀支撑套前端的过渡套,所述内刀支撑套一体套在所述内管组件外,并随内管组件回转,所述轴颈和所述轴肩均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程圣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