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疗器械转移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29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9
一种临床医疗器械转移工具,包括操控单元、接触单元、抽风单元。操控单元包括手柄、连接杆;接触单元设于操控单元一端,接触单元包括设于连接杆一端的接触盒,接触盒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风道,风道设有密封环、导风筒、导风口,导风筒底端面开设有若干扇形管,扇形管为弹性软管,风道内壁下端设有穿设于密封环的硅胶杆,硅胶杆上端外周侧设有连接环,连接环设有连接管,硅胶杆下端外周侧开设有若干转风口,硅胶杆底端开设有吸风口;抽风单元设于接触单元上端,抽风单元包括直线风机,直线风机底端设有转接管。该装置可使操作人员在距离器械较远处转移临床医疗器械,且能对各种不同形状的器械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疗器械转移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医疗器械转移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临床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临床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
[0003]临床医疗器械在使用过后需要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器械从手术室转移到清洗消毒设备室,而临床医疗器械中有较多的锋利器械,人员即使佩戴外科手套仍然可能因为器械刺穿或割穿手套受伤,且使用过的临床医疗器械上带有一些有害物质,会对人员身体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医疗器械转移工具,可使操作人员在距离器械较远处转移临床医疗器械,且能对各种不同形状的器械使用。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0006]一种临床医疗器械转移工具,包括:
[0007]操控单元,操控单元包括手柄,手柄一端设有连接杆;
[0008]接触单元,设于操控单元一端,接触单元包括设于连接杆一端的接触盒,接触盒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风道,风道内壁底端设有密封环,风道内壁上端设有导风筒,导风筒上端开设有与风道匹配的导风口,导风筒底端面开设有若干扇形管,扇形管为弹性软管,风道内壁下端设有穿设于密封环的硅胶杆,硅胶杆上端外周侧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上端面设有若干与扇形管匹配连接的连接管,连接管贯穿设于连接环上、下端面,硅胶杆下端外周侧开设有若干转风口,硅胶杆底端开设有吸风口;
[0009]抽风单元,设于接触单元上端,抽风单元包括设于接触盒上端预定距离的直线风机,直线风机底端设有转接管,转接管上端与直线风机抽风口匹配,转接管下端与接触盒上端面匹配。
[0010]进一步,手柄外周侧阵列有多个防滑槽,手柄外周侧一端设有开关。
[0011]进一步,直线风机一端设有控制器,直线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开关电连接。
[0012]进一步,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0013]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在工作时可对应不同形状的临床医疗器械,在硅胶杆没有被推动的风道内,连接管底端贴紧密封环,空气不会被抽动;在硅胶杆被推动的风道内,空气从吸风口进入转风口外侧,再经过连接管流动到扇形管,通过导风筒,进入转接管从直线风机抽出,对临床医
疗器械每个部分形成吸力,将其固定在接触盒底部,这样能将所有吸力集中在器械对应的位置,不在没有器械的位置浪费吸力,节省能源。
[0015]2、通过开关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到直线风机,产生吸力,无需接触临床医疗器械,避免因为器械刺穿或割穿手套受伤,且避免使用过的临床医疗器械上带有一些有害物质,对人员身体造成损害。
[0016]3、该装置能让操作人员在距离器械较远处转移临床医疗器械,且能对各种不同形状的器械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立体图。
[0018]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接触盒立体图。
[0019]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接触盒底部立体图。
[0020]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风道内部剖面立体图。
[0021]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风道内部剖面底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0023]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临床医疗器械转移工具,包括操控单元1、接触单元2、抽风单元3。
[0024]操控单元1包括手柄11,手柄11外周侧阵列有多个防滑槽,手柄11外周侧一端设有开关111,手柄11一端设有连接杆12。
[0025]接触单元2设于操控单元1一端,接触单元2包括设于连接杆12一端的接触盒21,接触盒21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风道22,风道22内壁底端设有密封环211,风道22内壁上端设有导风筒23,导风筒23上端开设有与风道22匹配的导风口231,导风筒23底端面开设有若干扇形管232,扇形管232为弹性软管,风道22内壁下端设有穿设于密封环211的硅胶杆24,硅胶杆24上端外周侧设有连接环241,连接环241上端面设有若干与扇形管232匹配连接的连接管2411,连接管2411贯穿设于连接环241上、下端面,硅胶杆24下端外周侧开设有若干转风口242,硅胶杆24底端开设有吸风口243。
[0026]抽风单元3设于接触单元2上端,抽风单元3包括设于接触盒21上端预定距离的直线风机31,直线风机31一端设有控制器32,控制器32为PLC控制器,直线风机31底端设有转接管33,转接管33上端与直线风机31抽风口匹配,转接管33下端与接触盒21上端面匹配,直线风机31与控制器32电连接,控制器32与开关111电连接。
[0027]工作方式:
[0028]手持该设备的手柄11,在需要转移的临床医疗器械上往下压,该器械对应位置的所有硅胶杆24被向上推,与连接管2411连接的扇形管232被压缩到顶部,转风口242的高度高于密封环211上端面,吸风口243与密封环211底端面对齐或略低于密封环211。
[0029]按下开关111,发送信号到控制器32,控制器32发送控制信号到直线风机31,直线风机31启动,向上抽空气,在硅胶杆24没有被推动的风道22内,连接管2411底端贴紧密封环211,空气不会被抽动;在硅胶杆24被推动的风道22内,空气从吸风口243进入转风口242外侧,再经过连接管2411流动到扇形管232,通过导风筒23,进入转接管33从直线风机31抽出,对临床医疗器械每个部分形成吸力,将其固定在接触盒21底部。
[0030]转移器械后,再按下开关111,发送信号到控制器32,控制器32发送控制信号到直线风机31,直线风机31关闭,放下器械。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疗器械转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单元(1),操控单元(1)包括手柄(11),手柄(11)一端设有连接杆(12);接触单元(2),设于操控单元(1)一端,接触单元(2)包括设于连接杆(12)一端的接触盒(21),接触盒(21)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风道(22),风道(22)内壁底端设有密封环(211),风道(22)内壁上端设有导风筒(23),导风筒(23)上端开设有与风道(22)匹配的导风口(231),导风筒(23)底端面开设有若干扇形管(232),扇形管(232)为弹性软管,风道(22)内壁下端设有穿设于密封环(211)的硅胶杆(24),硅胶杆(24)上端外周侧设有连接环(241),连接环(241)上端面设有若干与扇形管(232)匹配连接的连接管(2411),连接管(2411)贯穿设于连接环(241)上、下端面,硅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凯蔡雯刘鑫鑫木巴来克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