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28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包括饮料瓶瓶体、茶水、氢气生成组件以及饮料瓶上盖,所述氢气生成组件设置于饮料瓶瓶体顶部的瓶口处,所述茶水填充在饮料瓶瓶体内部,所述氢气生成组件包括有内瓶塞和富氢颗粒,所述内瓶塞安装固定在饮料瓶瓶体的瓶口处,且富氢颗粒设置于内瓶塞内部,所述内瓶塞包括有下压活动结构、内瓶塞壳体以及密封薄膜,所述下压活动结构设置于内瓶塞顶部,所述内瓶塞壳体内还安装有用于存放富氢颗粒的内胆胶囊,所述密封薄膜安装固定于内瓶塞壳体底部,所述内胆胶囊的侧壁上设有过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功能实用,方便用户饮用。方便用户饮用。方便用户饮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茶饮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

技术介绍

[0002]茶饮料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富氢茶水,指含有氢气的的茶水,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富氢茶水长期饮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比如改善高血压、改善糖尿病症状、解酒护肝、抑制记忆力衰退等等。由于氢气非常难溶于水,这就意味着富氢茶水不能像碳酸饮料一样预先把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中,富氢功能饮料必须“新鲜制作”。
[0003]现有的茶饮料主要由茶水、饮料瓶上盖,饮料瓶瓶体构成,缺少氢气生成结构,不能做到“新鲜制作”。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包括饮料瓶瓶体、茶水、氢气生成组件以及饮料瓶上盖,所述氢气生成组件设置于饮料瓶瓶体顶部的瓶口处,所述茶水填充在饮料瓶瓶体内部,所述氢气生成组件包括有内瓶塞和富氢颗粒,所述内瓶塞安装固定在饮料瓶瓶体的瓶口处,且富氢颗粒设置于内瓶塞内部,所述内瓶塞包括有下压活动结构、内瓶塞壳体以及密封薄膜,所述下压活动结构设置于内瓶塞顶部,所述内瓶塞壳体内还安装有用于存放富氢颗粒的内胆胶囊,所述密封薄膜安装固定于内瓶塞壳体底部,所述内胆胶囊的侧壁上设有过孔结构。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胆胶囊内还可以混合装入富氢颗粒和VC泡腾片颗粒,所述饮料瓶瓶体内填充的茶水变更为饮用水。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富氢颗粒采用托玛琳电气石、麦饭石等天然矿石和镁合金和锌合金等合金元素混合压膜成型,再经低温烘焙而成。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饮料瓶上盖旋转安装在饮料瓶瓶体顶部瓶口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内瓶塞壳体底部安装的密封薄膜即可有效将内胆胶囊内装有的富氢颗粒与茶水进行隔离,防止富氢颗粒和茶水在使用前发生反应;通过内胆胶囊侧壁上设有的过孔结构即可实现内胆胶囊内与外部连通;通过下压活动结构即可实
现将内胆胶囊从内瓶塞内顶出;在使用时,通过向下按压安装在内瓶塞顶部的下压活动结构即可将装有富氢颗粒的内胆胶囊突破密封薄膜推进饮料瓶瓶体的下部,此时内胆胶囊内的富氢颗粒通过过孔结构即可与茶水发生反应,从而不断生成氢气,形成具有富氢功能的茶饮料,通过氢气生成组件即可实现富氢功能的茶饮料的实时制作,有效提高茶饮料的饮用质量。
[0012]综上所述,该技术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操作方便,通过采用氢气生成组件即可实现富氢功能饮料的实时制作,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内瓶塞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内瓶塞包含富氢颗粒和VC泡腾片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饮料瓶瓶体,2

茶水,3

氢气生成组件,4

饮料瓶上盖,5

下压活动结构,6

内瓶塞,7

内胆胶囊,8

富氢颗粒,9

内瓶塞壳体,10

密封薄膜,11

VC泡腾片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包括饮料瓶瓶体1、茶水2、氢气生成组件3以及饮料瓶上盖4,所述氢气生成组件3设置于饮料瓶瓶体1顶部的瓶口处,所述茶水2填充在饮料瓶瓶体1内部,所述氢气生成组件3包括有内瓶塞6和富氢颗粒8,所述内瓶塞6安装固定在饮料瓶瓶体1的瓶口处,且富氢颗粒8设置于内瓶塞6内部,所述内瓶塞6包括有下压活动结构5、内瓶塞壳体9以及密封薄膜10,所述下压活动结构5设置于内瓶塞6顶部,所述内瓶塞壳体9内还安装有用于存放富氢颗粒8的内胆胶囊7,所述密封薄膜10安装固定于内瓶塞壳体9底部,所述内胆胶囊7的侧壁上设有过孔结构。
[002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内瓶塞壳体9底部安装的密封薄膜10即可有效将内胆胶囊7内装有的富氢颗粒8与茶水2进行隔离,防止富氢颗粒8和茶水2在使用前发生反应;通过内胆胶囊7侧壁上设有的过孔结构即可实现内胆胶囊7内与外部连通;通过下压活动结构5即可实现将内胆胶囊7从内瓶塞6内顶出;在使用时,通过向下按压安装在内瓶塞6顶部的下压活动结构5即可将装有富氢颗粒8的内胆胶囊7突破密封薄膜10推进饮料瓶瓶体1的下部,此时内胆胶囊7内的富氢颗粒8通过过孔结构即可与茶水2发生反应,从而不断生成氢气,形成具有富氢功能的茶饮料,通过氢气生成组件3即可实现富氢功能的茶饮料的实时制作,有效提高茶饮料的饮用质量。
[0021]实施例2
[0022]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胶囊7内还可以混合装入富氢颗粒8和VC泡腾片颗粒11,
所述饮料瓶瓶体1内填充的茶水2变更为饮用水,通过内瓶塞壳体9底部安装的密封薄膜10即可将内胆胶囊7与饮料瓶瓶体1内填充的饮用水隔离,使用时,通过向下按压下压活动结构5即可将装有富氢颗粒8和VC泡腾片颗粒11的内胆胶囊7突破密封薄膜10推进饮料瓶瓶体1下部,通过内胆胶囊7上开设的过孔结构即可实现富氢颗粒8和VC泡腾片颗粒11与饮用水同时发生反应,不断产生氢气和VC,形成富氢功能的VC饮料,方便用户饮用。
[0024]所述富氢颗粒8采用托玛琳电气石、麦饭石等天然矿石和镁合金和锌合金等合金元素混合压膜成型,再经低温烘焙而成,通过富氢颗粒8内含有的合金元素即可对水进行天然微电解产生OH

和H
+
,氢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后形成氢气。
[0025]所述饮料瓶上盖4旋转安装在饮料瓶瓶体1顶部瓶口处,通过饮料瓶上盖4即可有效对氢气生成组件3和茶水2进行密封保护。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富氢功能的茶容器,包括饮料瓶瓶体(1)、氢气生成组件(3)以及饮料瓶上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生成组件(3)设置于饮料瓶瓶体(1)顶部的瓶口处;所述氢气生成组件(3)包括有内瓶塞(6)和富氢颗粒(8),所述内瓶塞(6)安装固定在饮料瓶瓶体(1)的瓶口处,且富氢颗粒(8)设置于内瓶塞(6)内部,所述内瓶塞(6)包括有下压活动结构(5)、内瓶塞壳体(9)以及密封薄膜(10),所述下压活动结构(5)设置于内瓶塞(6)顶部,所述内瓶塞壳体(9)内还安装有用于存放富氢颗粒(8)的内胆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青娇陈怡冰陈奕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许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