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置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13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泪道置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位于上部的筒状段以及位于下部的缺口段,所述缺口段在周向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向下延伸至所述管体的底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泪道置管,由于在管体的下部设置有缺口段,并且缺口段的缺口向下延伸至管体底端,因此管体的筒状段能够在周向上完整地支撑泪道内壁,缺口段则能够在泪道内壁的一侧进行支撑,另一侧的缺口有利于泪液或其他液体通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通孔进行导通液体的结构而言,不会在泪道内壁形成肉芽,并且液体导通效果更好,所述缺口可以通过切屑完成,也便于加工。也便于加工。也便于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泪道置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泪道置管,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的眼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病人不自主流泪,遇风冷等刺激时加重,泪道冲洗时液体从原路返回而溢出眼外。泪道是泪液排出的途径,泪液从泪腺分泌出来后,除了少量蒸发外,大部分经过泪道排出。正常情况下人在睁眼时,泪液被吸入泪小管和泪囊中;而在闭眼时,泪液经过鼻泪管排入鼻腔。但如果泪道阻塞,就会产生泪水长流的症状。泪道一旦阻塞,单纯眼药和探通效果都不理想,且反复冲洗会损伤泪道,使阻塞进一步加重。临床常采用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或泪囊炎的泪道阻塞等,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926787U所公开的一种眼科泪道支撑管,这种现有的泪道置管通过倒刺进行定位,并且在管体下部设置若干通孔,通孔一方面用于泪液或其他液体的流通,另一方面下牵引绳穿过通孔系在泪道置管上。由于泪道置管需要在患者泪道内留置较长时间,同时泪道内壁会挤压管体,因此长时间后会形成肉芽进入通孔内,不便于泪道置管的取出,也会给患者造成较多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设置通孔,从而避免泪道内壁向通孔生长肉芽的新型泪道置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泪道置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位于上部的筒状段以及位于下部的缺口段,所述缺口段在周向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向下延伸至所述管体的底端。
[0005]所述筒状段具有与所述缺口相邻的下边缘,所述下边缘倾斜设置从而形成楔形的过渡面。
[0006]在所述管体的上部设置有定位部。
[0007]所述定位部为球形。
[0008]在所述缺口段上固定有下牵引绳。
[0009]所述下牵引绳系在所述缺口段上。
[0010]在所述管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牵引绳。
[0011]所述上牵引绳穿过牵引绳固定孔固定于管体上。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泪道置管,由于在管体的下部设置有缺口段,并且缺口段的缺口向下延伸至管体底端,因此管体的筒状段能够在周向上完整地支撑泪道内壁,缺口段则能够在泪道内壁的一侧进行支撑,另一侧的缺口有利于泪液或其他液体通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通孔进行导通液体的结构而言,不会在泪道内壁形成肉芽,并且液体导通效果更好,所述缺口可以通过切屑完成,也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管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泪道置管,包括管体1,在所述管体1上部有定位部10,所述定位部10为球形。
[0017]所述管体1包括筒状段11以及缺口段12,所述缺口段12位于下方,筒状段11连接于缺口段12上方。所述缺口段12在周向上设置有缺口12a,所述缺口12a向下延伸至所述管体1的底端。
[0018]由于在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缺口段12,并且缺口段12的缺口12a向下延伸至管体1底端,因此管体1的筒状段11能够在周向上完整地支撑泪道内壁,缺口段12则能够在泪道内壁的一侧进行支撑,另一侧的缺口12a有利于泪液或其他液体通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通孔进行导通液体的结构而言,不会在泪道内壁形成肉芽,并且液体导通效果更好,所述缺口12a可以通过切屑完成,也便于加工。
[0019]所述筒状段11具有与所述缺口12a相邻的下边缘,所述下边缘倾斜设置从而形成楔形的过渡面11a。当通过下牵引绳向下牵引管体1时,楔形的过渡面11a能够便于管体1的移动,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牵引绳2固定在所述缺口段12上,具体而言,所述下牵引绳2系在所述缺口段12上。由于管体1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因此下牵引绳2系在缺口段12上时能够使缺口段12的系绳部位变形,从而避免下牵引绳2轻易脱落,同时也不会对药液的导通造成任何影响。
[0021]在所述管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牵引绳3,所述上牵引绳3可以穿过设置在管体1上的牵引绳固定孔固定于管体1上。
[002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泪道置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位于上部的筒状段以及位于下部的缺口段,所述缺口段在周向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向下延伸至所述管体的底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道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段具有与所述缺口相邻的下边缘,所述下边缘倾斜设置从而形成楔形的过渡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道置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的上部设置有定位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泪道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搏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