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80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由以下重量比的成分冶炼而成:C:0.05~0.08%,Si:0.30~0.50%,Mn:1.25~1.35%,P:0.0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耐候钢因其具有全设计寿命周期的成本较低、维护简单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得到了其在桥梁设计建设的广泛应用。其中屈强比为衡量钢结构桥梁构建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若屈强比过高的钢材在受力发生屈服后容易断裂,而低屈强比的钢材能在受力发生屈服后拥有较大的应变强化,得到更高的抗拉强度。然而,随着其强度的增加,屈强比会越发难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其拥有高强度的同时保持低屈强比,并提高其冲击韧性和塑性。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由以下重量比的成分冶炼而成:C:0.05~0.08%,Si:0.30~0.50%,Mn:1.25~1.35%, P:0.010

0.014%,S≤0.003%,Nb:0.020~0.030%,Ti:0.010~0.020%,V:0.040~ 0.050%,Cu:0.25~0.40%,Ni:0.25~0.35%,Cr:0.45~0.55%,Mo:0.03~0.08%, Alt:0.020~0.040%,余量为Fe和杂质。
[0005]各金属组分及含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如下:
[0006]Cu:0.25%~0.40%,铜在钢材起到固溶强化作用,适量的铜能在不影响钢材韧性的同时,提高钢材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0007]Cr:0.45%~0.55%,铬可以提高钢材的屈服强度,却会对其屈强比造成负面影响;同时,铬元素储量较低,故本专利下调了铬的含量,转为其他金属代替。
[0008]Mo:0.03%~0.08%,作为固溶强化金属,钼可以大幅度提高钢材的淬透性和热硬性,从而显著降低回火脆性。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轧制工艺提升钢板强度,降低了钢板中钼的含量,从而降低生产485MPa级耐候桥梁钢生产成本。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为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铁素体复合组成,由粒状贝氏体加上少量铁素体组成的金相组织细小均匀,有利于钢板拥有良好的塑韧性,且能在保持强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屈强比。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钢板的生产工艺包括冶炼、连铸、加热、轧制、及回火,其特征在于,其轧制工艺采用两阶段轧制,其粗轧温度为950~1150℃,精轧开轧温度为850~900℃,精轧终轧温度为800~850℃;热轧后钢板进行层流冷却,冷却速率为5~20℃/s。其中较小的冷却速率能使钢板中得到更多韧性组织,可提高钢板的冲击韧性和塑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铸工艺采用动态轻压下的浇注工艺,其在动态轻压下的连续浇注能够改善铸坯的内部质量,降低铸坯中心的宏观与微观偏析的级别。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冶炼工艺包括LF精炼工艺和RH真空处理工艺。LF精炼用以深度控制钢铁中的杂物,避免因大型夹杂物对钢板韧性造成负面影响;RH真空工艺用以提高钢水的纯净度,保证钢水的质量,为后续改善铸坯内部质量打下基础。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工艺的铸坯加热温度为1160~1200℃,在炉中加热235~350min。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回火工艺的温度为500~550℃。回火时间为50~150min。
[0015]有益效果:1、改进钢板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钢板屈服强度为500~600MPa,其屈强比≤0.85,板厚四分之一处

23℃冲击功≥240J,延伸率≥20%,T
NDT
无塑性转变温度为

50℃,钢板最大厚度可达到80mm。2、节省钢板成本:本专利技术将微调钢板成分与轧制方法结合,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减少贵金属使用,节省生产时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的钢板的组织形貌图;
[0017]图2为实施例2的钢板的组织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的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厚度为16mm,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5%, Si:0.50%,Mn:1.29%,P:0.010%,S:0.0014%,Alt:0.040%,Nb:0.030,V:0.040%,Ti:0.020%, Ni:0.25%,Cr:0.45%,Mo:0.02%,Cu: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1]首先,转炉吹炼后,钢材经LF精炼调节合金成分及RH真空处理提高钢水纯净度,后使用动态轻压下技术进行连续浇注;将260mm厚铸坯加热至1200℃,加热283min 后出炉出炉温度为1200度;出炉后钢材进入控轧控冷阶段,将轧制分为粗轧和精轧,粗轧温度为1091℃,精轧开轧温度为890℃,精轧终轧温度为852℃,轧后进行层流冷却,其冷却返红温度为538℃,冷却速率20℃/s。
[0022]采用此成分和工艺制得的钢板性能见表1至表3。
[0023]实施例2
[0024]本实施例的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厚度为32mm,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7%, Si:0.38%,Mn:1.30%,P:0.012%,S:0.0010%,Alt:0.036%,Nb:0.025,V:0.047%,Ti:0.014%, Ni:0.32%,Cr:0.50%,Mo:0.05%,Cu:0.28%,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5]首先,转炉吹炼后,钢材经LF精炼调节合金成分及RH真空处理提高钢水纯净度,后使用动态轻压下技术进行连续浇注;将260mm厚铸坯加热至1169℃,加热281min 后出炉;出炉后钢材进入控轧控冷阶段,将轧制分为粗轧和精轧,粗轧温度为1166℃,精轧开轧温度为860℃,精轧终轧温度为819℃,轧后进行层流冷却,其冷却温度为 547℃,冷却速率12.6℃/s。
[0026]采用此成分和工艺制得的钢板性能见表1至表3,其显微组织形貌图如图1所示。
[0027]实施例3:
[0028]本实施例的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厚度为32mm,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6%, Si:0.45%,Mn:1.28%,P:0.012%,S:0.0012%,Alt:0.038%,Nb:0.030%,V:0.045%,Ti:0.012%, Ni:0.29%,Cr:0.48%,Mo:0.06%,Cu:0.3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9]首先,转炉吹炼后,钢材经LF精炼调节合金成分及RH真空处理提高钢水纯净度,后使用动态轻压下技术进行连续浇注;将260mm厚铸坯加热至1168℃,加热279min 后出炉;出炉后钢材进入控轧控冷阶段,将轧制分为粗轧和精轧,粗轧温度为1119℃,精轧开轧温度为858℃,精轧终轧温度为809℃,轧后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由以下重量比的成分冶炼而成:C:0.05~0.08%,Si:0.30~0.50%,Mn:1.25~1.35%,P:0.010

0.014%,S≤0.003%,Nb:0.020~0.030%,Ti:0.010~0.020%,V:0.040~0.050%,Cu:0.25~0.40%,Ni:0.25~0.35%,Cr:0.45~0.55%,Mo:0.03~0.08%,Alt:0.020~0.040%,余量为Fe和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粒状贝氏体和铁素体组织组成。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钼型耐候桥梁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春霞王军崔强陈林恒尹雨群刘涛秦玉荣孟令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