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机剪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79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绣花机剪线方法,应用于绣花机控制端,方法包括:停车剪线前,在主轴第一预定角度控制动刀由起始位置开始打开移动,到达第二预定角度,动刀到达最外位置并开始快速回刀,到达第三预定角度,动刀开始慢速继续回刀,到达第四预定角度,动刀回到起始位置并停止;其中,在第三预定角度和第四预定角度之间设定有第五预定角度,在第五角度时动刀和定刀配合剪断绣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快速和慢速回刀相结合,动刀运行连贯,剪线时噪音比较低。剪线时噪音比较低。剪线时噪音比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绣花机剪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绣花机
,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绣花机剪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绣花机又称为刺绣机,为近代先进的刺绣机械,它能使传统的手工绣花得到高速度、高效率的实现,并且还能实现手工绣花无法达到的"多层次、多功能、统一性和完美性"的要求。它是一种体现多种高新科技的机电产品。目前对于刺绣机行业,绣品完成一个图形单元,开始刺绣另外一个图形单元时,需要对布面下方的面线和底线进行剪线处理。北京兴大豪科技公司张志军公开了《单头刺绣机勾线、剪线、扣线以及换色功能的硬件实现》,但并未详细说明剪线方法。
[0003]目前市场上一种剪线方式,中国专利技术申请CN202110174874.9公开了一种刺绣机剪线方法,是回刀到一定角度后动刀停止,等待主轴运行到一定角度后,再次启动动刀继续运行,直到到达最大位置,这种剪线方式动刀出现明显停止动作,会增加剪线时噪音,机械运行连贯性不强,容易导致零件磨损加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绣花机剪线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绣花机剪线方法,应用于绣花机控制端,方法包括:停车剪线前,在主轴第一预定角度控制动刀由起始位置开始打开移动,到达第二预定角度,动刀到达最外位置并开始快速回刀,到达第三预定角度,动刀开始慢速继续回刀,到达第四预定角度,动刀回到起始位置并停止;其中,在第三预定角度和第四预定角度之间设定有第五预定角度,在第五预定角度时动刀和定刀配合剪断绣线。
[0006]进一步,在主轴第五预定角度之前,控制绣框框架移动预定距离并返回。
[0007]进一步,在主轴第一、第二预定角度之间的第六预定角度控制扣线叉开始扣线,在第四、五预定角度之间的第七预定角度结束扣线。
[0008]进一步,在主轴第二预定角度之前的第八预定角度时控制钩刀开始伸出,到第二预定角度
±
20
°
时钩刀到达极限位置开始回退,在到达第五预定角度之前的第九预定角度钩刀停顿,在到达第五预定角度
±
10
°
时钩刀继续回退直到到达起始位置。
[0009]进一步,所述主轴第一预定角度在主轴转动停车时的倒数第三圈,第二预定角度在主轴转动停车时的倒数第二圈,第五预定角度在主轴转动停车时的倒数第一圈,针杆在倒数第三圈、第二圈落下绣作,在倒数第一圈针杆不落下。
[0010]进一步,第二预定角度和第八预定角度差值小于等于100
°

[0011]进一步,所述主轴第八预定角度在主轴转动停车时的倒数第二圈,第八预定角度在第六和第二预定角度之间,所述主轴第九预定角度在主轴转动停车时的倒数第一圈。
[0012]进一步,绣花机开始启动绣作时,控制不多于4针的针杆正常落下绣作;然后主轴连续转动两到四圈但针杆不落下,同时,控制动刀由起始位置开始打开移动,动刀到达最外
位置并开始回刀到达起始位置并停止;然后针杆落下继续绣作。
[0013]进一步,第三预定角度和第四预定角度差值小于等于80
°

[0014]进一步,停车剪线前,在主轴停车时的倒数第三圈的20
±
10
°
动刀由起始位置开始打开,主轴停车时的倒数第二圈340
±
10
°
,动刀到达最外位置并开始快速回刀,主轴停车时的倒数第一圈20
±
10
°
,动刀开始慢速继续回刀,主轴停车时的倒数第一圈80
±
10
°
,动刀回到起始位置并停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剪线一直绣花机运行中的一个不稳定点,特别是现在绣花机头数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要求剪线速度和起针速度也越来越快,对剪线稳定性要求更高。本专利技术通过快速和慢速回刀相结合,动刀运行连贯,剪线时噪音比较低。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后续具体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绣花机剪线时序示意图;
[0020]图2为绣花机剪线方法示意图。
[0021]图中序号标识:1.第一预定角度,2.第二预定角度,3.第三预定角度,4.第四预定角度,5.第五预定角度,6.第六预定角度,7.第七预定角度,8.第八预定角度,9.第九预定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文中序号数字和文字数字角度一一对应,直接使用文字数字角度。
[0023]参考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绣花机剪线方法,绣花机绣作快结束,需要停车剪线前,主轴倒数第三圈的20
°
(第一预定角度)动刀由起始位置开始打开,主轴倒数第二圈340
°
(第二预定角度),动刀已经打开到达最外位置并开始快速回刀,主轴最后一圈20
°
(第三预定角度),动刀继续回刀,但是为慢速运动,主轴最后一圈主轴80
°
(第四预定角度),动刀回到起始位置并停止;其中,在主轴65
°
(第五预定角度)时动刀和定刀配合剪断绣线。其中,开刀时间(主轴角度),回刀时间(主轴角度),慢动时间(主轴角度)等参数都可以根据机器负载情况设置,误差可以在
±
10
°
范围。其中,实施例中第三预定角度和第四预定角度差值等于60
°
,建议小于等于80
°
。本方案通过快速和慢速回刀相结合,动刀运行连贯,剪线时噪音比较低。
[0024]另外,为了拉动底线,使底线在保持松弛状态下被切断,保证切断后的底线有足够
长度,增加扯框动作,在面线被切断前,主轴倒数第二圈主轴330
°
,开始移动绣框框架一定的距离并返回,最好在剪断绣线同时或者剪断绣线之前返回到起始位置。
[0025]另外,剪线时为控制线头长度,还有扣线动作,主轴倒数第二圈15
°
(第六预定角度)开始扣线,最好在面线被切断后的最后一圈70
°
(第七预定角度)结束扣线,即在动刀回到起始位置并停止前结束扣线;当然也可以如图1所示,在面线被切断前的最后一圈6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绣花机剪线方法,应用于绣花机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停车剪线前,在主轴第一预定角度控制动刀由起始位置开始打开移动,到达第二预定角度,动刀到达最外位置并开始快速回刀,到达第三预定角度,动刀开始慢速继续回刀,到达第四预定角度,动刀回到起始位置并停止;其中,在第三预定角度和第四预定角度之间设定有第五预定角度,在第五预定角度时动刀和定刀配合剪断绣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花机机剪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轴第五预定角度之前,控制绣框框架移动预定距离并返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花机剪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轴第一、第二预定角度之间的第六预定角度控制扣线叉开始扣线,在第四、五预定角度之间的第七预定角度结束扣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绣花机剪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轴第二预定角度之前的第八预定角度时控制钩刀开始伸出,到第二预定角度
±
20
°
时钩刀到达极限位置开始回退,在到达第五预定角度之前的第九预定角度钩刀停顿,在到达第五预定角度
±
10
°
时钩刀继续回退直到到达起始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绣花机剪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第一预定角度在主轴转动停车时的倒数第三圈,第二预定角度在主轴转动停车时的倒数第二圈,第五预定角度在主轴转动停车时的倒数第一圈,针杆在倒数第三圈、第二圈落下绣作,在倒数第一圈针杆不落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成周燕军
申请(专利权)人:汝州玛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