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98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1
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属于绣花机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均设于梭床上的动刀、定刀、动刀驱动机构;动刀安装在动刀驱动机构的刀杆上;动刀上设有位于临界轨迹上的动刀刀刃,或者,动刀上设有位于临界轨迹内且靠近临界轨迹边缘的动刀刀刃;临界轨迹是由刀杆轴心为圆心以及圆心至针板孔距离为半径构建的轨迹;动刀驱动机构驱动动刀向着定刀运动,运动时动刀的动刀剪线端头叉出待剪底线和面线并向着定刀继续运动,直到动刀与定刀重合时,动刀刀刃与定刀刀刃共同作用剪断底线和面线,所述动刀刀刃与所述定刀刀刃的相交点靠近针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剪线装置改动小,剪断后留在面料反面的底面线线头短,大大提高了绣品品质。大大提高了绣品品质。大大提高了绣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刺绣机
,尤其涉及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绣花机行业,绣品完成一个图形单元,开始刺绣另外一个图形单元时,需要对布面下方的面线和底线进行剪线处理。现有绣花机结构包括绣花机机头、扣线装置、剪线装置,剪线装置用于剪线。具体地,绣花机机针带动的一根面线穿过布面后被旋梭勾取并分开为前后两股,这前后两股线形成一个线圈通过旋梭包裹旋梭当中的底线,完成打结后由剪刀剪断一股面线和底线,剪断的一股面线和底线形成线头位于面料下方。
[0003]现有绣花机剪线装置包括动刀、定刀、动刀驱动机构。常见的不采用分线结构的剪线装置一般有以下几种:A、扣线装置已经将面线固定为类三角状线圈,底线位于三角状线圈中间的位置,此线圈可分为左侧腰线段、右侧腰线段和底侧线段。利用扣线装置可将面线分成可被剪线刀勾取待剪断部分(即左侧腰线段),以及可被勾刀勾取送至面线夹部分(即右侧腰线段)。先从右侧腰线段的面线和底线中间处穿入,继而勾取左侧腰线段的面线和底线。B、底线先被勾取出来,扣线装置将面线固定为类三角状线圈,再勾取左侧腰线段的面线。上述不采用分线结构的剪线装置,动刀与定刀与针板孔距离一定距离。这样,动刀与定刀相切时的刀刃点偏离针板孔一定距离,导致剪断后留在面料反面的底面线线头过长,影响绣品品质。若为了缩短线头,将动刀与定刀往靠近针板孔的方向移动,则会存在干涉问题,即动刀相对定刀运动轨迹与面线形成线环存在干涉,动刀打开过程会将面线线环勾到活动刀的后方,造成动刀勾取不到面线,或者造成面线因干涉而被勾断。为此,现有剪线装置只能将动刀与定刀离针板孔较远距离设置。若考虑仅移动定刀位置而不改变动刀位置,即仅将定刀往针板孔方向移动。由于动刀是在刀杆驱动下转动,动刀刀刃摆动轨迹没有发生变化,动刀与定刀相交时的刀刃点仍在动刀刀刃摆动轨迹上,则无法缩短线头。
[0004]申请人在先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610611193.3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剪线的绣花机剪线方法,并具体公开了方法包括:绣花机机针带动一根面线穿过针板上的布面后形成两股面线,这两股面线通过旋梭的梭尖分开,并带动面线旋转在扣线勾处形成线圈,扣线勾右侧的面线由勾刀拉住,勾刀往回走停顿位置确定布面下两股面线的长度,进而确定剪刀相对一股面线和底线的剪线位置,精确确定剪线长度。虽然,该方法能够控制剪线长度,但动刀与定刀剪线时的刀刃点远离针板孔较远位置,势必导致剪断后留在面料反面的底面线线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对现有剪线装置改动小,剪断后的线头短,大大提高了绣品品质。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包括均设于梭床上的动刀、定刀、动刀驱动机构;所述动刀
安装在动刀驱动机构的刀杆上;所述动刀上设有位于临界轨迹上的动刀刀刃,或者,所述动刀上设有位于临界轨迹内且靠近临界轨迹边缘的动刀刀刃;所述临界轨迹是由刀杆轴心为圆心以及圆心至针板孔距离为半径构建的轨迹;所述动刀驱动机构驱动动刀向着定刀运动,运动时动刀的动刀剪线端头叉出待剪底线和面线并向着定刀继续运动,直到动刀与定刀重合时,动刀刀刃与定刀刀刃共同作用剪断底线和面线,所述动刀刀刃与所述定刀刀刃的相交点靠近针板孔。
[0008]本技术刺绣机剪线装置为不采用分线结构的剪线装置,即动刀上不设置分线结构,并且剪线过程中不需要利用分线结构将旋梭后侧的面线后,推至剪线刀打开的方向的一边。本技术刺绣机剪线装置对现有剪线装置进行很小的改动,在确保剪线动刀顺利穿过线环的同时,解决剪断后留在面料反面的底面线线头长的问题。剪断后留在面料反面的底面线线头指剪断后留在面料反面的底线线头和面线线头,下文将统称为“线头”。
[0009]本技术刺绣机剪线装置的改进并不是简单的空间安装位置、尺寸的改进。图1示出了安装在刺绣机上的现有刺绣机剪线装置的俯视图。如果将现有剪线装置的动刀、定刀靠近针板孔方向移位并设置在针板孔很近的位置,则会存在干涉问题,动刀无法顺利穿过线环捕捉待剪面线和底线。并且,移位后的动刀轮廓大大超过针板孔,则存在剪线时,面线被动刀打开时推到旋梭后方,无法顺利勾取面线。如果将现有剪线装置的定刀靠近针板孔方向移动并设置在针板孔很近的位置,则并没有解决线头长短的实质问题。由于动刀是在刀杆驱动下转动,动刀刀刃摆动轨迹没有发生变化,动刀与定刀相交时的刀刃点仍在动刀刀刃摆动轨迹上,则无法缩短剪断后留在面料反面的底面线的线头。由此可见,并不是简单地调整现有刺绣机剪线装置的空间安装位置就能解决线头长的问题,在调整空间安装位置期间存在各种困难。
[0010]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干涉、面线勾取失败等问题,并解决线头长的问题,将动刀与定刀剪断底面线的交点尽可能地靠近针板孔设置。由于动刀是受刀杆摆动而沿圆周方向转动,则限定了动刀刀刃与定刀刀刃相交交点的位置越靠近临界轨迹越好,最好就在临界轨迹上。为此,则存在如下实施方式:1、不改变定刀,仅改变动刀,主要改变动刀刀刃的设置位置;2、将定刀刀刃靠近针板孔设置,并改变动刀,主要改变动刀刀刃的设置位置。所述动刀刀刃的设置位置遵循临界轨迹改进,即在动刀上设置位于临界轨迹上的动刀刀刃,或者,在动刀上设置位于临界轨迹内且靠近临界轨迹边缘的动刀刀刃。所述靠近临界轨迹边缘指非常贴近临界轨迹的位置,一般距离临界轨迹不超过2mm, 在
±
0.5mm误差范围内的距离也在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内。由于该剪线装置的动刀能顺利叉取线环内的底面线,则限定了动刀的最大轮廓尺寸范围。当动刀与定刀剪断底面线的交点满足上述临界轨迹的条件,且动刀能顺利叉取底面线时,则动刀的大体尺寸被约束在此范围内。对比图1、图2时,能清楚知晓动刀尺寸的改变。
[0011]作为优选,所述定刀其靠近动刀的一端贴近针板孔边缘设置,使得定刀刀刃靠近针板孔。
[0012]作为优选,所述定刀其靠近动刀的一端与针板孔边缘的距离根据剪断后留在面料反面的底面线线头的长度设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动刀刀刃与所述定刀刀刃的相交点与针板孔中心的距离不超过3.5mm。
[0014]作为优选,所述动刀其朝向定刀的动刀剪线端具有向下倾斜的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动刀剪线端前端开设有用于形成动刀剪线端头的凹口,所述凹槽在其远离所述动刀剪线端头的另一侧末端的槽底设有凹孔或通孔,所述凹孔的孔壁与所述倾斜表面形成动刀刀刃,或者所述通孔的孔壁与所述倾斜表面形成动刀刀刃;所述定刀其朝向动刀的定刀剪线端的底部设有定刀刀刃。
[0015]作为优选,所述凹孔或所述通孔位于临界轨迹上。
[0016]作为优选,所述凹口其最靠近凹孔或通孔的位置,位于所述凹孔或通孔所在的临界轨迹上。
[0017]作为优选,所述动刀最外侧的动刀剪线端头所在位置超过针板孔所在位置。
[0018]作为优选,所述动刀的边缘轮廓设置为在动刀打开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包括均设于梭床上的动刀、定刀、动刀驱动机构;所述动刀安装在动刀驱动机构的刀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上设有位于临界轨迹上的动刀刀刃,或者,所述动刀上设有位于临界轨迹内且靠近临界轨迹边缘的动刀刀刃;所述临界轨迹是由刀杆轴心为圆心以及圆心至针板孔距离为半径构建的轨迹;所述动刀驱动机构驱动动刀向着定刀运动,运动时动刀的动刀剪线端头叉出待剪底线和面线并向着定刀继续运动,直到动刀与定刀重合时,动刀刀刃与定刀刀刃共同作用剪断底线和面线,所述动刀刀刃与所述定刀刀刃的相交点靠近针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其靠近动刀的一端贴近针板孔边缘设置,使得定刀刀刃靠近针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其靠近动刀的一端与针板孔边缘的距离根据剪断后留在面料反面的底面线线头的长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绣机剪线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龙方狄永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镨美科智能刺绣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