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72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沿道路方向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引导护栏装置、导引杆,所述引导护栏装置上设置有若干段滚动柱装置,所述引导护栏装置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与滚动柱装置对应的后支架、中间支架、前支架,所述后支架、中间支架、前支架通过导引杆滑动连接,所述若干段滚动柱装置之间通过可折弯的释能联系板块连接,释能方式多样,释能效果好,设置有可折弯的释能联系板块以及缓冲滑槽,能够更好的提高缓冲效果,避免刚性过大被撞断。避免刚性过大被撞断。避免刚性过大被撞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装置
,涉及两侧引导滑动面释能防护栏、中央隔离防护栏及制动活动中释能避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往往有些车辆会发生刹车失灵的现象,尤其是在山区有一些长坡的道路上,为此通常会设置专门的避险车道,在避险车道内会通常会设置碰撞吸能装置用于保护因刹车失灵逼迫进入避险车道的车辆,目前的碰撞吸能装置一般采用废弃橡胶轮胎、集料堆或吸能桶等,这些吸能设施一般存在吸能效果不稳定,可能产生过大的碰撞冲击力,影响车辆或司乘人员的安全,而现有的一些其他防护装置,大都是采用刚性连接,不具有缓冲段,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容易变形、破损,本身无释能功能,高速或是大型车辆冲击时,无法及时释放能量,容易导致急停侧翻或翻转,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而一些具有释能的结构,大都释能效果单一,释能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沿道路方向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引导护栏装置、导引杆,所述引导护栏装置上设置有若干段滚动柱装置,所述引导护栏装置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与滚动柱装置对应的后支架、中间支架、前支架,所述后支架、中间支架、前支架通过导引杆滑动连接,所述若干段滚动柱装置之间通过可折弯的释能联系板块连接,所述后支架、中间支架、前支架内设置有T型基座、安装在T型基座上的若干呈倒U型结构设置的可分离的释能分力块,所述可分离的释能分力块中间形成一释能通道,所述导引杆包括上导引杆、下导引杆,所述下导引杆穿过T型基座设置,所述上导引杆穿过释能通道设置,所述上导引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分离块,所述分离块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顶起释能分力块的凸起,所述前支架上设置有多棱偏心滚柱,所述中间支架上设置有制动刹车稳定装置,所述后支架上设置有活动门结构,所述释能联系板块上设置有与滚动柱装置对应的缓冲滑槽。
[0004]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引导护栏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护栏杆、下护栏杆、连接上护栏杆、下护栏杆的中间护栏杆,所述滚动柱装置包括若干防撞圆滚柱,所述防撞圆滚柱的两端与上护栏杆、下护栏杆铰接固定,滚动柱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引作用,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0005]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引导护栏装置上设置有中心缓冲柱,所述中心缓冲柱安装于地面上的插管一上,所述中心缓冲柱的两侧设置有侧缓冲柱,所述侧缓冲柱安装于地面上的插管二上,内侧的所述侧缓冲柱的侧面设置若干防撞圆滚柱,所述外侧的所述侧缓冲柱的侧面设置有可折弯的释能联系板块,所述中心缓冲柱连接有以圆弧形上、下交叉搭接的两段上护栏杆、下护栏杆,两段上护栏杆、下护栏杆以及中心缓冲柱形成一个能够发生单独转动的结构,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固定,可折弯的释能联系板块的设置,在车辆撞击时,
能够形成一个弯角,避免装置被冲断,避免车辆冲出路基造成事故,能够单独转动的上、下护栏结构,在受到撞击时,能够单独转动,不会影响整体装置变动。
[0006]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释能联系板块包括释能联系板块一、连接释能联系板块一的连环转动金属板,相邻的两层释能联系板块一、释能联系板块二之间设置有释能固板块、释能长方支架,所述释能联系板块一的底部向外伸出形成凹椽部,所述释能联系板块一上设置有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铰接设置有连接柱一,所述释能联系板块一上设置有缓冲滑槽,所述缓冲滑槽内铰接设置有连接柱二,所述连环转动金属板包括上、下叠加固定的左连环转动金属板、右连环转动金属板,所述左连环转动金属板、右连环转动金属板设置有通过连接柱一固定的金属板圆通孔,所述左连环转动金属板、右连环转动金属板上设置有通过连接柱二固定的金属板长槽孔,释能固板块、释能长方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切割痕,所述释能联系板块一上设置与连接柱一对应的释能板切割痕,当正面受到冲击推开护栏时,会撞断固挡释能块,并形成人字形折弯,从而分解部分能量,缓冲滑槽的设置,可以给中心柱提供一个缓冲空间,使其具有一定的活动度,避免因刚性原因容易被撞断,因为连接柱上的切割痕,当冲击加大时,连接柱二拉动连接柱三断裂,不断释放能量,连接柱三断裂后,冲力仍不能消除时,顶端的释能联系板块一、释能联系板块二产生断裂,进一步分解冲击能量,三重防线设置,冲击力减弱到最小,车辆停止向前,当所有装置都破碎后,连接金属板件能够更好的保证护栏不断裂,形成一个更牢固的安全防线。
[0007]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连接柱一、连接柱二、连接柱三的两端均形成有防脱扣封堵头,固定更加牢固,有利于更好的实现铰接效果。
[0008]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凸起为半圆型凸起,有利于更好的顶起释能分力块,从而更好的进行释能缓冲。
[0009]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下导引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圆形条纹柱,所述T型基座的内形成有槽型支架,所述槽型支架上铰接设置有若干与圆形条纹柱对应的滑轮,支架沿下导引杆运动时,圆形条纹柱会擦过滑轮进行释能缓冲。
[0010]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引导护栏装置的内侧安装有若干斜长三角形避险支架,所述斜长三角形避险支架上设置有若干斜支架滚柱、偏心转盘绳索装置,所述偏心转盘绳索装置的绳索紧扣在斜长三角形避险支架上,偏心转盘绳索装置的偏心转盘在拉动绳索时有一定频率的阻力,能够起到缓速作用,有利于斜长三角形避险支架更稳定运作,除了能够缓释一些冲击力能量,还能够对斜长三角形避险支架起到一个稳定作用,在整个防护装置中能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险作用,斜长三角形避险支架设置在引导护栏装置上,斜支架滚柱与引导护栏装置上的防撞圆滚柱形成一个斜平面结构,车辆受到撞击时,能够平稳过渡到斜长三角形避险支架上,能够有效控制一定的缓冲距离,安全性高,尤其安装在长下坡的中段部位,更能起到很好的缓冲避险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释能方式多样,释能效果好,设置有可折弯的释能联系板块以及缓冲滑槽,能够更好的提高缓冲效果,避免刚性过大被撞断,设置可分离的释能分力块,在受到外力时,随着支架在引导杆上的运动,释能分力块会被不断拱起来释放冲击力能量,冲击力较小时对后支架发生作用,随着冲击力加大,逐渐向前置支架发生作用,多棱偏心滚柱滚动下,协同平稳分散释放冲击力能量,在巨大作用力下,制动刹车稳定装置发生作用,适
度移动来释放能量,设置的缓冲滑槽结构,可以使中心缓冲柱和两侧的缓冲柱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可以避免刚性过大而被撞断,当正面受到冲击推开护栏时,会撞断固挡释能块以及连接柱三,并形成人字形折弯,从而分解部分能量,缓冲滑槽的设置,可以给中心柱提供一个缓冲空间,使其具有一定的活动度,避免因刚性原因容易被撞断,因为连接柱上的切割痕,当冲击加大时,连接柱二拉动连接柱三断裂,不断释放能量,连接柱三断裂后,冲力仍不能消除时,顶端的释能联系板块一、释能联系板块二、释能固板块、释能长方支架、固挡释能块产生断裂,进一步分解冲击能量,三重防线设置,冲击力减弱到最小,车辆停止向前。,保护装置不被冲断,从而避免车辆冲出路基,本装置适应范围大,在街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道路方向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引导护栏装置(1)、导引杆(9),所述引导护栏装置(1)上设置有若干段滚动柱装置(2),所述引导护栏装置(1)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与滚动柱装置(2)对应的后支架(3)、中间支架(4)、前支架(5),所述后支架(3)、中间支架(4)、前支架(5)通过导引杆滑动连接,所述若干段滚动柱装置(2)之间通过可折弯的释能联系板块(6)连接,所述后支架(3)、中间支架(4)、前支架(5)内设置有T型基座(7)、安装在T型基座(7)上的若干呈倒U型结构设置的可分离的释能分力块(8),所述可分离的释能分力块(8)中间形成一释能通道(801),所述导引杆(9)包括上导引杆(901)、下导引杆(902),所述下导引杆(902)穿过T型基座(7)设置,所述上导引杆(901)穿过释能通道(801)设置,所述上导引杆(90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分离块(903),所述分离块(90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顶起释能分力块(8)的凸起(904),所述前支架(5)上设置有多棱偏心滚柱(501),所述中间支架(4)上设置有制动刹车稳定装置(401),所述后支架(3)上设置有活动门结构(301),所述释能联系板块(6)上设置有与滚动柱装置(2)对应的缓冲滑槽(6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护栏装置(1)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护栏杆(101)、下护栏杆(102)、连接上护栏杆(101)、下护栏杆(102)的中间护栏杆(103),所述滚动柱装置(2)包括若干防撞圆滚柱(201),所述防撞圆滚柱(201)的两端与上护栏杆(101)、下护栏杆(102)铰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护栏装置(1)上设置有中心缓冲柱(104),所述中心缓冲柱(104)安装于地面上的插管一(105)上,所述中心缓冲柱(104)的两侧设置有侧缓冲柱(106),所述侧缓冲柱(106)安装于地面上的插管二(107)上,内侧的所述侧缓冲柱(106)的侧面设置若干防撞圆滚柱(201),所述外侧的所述侧缓冲柱(106)的侧面设置有可折弯的释能联系板块(6),所述中心缓冲柱(104)连接有以圆弧形上、下交叉搭接的两段上护栏杆(101)、下护栏杆(102),两段上护栏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绿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东宇科研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