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益生菌的调味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55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益生菌的调味吸管,所述调味吸管包括:管体;调味块,所述调味块被设置在所述管体内,所述调味块的形状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适应;所述调味块包括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可溶于水;所述包覆层限定了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装置有粉末状调味剂;所述调味块的形状适于当其被设置在所述管体内时,处于所述管体一端的流体可以被吸至其另一端;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两端,以限制所述调味块脱离出所述管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益生菌的调味吸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益生菌的调味吸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具有调味功能的吸管,通常是将调味剂预先装载在饮品吸管中,当吸取的饮品(如饮用水、牛奶等)的流经吸管时,调味剂会溶于饮品中,从而改变饮品的口味。调味剂一般是以球形颗粒的形式被装载在吸管中,并在吸管两端设置滤网结构,以将调味颗粒保持在吸管中,并且适于流体通过。如公告号为CN101310652B、专利技术名称为“加调味品的饮料吸管”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调味容器,该容器形状为细长的管状体,用作吸管,该吸管的内部体积适合于包含预定量的调味品浓缩剂,该浓缩剂形式为大体为球形许多的固体丸剂。该丸剂用过滤装置保持在吸管中,过滤装置形式为端盖,各个端盖包括滤网部分和圆柱形安装部分。该滤网包括孔眼,这些孔眼相当小的,可以控制调味颗粒,但是又是相当大的,可以使液体相对无阻挡地流过吸管。液体饮料流过吸管可以使丸剂逐渐溶解,由此可以在消费时将活性成份释放到饮料中。上述吸管的设置,对于调味颗粒的成分、大小以及滤网网孔的大小间的配合有较高的要求,当配合不佳时,往往会出现调味颗粒泄漏、吸管实际可用通径较小、调味颗粒遇水变小或黏连后堵塞网孔等情况。因此现有的一些产品对于适用的饮品的种类会有所限制,如存在同一产品当用于吸取牛奶时会较为顺畅,而当用于吸取饮用水时则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
[0003]现有的调味吸管,主要注重饮品口味的调节,而如何将具有保健和辅助治疗功能的活性益生菌添加到目前的调味吸管中是本领域的一个技术问题,如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辅助治疗功能的活性益生菌。这是因为现有的调味颗粒,其成分主要包括淀粉、蔗糖、香料、色素等,易制作成颗粒状,而对于以粉末状存在的益生菌(或其它粉末状调味剂),较难采用现有的方法装载在吸管中。如上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益生菌,其制作和保存需要忌潮忌高温,而将益生菌粉加工成形为颗粒状需要经过高温过程,这样会造成益生菌失去活性;另一方面,如将益生菌粉直接装置在吸管中,那么对于吸管需要有较好的密封措施,以适于益生菌粉保持在吸管中并不易受潮,当需用于与饮品混合时,再打开密封结构,使其能与饮品混合,同时吸管的使用还需要兼顾用户操作时的便捷性,这些都对于吸管的整体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味吸管,其包括:
[0005]管体;
[0006]调味块,所述调味块被设置在所述管体内,所述调味块的形状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适应;所述调味块包括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可溶于水;所述包覆层限定了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装置有粉末状调味剂;所述调味块的形状适于当其被设置在所述管体内时,处于所
述管体一端的流体可以被吸至其另一端;
[0007]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两端,以限制所述调味块脱离出所述管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粉末状调味剂是活性益生菌粉。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具有管状结构,所述管状机构的一端被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管体相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管状结构还包括向所述管体内部延伸的缓冲结构,从而可对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所述调味块提供接触时的缓冲。
[0011]进一步地,所述调味块设置有通孔和/或缺口,所述缺口适于与所述管体的内壁相配合形成通路。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柱形通孔或锥形通孔。
[0013]进一步地,在沿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若干所述调味块。
[0014]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内还设置有泡腾片。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内还设置有泡腾片。
[0016]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和所述限位件采用可降解材料。
[0017]本专利技术的调味吸管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8]1、适于将粉末状调味剂装置在吸管中,并且可有效地防潮防漏;
[0019]2、对于活性益生菌粉这类对于温度和湿度有较高要求的制剂,在调味块的制备过程中可避免使其经历高温过程,并使益生菌密封于包覆层中,有效地保证了吸管中益生菌的活性;
[0020]3、与现有产品相比,吸管中无需采用滤网结构,从而保证了有足够的流体通路,解决了同类产品中会产生的堵塞问题;
[0021]4、对于适用的饮品没有选择性,可适于各类饮品,如牛奶、饮用水等。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调味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调味吸管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3是图1中调味吸管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其中管体100局部剖视;
[0026]图4是图1中调味吸管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可选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又一种可选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图1中调味吸管的调味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图1中调味吸管的调味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包覆层302局部剖视;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可选的调味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被遮挡的线条;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又一种可选的调味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一种可用于制作图1中调味吸管的调味块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图11中模具合模后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调味吸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管体100局部剖视。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00—管体,
ꢀꢀꢀꢀꢀꢀꢀꢀꢀꢀꢀꢀꢀꢀꢀꢀꢀꢀ
200、210、220—连接管,
[0038]201—第一管段,
ꢀꢀꢀꢀꢀꢀꢀꢀꢀꢀꢀꢀꢀꢀ
202—第二管段,
[0039]203—阻挡条,
ꢀꢀꢀꢀꢀꢀꢀꢀꢀꢀꢀꢀꢀꢀꢀꢀ
204—螺旋结构,
[0040]300、310、320—调味块,
ꢀꢀꢀꢀꢀꢀ
301、311—中心通孔,
[0041]302—包覆层,
ꢀꢀꢀꢀꢀꢀꢀꢀꢀꢀꢀꢀꢀꢀꢀꢀ
303—容腔,
[0042]321—缺口,
ꢀꢀꢀꢀꢀꢀꢀꢀꢀꢀꢀꢀꢀꢀꢀꢀꢀꢀ
410—凹模,
[0043]420—凸模,
ꢀꢀꢀꢀꢀꢀꢀꢀꢀꢀꢀꢀꢀꢀꢀꢀꢀꢀ
430—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味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调味块,所述调味块被设置在所述管体内,所述调味块的形状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适应;所述调味块包括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可溶于水;所述包覆层限定了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装置有粉末状调味剂;所述调味块的形状适于当其被设置在所述管体内时,处于所述管体一端的流体可以被吸至其另一端;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两端,以限制所述调味块脱离出所述管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味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状调味剂是活性益生菌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味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具有管状结构,所述管状机构的一端被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并与所述管体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味吸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雪莲毛丹丹傅咏南王校黄芬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利康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