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40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及方法,包括:入料斗,用于导料入料,所述入料斗的下方连接有磁选机构;集料斗,安装于所述磁选机构的下方,所述集料斗的下端开口处安装有振动给料网板;识别机构,设置于所述振动给料网板的下方;分拣板,连接于所述识别机构的下端,所述分拣板的下表面竖直连接有分拣溜管,所述分拣溜管的后侧安装有控制器;回收处理箱,连接于所述分拣溜管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蛋白质和淀粉对特定电磁波吸收不同,进而对大米发射特定波长的电磁波,然后对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进行吸收分析,以便于识别含虫卵的大米,有利于实现对带虫卵大米的快速识别与分拣,具有快速准确、绿色生态、低能耗、高产能、无损伤的优点。损伤的优点。损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米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大米加工用的稻谷在储藏期间不可避免的感染害虫卵。玉米象等象甲科害虫具有用蝝凿洞产卵的习性,这些虫卵在稻谷脱壳、碾米等加工工序中不能有效去除,随成品大米进入流通环节,一旦温湿度条件适合就会进行生长发育,造成大米加工企业较大经济损失和不必要的粮食浪费。大米作为口粮的特殊性,决定了清除大米中的害虫卵不能采用有毒化学农药。
[0003]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低温储藏大米、抽真空包装大米,这些手段都有一些效果,但都存在使用成本高昂,有效控制大米害虫的时间短,不能彻底杀灭害虫卵等问题,现有的采用微波给粮食如稻谷、大米等进行杀虫防虫存在能耗高,使用成本大,同时微波热效应不可避免的造成大米碎米率增加和水分损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低温储藏大米、抽真空包装大米,这些手段都有一些效果,但都存在使用成本高昂,有效控制大米害虫的时间短,不能彻底杀灭害虫卵等问题,现有的采用微波给粮食如稻谷、大米等进行杀虫防虫存在能耗高,使用成本大,同时微波热效应不可避免的造成大米碎米率增加和水分损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包括:
[0006]入料斗,用于导料入料,所述入料斗的下方连接有磁选机构,所述磁选机构的左侧面连接有驱动电机;
[0007]集料斗,安装于所述磁选机构的下方,所述集料斗的下端开口处安装有振动给料网板;
[0008]识别机构,设置于所述振动给料网板的下方,且所述识别机构沿着所述振动给料网板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0009]分拣板,连接于所述识别机构的下端,所述分拣板的下表面竖直连接有分拣溜管,所述分拣溜管的后侧安装有控制器;
[0010]回收处理箱,连接于所述分拣溜管的下端,所述回收处理箱的后侧下方安装有支架。
[0011]优选的,所述磁选机构包括:
[0012]外罩,其连接在所述入料斗的下端口;
[0013]内罩,其安装在所述集料斗的上端口;
[0014]磁辊,其转动安装在所述内罩的内部。
[0015]优选的,所述外罩还包括有:
[0016]伸缩组件,其对称安装在所述外罩的前后两侧内顶面;
[0017]弧形挡板,其连接在所述伸缩组件的下方;
[0018]锁紧螺栓,其螺纹连接在所述外罩与所述内罩的连接处。
[0019]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有:
[0020]丝杠,其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罩的内顶面;
[0021]伺服电机,其连接在所述丝杠的一端;
[0022]滚珠螺母,其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杠的外侧;
[0023]连杆,其固定在所述滚珠螺母的下方,且与所述弧形挡板的上端相固定。
[0024]优选的,所述识别机构还包括有:
[0025]一级溜槽,其连接在所述振动给料网板的下方,且截面结构为U型结构,并且所述一级溜槽的倾斜角度不小于45
°

[0026]二级溜槽,其连接在所述一级溜槽的下方,且所述二级溜槽的宽度小于2mm;
[0027]电磁波发生器,其安装在所述二级溜槽的下端外侧;
[0028]反射波吸收器,其安装在所述电磁波发生器的内部。
[0029]优选的,所述分拣板还包括有:
[0030]穿孔,其开设在所述分拣板的上表面,且贯穿所述分拣板的下表面。
[0031]优选的,所述分拣溜管还包括有:
[0032]电动推杆,其安装在所述分拣溜管的内部;
[0033]密封塞,其连接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且所述密封塞与所述穿孔的尺寸相互配套。
[0034]优选的,所述回收处理箱还包括有:
[0035]搅拌轴,其转动安装在所述回收处理箱的内部;
[0036]搅拌电机,其连接在所述搅拌轴的上端;
[0037]微波发生器,其安装在所述回收处理箱的内侧面;
[0038]回收料斗,其连接在所述回收处理箱的下端;
[0039]阀门,其安装在所述回收料斗的内部。
[0040]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S1、将大米通过入料斗倒入,大米经过入料斗进入磁选机构内部,进行筛选,磁辊吸附大米中含铁的杂质,减少含铁杂质对含卵大米害虫卵分拣效果的影响;
[0042]S2、然后大米进入集料斗内部,振动给料网板高频振动,使从集料斗出来的大米通过振动均匀分布进入识别机构;
[0043]S3、大米由一级溜槽滑入二级溜槽,由于二级溜槽的宽度限制,使得大米只能一粒一粒下滑,经过电磁波发生器和反射波吸收器照射,由于正常大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虫卵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淀粉和蛋白质由于其生化特性的不同,对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吸收率明显差异,导致反射波有明显不同,通过对反射波强弱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含卵大米的识别;
[0044]S4、正常大米经过时,控制器控制分拣溜管中的电动推杆维持原状,正常大米从分
拣板直接滑下,进行包装;含虫卵大米经过时,控制器控制分拣溜管中的电动推杆收缩,进而打开穿孔,含虫卵大米从分拣溜管落入回收处理箱;
[0045]S5、回收处理箱对含虫卵大米进行集中杀虫处理,处理后的大米经检验合格后可以正常进入流通环节。
[00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7]本专利技术利用蛋白质和淀粉对特定电磁波吸收不同,进而对大米发射特定波长的电磁波,然后对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进行吸收分析,以便于识别含虫卵的大米,有利于实现对带虫卵大米的快速识别与分拣,从而对含虫卵大米进行集中杀虫处理的同时不影响正常大米的品质,具有快速准确、使用方便、绿色生态、低能耗、高产能、无损伤的优点;
[0048]设置伸缩组件可以带动弧形挡板相对磁辊移动,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大米的流量,设置外罩与内罩之间拆卸方便,便于后期对磁辊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清理,设置二级溜槽宽度较小,使得大米只能逐粒下滑,以便于方便电磁波进行逐粒识别,设置搅拌轴可以转动,以便于翻动含虫卵大米,进而提高杀虫效率。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50]图2为本专利技术磁选机构左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51]图3为本专利技术伸缩组件结构示意图;
[0052]图4为本专利技术左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53]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拣溜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54]图6为本专利技术回收处理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55]图中:1、入料斗;2、磁选机构;21、外罩;211、伸缩组件;2111、丝杠;2112、伺服电机;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斗(1),用于导料入料,所述入料斗(1)的下方连接有磁选机构(2),所述磁选机构(2)的左侧面连接有驱动电机(3);集料斗(4),安装于所述磁选机构(2)的下方,所述集料斗(4)的下端开口处安装有振动给料网板(5);识别机构(6),设置于所述振动给料网板(5)的下方,且所述识别机构(6)沿着所述振动给料网板(5)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分拣板(7),连接于所述识别机构(6)的下端,所述分拣板(7)的下表面竖直连接有分拣溜管(8),所述分拣溜管(8)的后侧安装有控制器(9);回收处理箱(10),连接于所述分拣溜管(8)的下端,所述回收处理箱(10)的后侧下方安装有支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选机构(2)包括:外罩(21),其连接在所述入料斗(1)的下端口;内罩(22),其安装在所述集料斗(4)的上端口;磁辊(23),其转动安装在所述内罩(2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21)还包括有:伸缩组件(211),其对称安装在所述外罩(21)的前后两侧内顶面;弧形挡板(212),其连接在所述伸缩组件(211)的下方;锁紧螺栓(213),其螺纹连接在所述外罩(21)与所述内罩(22)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11)还包括有:丝杠(2111),其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罩(21)的内顶面;伺服电机(2112),其连接在所述丝杠(2111)的一端;滚珠螺母(2113),其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杠(2111)的外侧;连杆(2114),其固定在所述滚珠螺母(2113)的下方,且与所述弧形挡板(212)的上端相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生产线害虫卵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6)还包括有:一级溜槽(61),其连接在所述振动给料网板(5)的下方,且截面结构为U型结构,并且所述一级溜槽(61)的倾斜角度不小于45
°
;二级溜槽(62),其连接在所述一级溜槽(61)的下方,且所述二级溜槽(62)的宽度小于2mm;电磁波发生器(63),其安装在所述二级溜槽(62)的下端外侧;反射波吸收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树华吴树会苏振华杨振和黄卫张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