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366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入水口,箱体的内腔底端右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排水口、还包括支撑架、投药罐、分流机构、投药机构和控制面板,支撑架安装在箱体的顶端;投药罐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分流机构装配在箱体的内腔左侧;投药机构装配在投药罐的底端;控制面板安装在箱体的外壁上。该装置可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进行检测、分流、投剂一体化处理,在保障了治理效果的同时节约了不必要的药剂浪费,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同时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分流水体采取不同剂量的治理方式更加合理化,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加符合现有市场治理黑臭水体的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黑臭水是水体有机物污染的一种极端表现,大多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当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下,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使水体转化成缺氧状态,致使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腐败、分解、发酵使水体变黑变臭,城市黑臭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能够散发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气味,严重污染空气环境,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0003]目前治理黑臭水方法中,整治水体的内源污染是保证后续水体达标的关键步骤,现有通常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水体营养结构调节,来稳定生态系统与食物链。但由于水体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现有设备无法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进行分流处理,而是采用每更换一次治理地点则需先利用检测设备对水体进行污染检测,而后才能进行对应微生物复合菌剂投放的操作,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所耗费的检测成本巨大,无形中也增加了整条水体治理的成本,同时,现有治理设备采用统一投入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方式来消减水体中的有机物,该种方式无法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分别进行控制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投放,会进一步导致部分水体因投放微生物复合菌剂剂量过少致使治理不彻底,或微生物复合菌剂过度投放致使水体有机物成分质变的情况发生,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提出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设备无法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进行分流处理,同时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进行统一剂量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投入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入水口,所述箱体的内腔底端右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排水口、还包括支撑架、投药罐、分流机构、投药机构和控制面板,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端;投药罐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分流机构装配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左侧;投药机构装配在所述投药罐的底端;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外壁上;
[0006]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壳体、水质检测计、限位杆、移动托块、矩形块、伺服电机、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挡板,壳体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左侧底端;水质检测计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且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限位杆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由前向后对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移动托块套接在右端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矩形块套接在左侧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移动托块的外壁顶端,且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第一螺杆一端通过联轴器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矩形块的外壁上;第二螺杆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
相互咬合;挡板安装在所述矩形块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0007]所述投药机构包括转盘、卡槽、电机、驱动盘、卡块、球体和通槽,转盘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上;卡槽数量为若干个,且沿周向分别等距开设在所述转盘的内壁上;电机通过支撑块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外壁顶端,且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驱动盘通过连接键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卡块安装在所述驱动盘的外壁外侧,且可转动的内嵌在所述卡槽的内腔;球体安装在所述转盘的另一端,且外壁可滚动的内嵌在所述投药罐和所述箱体的外壁上;通槽贯穿开设于所述球体的外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水质检测计位于所述入水口的正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壁设置有橡胶垫。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盘的外壁弧度与所述转盘内壁弧度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通槽的两端口沿所述球体的横截面呈120
°
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黑臭水体治理装置,通过控制面板、水质检测计、伺服电机、限位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挡板的配合,可促使伺服电机进行转动,进而促使挡板向前侧或向后侧移动,从而可促使污染程度不同的水体分别进入到箱体的前后内腔,通过电机、驱动盘、卡块、转盘的配合,可促使球体带动通槽进行转动,从而可对通槽的底端开口朝向进行调节,使其至对准箱体的内腔前侧或后侧,通过转盘带动球体的旋转速度及角度,可对通槽与投药罐内腔的对应面积大小进行调节,进而可对投药罐的投药量进行调节,该装置可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进行检测、分流、投剂一体化处理,在保障了治理效果的同时节约了不必要的药剂浪费,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同时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分流水体采取不同剂量的治理方式更加合理化,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加符合现有市场治理黑臭水体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挡板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投药罐的右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卡槽的主视图。
[0018]图中:1、箱体,2、入水口,3、排水口,4、支撑架,5、投药罐,6、分流机构,61、壳体,62、水质检测计,63、限位杆,64、移动托块,65、矩形块,66、伺服电机,67、第一螺杆,68、第二螺杆,69、挡板,7、投药机构,71、转盘,72、卡槽,73、电机,74、驱动盘,75、卡块,76、球体,77、通槽,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入水口2,黑臭水体可经由入水口2向箱体1的内腔进入时,箱体1的内腔底端右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排水口3,经处理完毕的水体可经由排水口3排出,还包括支撑架4、投药罐5、分流机构6、投药机构7和控制面板8,支撑架4安装在箱体1的顶端;投药罐5安装在支撑架4的顶端;分流机构6装配在箱体1的内腔左侧;投药机构7装配在投药罐5的底端;控制面板8安装在箱体1的外壁上,通过控制面板8可对水体污染程度进行较轻和较重两个区间值进行预先设定,也可控制与其电性连接元件的转速及方向;
[0021]分流机构6包括壳体61、水质检测计62、限位杆63、移动托块64、矩形块65、伺服电机66、第一螺杆67、第二螺杆68和挡板69,壳体61安装在箱体1的内腔左侧底端;水质检测计62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上,且与控制面板8电性连接,水质检测计62为现有技术设备,型号可为DX

SZ

5491型,其可对黑臭水体的污染程度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入水口(2),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端右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排水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4),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顶端;投药罐(5),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的顶端;分流机构(6),装配在所述箱体(1)的内腔左侧;投药机构(7),装配在所述投药罐(5)的底端;控制面板(8),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所述分流机构(6)包括:壳体(61),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内腔左侧底端;水质检测计(62),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且与所述控制面板(8)电性连接;限位杆(63),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由前向后对称安装在所述壳体(61)的左右两端;移动托块(64),套接在右端所述限位杆(63)的外壁上;矩形块(65),套接在左侧所述限位杆(63)的外壁上;伺服电机(66),安装在所述移动托块(64)的外壁顶端,且与所述控制面板(8)电性连接;第一螺杆(67),一端通过联轴器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66)的输出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矩形块(65)的外壁上;第二螺杆(68),安装在所述壳体(61)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螺杆(67)与所述第二螺杆(68)的外壁相互咬合;挡板(69),安装在所述矩形块(65)的外壁上,且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玉张瑞贾雅楠徐西宁张嘉慧王岩陈强杭飞卢绪勋张立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