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33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2
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座平台、轴承机构和芯轴机构,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水平基座、垂向支座和防磕碰垫板,芯轴机构包括中心轴、内套筒和外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向轮毂的前端面上安装其它车轮附属部件以及安装轮装制动盘上的多个螺栓提供操作便利,规避现有存放架对车轮机构A安装过程的遮挡干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圆锥外侧壁的套筒的圆锥角参数设计,能使得车轮机构A通过自重滑向环状挡板所在的一端,从而避免车轮机构A从套筒上滑脱,位于芯轴机构B前端的脱止挡环进一步降低了车轮机构A的滑脱风险。防磕碰垫板和外套筒均为尼龙材料,有效降低了车轮机构A在装配过程中的磕碰划伤。在装配过程中的磕碰划伤。在装配过程中的磕碰划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车组轮装制动盘用的预组装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述,高速动车组的车轮机构A包括轮毂1、轮装制动盘2和轮毂中心筒3及其它车轮附属部件,轮装制动盘2同轴固连于轮毂1的轴向外端上,并将其它附属部件封堵在轮毂1外端面上的附属部件安装沟槽内部;轮毂中心筒3与轮毂1的中心孔同轴固连,并从轮装制动盘2的中心孔内穿出;轮毂中心筒3的内径为R1,其轴向长度为L。
[0003]如图2所示,用于存放多个车轮机构的存放架4,其包括外部框架4

1和多组成对的间隔柱4

2,车轮机构A临近的两组组间隔柱4

2共同形成空隙之内,已确保车轮机构A以竖直的姿态固定在存放架4内,而不至发生倾倒或转动。
[0004]另一方面,车轮机构A上的轮装制动盘2与其轮毂1装配时需要满足较高的安装精度要求,为此制动盘2上的每一个螺栓的均需紧固到位,制动盘2与其轮毂1之间的装配间隙也需符合验收标准。然而,现有的存放架4无法使车轮机构A自由转动,并且其外部框架4

1和多组间隔柱4

2也会给制动盘2的安装和验收造成阻碍,导致操作空间受限,装配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并容易对轮装制动盘2或轮毂1造成磕碰划痕等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的存放架无法使车轮机构自由转动,并且其外部框架和多组间隔柱也会给制动盘的安装和验收造成阻碍,导致操作空间受限,装配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并容易对轮装制动盘或轮毂造成磕碰划痕等损伤,操作人员无法保证装配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座平台、轴承机构和芯轴机构,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水平基座、垂向支座和防磕碰垫板,垂向支座垂直固连于水平基座的上端,轴承机构固连于垂向支座的顶部;芯轴机构包括中心轴、内套筒和外套筒,中心轴的轴线平行于水平基座的上端面,中心轴的后半段以水平的姿态插入轴承机构的外壳内部,其二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内套筒套在中心轴前半段的外部,且二者同轴固连;外套筒同轴嵌套在内套筒的外部,其二者同轴固连。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通过平行于水平地面的芯轴机构B对轮毂中心筒进行悬挂,外套筒的外侧壁与轮毂中心筒彼此相切,使得轮毂中心筒和轮毂得以通过套筒和内套筒共同随同中心轴轴向旋转,从而为向轮毂的前端面上安装其它车轮附属部件以及安装轮装制动盘上的多个螺栓提供操作便利,规避现有存放架对车轮机构A安装过程的遮挡干涉问题。
[0009]具有圆锥外侧壁的套筒的圆锥角参数设计,能使得车轮机构A通过自重滑向环状
挡板所在的一端,从而避免车轮机构A从套筒上滑脱,位于芯轴机构B前端的脱止挡环进一步降低了车轮机构A的滑脱风险。防磕碰垫板和外套筒均为尼龙材料,有效降低了车轮机构A在装配过程中的磕碰划伤。
[0010]此外该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普及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现有车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现有存放架对存放其中车轮机构造成阻碍时的应用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0015]图5是图4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外套筒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0017]图7是本专利技术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3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包括支座平台5、轴承机构6和芯轴机构B,所述支撑平台5包括水平基座5

1、垂向支座5

2和防磕碰垫板5

3,垂向支座5

2垂直固连于水平基座5

1的上端,轴承机构6固连于垂向支座5

2的顶部;芯轴机构B包括中心轴7、内套筒8和外套筒9,中心轴7的轴线平行于水平基座5

1的上端面,中心轴7的后半段以水平的姿态插入轴承机构6的外壳6

1内部,其二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内套筒8套在中心轴7前半段的外部,且二者同轴固连;外套筒9同轴嵌套在内套筒8的外部,其二者同轴固连。
[0020]轴承机构6包括外壳6

1和至少两个滚动轴承6

2,中心轴7的后半段分别与每个滚动轴承6

2的轴承内圈同轴固连;滚动轴承6

2的轴承外圈与外壳6

1固连。
[0021]外套筒9是轴向高度为H1,内径为R2的圆锥筒;外套筒9圆锥外侧壁的细口端的外径为R3;外套筒9的圆锥外侧壁的粗口端设有外径为R4的防脱止挡环9

1;防磕碰垫板5

3固连于垂向支座5

2的外侧壁上,并且位于外套筒9的下方;防磕碰垫板5

3和外套筒9均为尼龙材料。
[0022]内套筒8的后端设有环状挡板8

1,环状挡板8

1的外径R2大于轮毂中心筒3的内径R1;外套筒9的圆锥外侧壁的细口端与环状挡板8

1的前端面抵接,环状挡板8

1的后端面与轴承机构6抵接。
[0023]外套筒9的内径与中心轴7的外径形同;120%R2≤R3;120%R3<R4;120%R4≤R1≤130%R4;所述外套筒9外径圆锥筒的圆锥角度为1
°
至2
°
;外套筒9的轴向高度H1是轮毂中心筒3轴向长度L的110%。
[0024]具体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时,如图7所示,将需要组装的车轮机构A吊运至该预组装装置前方,使芯轴机构B插入轮毂中心筒3内,从而使轮毂中心筒3通过其内径侧壁悬挂在外套筒9圆锥外侧壁上,其二者彼此相切。轮毂中心筒3沿外套筒9的
圆锥外侧壁滑向环状挡板8

1,直至轮毂中心筒3的后端面被环状挡板8

1限位固定,即可实施向轮毂1的前端面上安装其它车轮附属部件以及安装轮装制动盘2的后续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座平台(5)、轴承机构(6)和芯轴机构(B),所述支撑平台(5)包括水平基座(5

1)、垂向支座(5

2)和防磕碰垫板(5

3),垂向支座(5

2)垂直固连于水平基座(5

1)的上端,轴承机构(6)固连于垂向支座(5

2)的顶部;芯轴机构(B)包括中心轴(7)、内套筒(8)和外套筒(9),中心轴(7)的轴线平行于水平基座(5

1)的上端面,中心轴(7)的后半段以水平的姿态插入轴承机构(6)的外壳(6

1)内部,其二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内套筒(8)套在中心轴(7)前半段的外部,且二者同轴固连;外套筒(9)同轴嵌套在内套筒(8)的外部,其二者同轴固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轮装制动盘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机构(6)包括外壳(6

1)和至少两个滚动轴承(6

2),中心轴(7)的后半段分别与每个滚动轴承(6

2)的轴承内圈同轴固连;滚动轴承(6

2)的轴承外圈与外壳(6

1)固连。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校江刘长和韩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