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33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包括鸭舍建设、棚顶设计、侧墙设计、舍内分区、饲养设施设备布设和饲养管理要点,其中饲养设施设备布设包括在鸭舍内部布设换气装置、喂料装置、照明装置和遮阳装置,并在鸭舍附近低位处布设污水处理系统,实现雨污分离,达标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鸭舍棚顶为卷帘式,利于采光挡雨,借助沥水缓冲区可有效提升鸭身和垫料干燥度;风控箱和排风箱相对布设,加强通风,可快速干燥鸭身体及垫料,对内部温度进行控制,避免蛋鸭受寒。根据鸭舍结构合理安排舍内设施,提高鸭舍的舒适性,建立适合蛋鸭健康养殖的良好生态场地,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牧循环利用,整体提升蛋鸭养殖企业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生态及社会效益。生态及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养殖
,具体为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蛋鸭养殖和消费第一大国,养殖数量在3亿只左右,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目前我国的蛋鸭养殖模式主要是地面平养、网床平养和笼养,以地面平养为主体。传统的地面平养和网床平养,有的大面积利用水源,有的配置戏水池,养殖过程中蛋鸭会污染水源,污水引起垫料潮湿,影响蛋鸭健康。
[0003]此外,传统的地面平养和网床平养所产生大量的粪水,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蛋鸭的笼养模式,是一种参照笼养蛋鸡并充分利用分层鸭笼设施的旱养模式,每笼层之间设有传粪带,利用传粪带清粪,再进行粪便资源化处理,这种养殖方式有利于粪污资源化利用,但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高,适合笼养的品种少,产蛋率低,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羽毛附加值低,不宜推广。
[0004]随着国家对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地面平养、网养等养殖模式存在诸多局限性,粪污处理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本专利技术旨在建立一种生物安全条件好、疫病发生率低、养殖经济效益高、农牧结合、生态环保、适合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产蛋期蛋鸭养殖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鸭舍建设:鸭舍建在地下水源或地面水源丰富、地面排水良好、地势平坦、避风向阳的地点,鸭舍坐北朝南;
[0008]S2、棚顶设计:棚顶由若干个弧形顶构成,每个弧形顶横向跨度40米、纵向跨度8米,两弧底部交界处设置白锈钢水槽,雨水通过水槽排出,防止雨水漏入鸭舍;
[0009]S3、侧墙设计:南北单边侧墙设置4个卷帘;
[0010]S4、舍内分区:舍内分为饲料储存区、产蛋区、活动区、饮水区和沥水缓冲区,在西边墙设置大门,紧挨入门处设置饲料储存区,紧靠饲料储存区为产蛋区和活动区;产蛋区自北向南,跨度占三分之一,活动区自南向北,在活动区偏东位置设饮水区,饮水区出口相连位置设置沥水缓冲区;
[0011]S5、饲养设施设备布设:在鸭舍内部布设换气装置、喂料装置、照明装置和遮阳装置,并在鸭舍附近低位处布设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雨污分离、达标排放;
[0012]S6、后期饲养管理。
[0013]优选的,所述换气装置包括自北向南在离屋檐4米的跨度处按8米的间距均匀设置
9个边长为0.6米的通风孔,通风孔采用不锈钢钢架雨棚防雨;
[0014]所述喂料装置布设在活动区,在活动区均匀摆放12个料盆,每个料盆容积大于50L;
[0015]所述照明装置为全产蛋区均匀安装40个10瓦钨灯,灯高2米4,设4个控制开关;
[0016]所述遮阳装置为预备10个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遮阳网。
[0017]优选的,所述后期饲养管理包括密度控制、饲料营养控制、产蛋区管理、垫料干燥度控制、粪污与污水处理、免疫程序和饮水控制。
[0018]优选的,所述密度控制为按照3

4只/平米,引入90日龄青年蛋鸭,鸭舍蛋鸭总数控制在6000只左右;
[0019]所述饲料营养控制为采用全价饲料喂养,90

110日龄采用鸭产蛋前期料;110日龄至淘汰,采用鸭产蛋高峰期料;150日龄至淘汰,在全价饲料中分别加入复合多维、豆粕、鱼肝油;每天早上5:00、下午3:00各喂料一次;
[0020]所述产蛋区管理为24小时保持产蛋区光线充足、地面清洁,晚上9点至凌晨3点打开产蛋区与运动区的隔门,饲养员每天早上4

5点进入产蛋区捡蛋;
[0021]所述垫料干燥度控制为首次引入蛋鸭时铺撒2

4cm碎稻草和稻壳垫料,养殖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晴天打开卷帘式顶棚,遇到雨水多季节,及时铺撒碎稻草和稻壳垫料,始终保持垫料干燥;
[0022]所述粪污处理为每批蛋鸭淘汰后,以大棚种植果蔬的方式消纳垫料粪便,续养时进行整平消毒,污水及时通过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
[0023]所述免疫程序为在前期已经免疫鸭肝炎、鸭浆膜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鸭坦布苏等疫病的基础上,100日龄加强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及鸭坦布苏、鸭瘟二联苗;
[0024]所述饮水控制为饮水池内饮水夏天每2天换一次,冬天每4天换一次,春季和秋季每3天换一次,换水时由污水管道放出,通过洁净水管放入清洁水。
[0025]优选的,所述沥水缓冲区左右两侧的棚顶底端皆布设有开口,且开口表面安装有卷帘,所述沥水缓冲区的地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凹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顶端安装有网架,网架与地面齐平,且网架下方的收集槽内部安装有快干机构,所述收集槽两侧的沥水缓冲区内部安装有换气机构,且换气机构与卷帘处的开口邻近布设。
[0026]优选的,所述快干机构包括排管和出风喷头,排管安装在网架下方的收集槽内部,出风喷头均匀布设在排管的上部表面。
[0027]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排风箱和风控箱,排风箱安装在收集槽一侧的沥水缓冲区内部,风控箱安装在收集槽另一侧的沥水缓冲区内部,风控箱的输入端安装有进风管,进风管延伸至邻近卷帘的棚顶表面,风控箱的输出端安装有输风管,且输风管与排管的输入端连接。
[0028]优选的,所述风控箱的内部安装有风热部件;所述风热部件包括集风罩和排风扇,排风扇安装在临近进风管端面开口的风控箱内部,集风罩安装在排风扇一侧的风控箱内部,集风罩的输出端与输风管的输入端连接,且集风罩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架。
[0029]优选的,所述风控箱的内壁顶端安装有辅助部件;辅助部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加装接头和喷射架,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风控箱的内壁顶端,加装接头上下贯穿安装在风控箱的顶端,且风控箱内的加装接头底端安装有喷射架。
[0030]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低位处布设有排污管,且排污管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2]1、本蛋鸭生态旱养方法,通过设计卷帘式棚顶,利用天然日光照射,在饮水池旁设立沥水缓冲区,可避免蛋鸭身体上存在较多的水量,保证活动区垫料干燥,提高蛋鸭舒适度,集成优化饲养管理技术,精准控制蛋鸭饲养密度,保证营养需求,适度通风,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定期更换饮水,可降低疫病发生率,提高了饲养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了污水处理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0033]2、本蛋鸭生态旱养方法,通过风控箱和排风箱,二者可相对布设,处于邻近卷帘和其开口的位置处,可在卷帘附近可正常对流通风的同时,可加快通风效果,并在风控箱对风体加压的情况下,借助出风喷头向上喷出风体,对上方的蛋鸭身体上的水体进行风干等处理,可加快蛋鸭身体的沥水效果,进一步保持垫料的干燥性,进而可节省垫料的同时,避免人工经常对垫料进行经常性的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鸭舍建设:鸭舍建在地下水源或地面水源丰富、地面(1)排水良好、地势平坦、避风向阳的地点,鸭舍坐北朝南;S2、棚顶(3)设计:棚顶(3)由若干个弧形顶构成,每个弧形顶横向跨度40米、纵向跨度8米,两弧底部交界处设置白锈钢水槽,雨水通过水槽排出,防止雨水漏入鸭舍;S3、侧墙设计:南北单边侧墙设置4个卷帘(2);S4、舍内分区:舍内分为饲料储存区、产蛋区、活动区、饮水区和沥水缓冲区(4),在西边墙设置大门,紧挨入门处设置饲料储存区,紧靠饲料储存区为产蛋区和活动区,产蛋区自北向南,跨度占三分之一,活动区自南向北,在活动区偏东位置设饮水区,饮水区出口相连位置设置沥水缓冲区;S5、饲养设施设备布设:在鸭舍内部布设换气装置、喂料装置、照明装置和遮阳装置,并在鸭舍附近低位处布设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雨污分离、达标排放;S6、后期饲养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自北向南在离屋檐4米的跨度处按8米的间距均匀设置9个边长为0.6米的通风孔,通风孔采用不锈钢钢架雨棚防雨;所述喂料装置布设在活动区,在活动区均匀摆放12个料盆,每个料盆容积大于50L;所述照明装置为全产蛋区均匀安装40个10瓦钨灯,灯高2米4,设4个控制开关;所述遮阳装置为预备10个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遮阳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期饲养管理包括密度控制、饲料营养控制、产蛋区管理、垫料干燥度控制、粪污与污水处理、免疫程序和饮水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蛋鸭生态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控制为按照3

4只/平米,引入90日龄青年蛋鸭;所述饲料营养控制为采用全价饲料喂养,90

110日龄采用鸭产蛋前期料;110日龄至淘汰,采用鸭产蛋高峰期料;150日龄至淘汰,在全价饲料中分别加入复合多维、豆粕、鱼肝油;每天早上5:00、下午3:00各喂料一次;所述产蛋区管理为24小时保持产蛋区光线充足、地面清洁,晚上9点至凌晨3点打开产蛋区与运动区的隔门,饲养员每天早上4

5点进入产蛋区捡蛋;所述垫料干燥度控制为首次引入蛋鸭时铺撒2

4cm碎稻草和稻壳垫料,养殖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晴天打开卷帘式顶棚,遇到雨水多季节,及时铺撒碎稻草和稻壳垫料,始终保持垫料干燥;所述粪污处理为每批蛋鸭淘汰后,以大棚种植果蔬的方式消纳垫料粪便,续养时进行整平消毒,污水及时通过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帮照戴银朱果真陆平陈健殷冬冬沈学怀尹磊王洁茹潘孝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