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仰卧起坐训练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31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仰卧起坐训练垫,其特征在于,训练垫包括前垫体、中垫体和后垫体,前垫体的上表面设有坐骨容纳槽,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后垫体的下表面斜向下倾斜,后垫体上设有连接件;训练垫具有两种常规使用状态和垫高使用状态:在常规使用状态,前垫体、中垫体和后垫体处于平铺状态;在垫高使用状态,前垫体和中垫体处于平铺状态,后垫体向前翻折到中垫体上,连接件用于将后垫体固定在中垫体上。经过改造后的新型仰卧起坐训练能够起到固支点、强核心的作用,符合科学训练的要求,而且具有两种使用状态,能够满足不同体质的学生的训练需求,实现有教无类、分层教学,也有利于教师评价学生的训练成绩。学生的训练成绩。学生的训练成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仰卧起坐训练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仰卧起坐训练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仰卧起坐训练垫。

技术介绍

[0002]仰卧起坐,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常见方式,但却并不容易掌握正确的锻炼姿势。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合而成,在人体运动过程中,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所以,在仰卧起坐技术中,骨盆、髋关节、屈髋肌和伸髋肌的运动符合杠杆原理,可以用杠杆原理加以说明。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动力链指的是肢体的所有关节和肌肉以及它们连接的脊柱部分。而关节在人体整体动力链中体现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在人体的整体运动结构中,不同的关节所凸显出来的功能是不同的,并且它们遵循一定的逻辑分布:踝关节被赋予灵活性,膝关节是稳定性,髋关节是灵活性,而骶髂关节和腰椎则是稳定性,胸椎灵活,下颈段稳定,上颈段灵活。这些关节间相互影响,只有灵活性与稳定性相互协同,才能达到最佳动作效率。
[0003]目前流行的卷腹训练只用到了仰卧起坐的起始技术,不是大关节运动,其技术含量在于控制身体起来的角度和利用支点将腹部卷起来,其支点在腰骶,属于胸椎屈伸运动。又由于现行仰卧起坐是一分钟计时测试项目,在运动杠杆中采用的是速度杠杆,速度杠杆的特征是省时(省距离)杠杆,为省时而缩短了力矩,让原本赋于稳定的骶髂关节和腰椎代偿灵活,加大了运动损伤的隐患。而人体肌肉筋膜链组成的结构对于动力传导功能的强弱因位置不同,对关节稳定性、灵活性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
[0004]解锁动力链在教学中的运用才是从根本上解决科学运动的关键。仰卧起坐是髋关节屈伸运动:首先,找出稳定肌,屈髋肌群的稳定肌是深层核心肌群。识别稳定肌后利用腹式呼吸激活内核心来稳定支点与骨盆。其次,找出作用于核心的屈髋肌群髂腰肌和股直肌,在前屈时收缩这些原动肌来屈曲髋关节。接着,找出与原动肌屈髋肌群在前屈伸展时的拮抗肌:臀大肌和腘绳肌。臀大肌(协同)和腘绳肌为伸髋肌群。屈髋肌群和伸髋肌群可互为拮抗肌,拉伸这些拮抗肌,以创造柔韧性。最后,找出作用于原动机周围的协同肌:屈髋的协同肌是耻骨肌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帮助大腿内收伸展阔筋膜张肌;伸髋肌群协同肌是竖脊肌。故仰卧起坐技术支点在坐骨,外核心控制脊椎稳定,以气导力使肩背部离垫,内核心控制坐骨支点稳定及协同髂腰肌、肌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收缩发力屈曲髋关节完成坐起动作,臀大肌、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做拮抗伸展运动;竖脊肌协同稳定腰骶。后仰时吸气,臀大肌、腘绳肌收缩发力伸展髋关节;外核心稳定胸腔和脊椎,以平衡身体重心。所以,若用卷腹的支点去做仰卧起坐,会限制了髋关节灵活的同时使腰骶代偿,每完成一次仰卧起坐就对腰椎产生额外的剪切力,剪切力会造成腰椎变形,当形变的幅度超过椎间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会引发椎间盘的变形,导致椎间盘中间的髓核发生移动,压迫神经。
[0005]仰卧起坐是检测核心肌耐力的髋关节运动,因此针对体重大、臀腿无力、找不到核心肌力、心肺功能差的群体以及所有初学仰卧起坐的学生或成人,明确仰卧起坐的支点,不论教师的教法正确与否,都能避免因错误练习而造成的运动损伤。现有的仰卧起坐训练垫
普遍是一张普通的海绵垫,并不能满足科学训练的要求,因此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仰卧起坐训练垫。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仰卧起坐训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垫包括前垫体、中垫体和后垫体,所述前垫体与所述中垫体相连,所述中垫体与所述后垫体相连,所述前垫体的上表面设有坐骨容纳槽,沿从后向前的方向、所述后垫体的下表面斜向下倾斜,所述后垫体上设有连接件;
[0008]所述训练垫具有两种常规使用状态和垫高使用状态:在所述常规使用状态,所述前垫体、所述中垫体和所述后垫体处于平铺状态;在所述垫高使用状态,所述前垫体和所述中垫体处于平铺状态,所述后垫体向前翻折到所述中垫体上,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后垫体固定在所述中垫体上。
[0009]优选地,所述训练垫为乳胶垫。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设于所述后垫体的左端,所述第二带体设于所述后垫体的右端,所述第一带体上设有子魔术贴,所述第二带体上设有母魔术贴。
[0011]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经过改造后的新型仰卧起坐训练能够起到固支点、强核心的作用,符合科学训练的要求,而且具有两种使用状态,能够满足不同体质的学生的训练需求,实现有教无类、分层教学,也有利于教师评价学生的训练成绩。
[001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常规使用状态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垫高使用状态;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垫高使用状态。
[0018]附图标记如下:
[0019]1、前垫体;2、中垫体;3、后垫体;4、坐骨容纳槽;5、第一带体;6、第二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竖向”、“周向”、“径向”、“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仰卧起坐训练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垫包括前垫体、中垫体和后垫体,所述前垫体与所述中垫体相连,所述中垫体与所述后垫体相连,所述前垫体的上表面设有坐骨容纳槽,沿从后向前的方向、所述后垫体的下表面斜向下倾斜,所述后垫体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训练垫具有两种常规使用状态和垫高使用状态:在所述常规使用状态,所述前垫体、所述中垫体和所述后垫体处于平铺状态;在所述垫高使用状态,所述前垫体和所述中垫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平华郑辉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