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名勇专利>正文

无线遥控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05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遥控日光灯,包括日光灯,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无线遥控发射器和接收控制器,无线遥控发射器由自激多谐振荡电路通过高频振荡电路连接发射电路及直流电源组成;接收控制器由超再生检波接收电路通过电压放大电路,译码选频电路连接双稳态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连接而成,双稳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日光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实用、抗干扰能力强、美化居室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家庭、宾馆等公共场所。(*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遥控日光灯,属于灯具控制
现有技术的日光灯,大多是开关式控制,人们为了方便,往往采取长线拉线开关,或把开关拉到床头或其他方便位置,由于开关与高压市电直接连接,因此把开关接到床头具有不安全性,而同时长线拉线开关、或拉开关至床头都增加了布线的难度,因此现有技术的日光灯已不能适应现代人生活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市电接近人体、减小布线长度、提高安全性及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方便,提供一种无线遥控日光灯。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无线遥控日光灯,包括日光灯,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无线遥控发射器和接收控制器,无线遥控发射器由自激多谐振荡电路通过高频振荡电路连接发射电路及直流电源组成;接收控制器由超再生检波接收电路通过电压放大电路、译码选1电路连接双稳态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连接而成,双稳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日光灯。本技术的结构特点还有自激多谐振荡电路由三极管VT1、VT2及其外围电容C1、C2和电阻R1-R4连接而成,VT1的基极通过电容C2连接VT2的集电极,VT2的基极通过电容C1连接VT1的集电极,VT1及VT2的集电极和基极各通过一电阻连接电源正端、其发射极连接电源负端;高频电路由三极管VT3、电感L2和可变电容C3连接而成,VT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VT2的集电极,C3与L2并联,发射电路由发射天线L1组成,L1的两端分别通过C3与L2的并联组连接VT3的集电极、电源正端;超再生检波接收电路由及天线TX、三极管T1、电容C1-C5、电感L1-L2、电阻R1-R2连接而成,TX通过C1连接T1的集电极,C2跨接在T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L1与C3并联,其两端连接T1集电极及通过电阻R1连接T1的基极、连接电压入大电路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主要由三极管T2及其外围元件连接而成,T2的基极通过电容C8、电阻R4连接L1与C3的并联组,T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本身基极;译码选频电路主要由译码IC1及其外围元件连接而成,IC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电阻R2、电容C9连接T2的集电极;双稳态控制电路主要由三极管T3、T4、开关元件及其外围元件连接而成,T3的基极通过电阻R14连接T4的集电极,T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3连接T4的基极,T3的基极通过二极管D3及电容C15、T4的基极通过二极管D3及电容C16连接IC1的输出端,T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5连接D2与C15的连接点。T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6连接D3与C16的连接点,开关元件采用继电器或可控硅,T4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线圈或可控硅的触发端连接电源电路,继电器的触点或可控硅的输出端连接日光灯的镇流器,电源电路由二极管D5-D6、电阻R17-R18和电容C18连接成,其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正端。译码IC1采用NE567或CD40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突出优点;1、既不需要把开关设置于床头,又不需要设置长线拉线开关,使人体远离高压交流电,因而安全实用。2、减少室内布线,美化了室内环境。3、具有辩别真伪信号功能,抗干扰能力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译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线遥控发射器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接收控制器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无线遥控发射器实施例1的电气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接收控制器实施例1的电气原理图。图1一图4构成本技术的实施例1。从图3可知,本实施例的无线遥控发射器由三极管VT1-VT3、电阻R1-R7、电容C1-C5、电感L2、发射天线L1、发光二极管D1、开关K和直流电源连接而成,其中自激多谐振荡电路由三极管VT1、VT2及其外围电容C1、C2电阻R1-R4连接而成,VT1的基极通过电容C2连接VT2的集电极,VT2的基极通过电容C1连接VT1的集电极,VT1及VT2的集电极和基极各通过一电阻连接电源正端、其发射极连接电源负端;高频电路由三极管VT3、电感L2和可变电容C3连接而成,VT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VT2的集电极,C3与L2并联,发射电路由发射天线L1组成,L1的两端分别通过C3与L2的并联组连接VT3的集电极、电源正端;从图4可知,本实施例的接收控制器由接收天TX、电容C1-C18、电感L1-L2、电阻R1-R18、三极管T1-T4、译码选频IC1、电位器W、二极管D1-D5、继电器J1连接而成,其中,超再生检波接收电路由及天线TX、三极管T1、电容C1-C5、电感L1-L2、电阻R1-R2连接而成,IC1采用NE567,TX通过C1连接T1的集电极,C2跨接在T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L1与C3并联,其两端连接T1集电极及通过电阻R1连接T1的基极、连接电压入大电路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主要由三极管T2及其外围元件连接而成,T2的基极通过电容C8、电阻R4连接L1与C3的并联组,T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其基极;译码选频电路主要由译码IC1及其外围元件连接而成,IC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电阻R7、电容C9连接T2的集电极;双稳态控制电路主要由三极管T3、T4、开关元件及其外围元件连接而成,T3的基极通过电阻R14连接T4的集电极,T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3连接T4的基极,T3的基极通过二极管D3及电容C15、T4的基极通过二极管D3及电容C16连接IC1的输出端,T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5连接D2与C15的连接点,T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6连接D3与C16的连接点,开关元件采用继电器或可控硅,T4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线圈或可控硅的触发端连接电源电路,继电器的触点或可控硅的输出端连接日光灯的镇流器,电源电路由二极管D5-D6、电阻R17-R18和电容C18连接成,其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正端,继电器J1的触点连接日光灯的镇流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日光灯的引脚及交流以电源的正端。从图3可知,由VT1、VT2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的自激多谐振荡器产生低频方波信号,该低频方波信号送入并经由VT3、C3和L2组成的高频振荡后产生高频载波信号由发射无线L1发射出去,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为100MHZ-300MHZ。发射器采用直流12伏供电,可随身携带,安全可靠,可在室内、外一定范围内存放发射控制信号。图4可知,接收天线接TX接收到高频信号后送入由T1、C1-C5、L1-L2、R1-R2组成的电路进行检波,将检出的低频方波信号经T2进行电压放大后送入IC1进行译码和选频,当IC1的输入端接到的信号频率与其内部振荡所产生的振荡频率完全一致时,IC1的输出端由高电平变为高电平,从而触发双稳电路状态翻转,例如当T4由截止变为导通时,J1-1合,日光灯亮,反之,当T4由导通变为截止时,J1-1断开,日光灯熄灭。当IC1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其同部振荡频率不一致或没有接收到信号时,IC1的输出端保持高电平不变,双稳态触发电路状态不翻转,日光灯状态不变。本技术的实施例2是用可控硅代替继电器J1,IC1采用CD4046,T4的集电极连接可控硅的触发端,可控硅的输出端连接镇流器,其余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线遥控日光灯,包括日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遥控发射器和接收控制器,无线遥控发射器由自激多谐振荡电路(1)通过高频振荡电路(2)连接发射电路(3)及直流电源(4)组成;接收控制器由超再生检波接收电路(5)通过电压放大电路(6)、译码选频电路(7)连接双稳态控制电路(8)及电源电路(9)连接而成,双稳态控制电路(8)的输出端连接日光灯。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遥控日光灯,包括日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遥控发射器和接收控制器,无线遥控发射器由自激多谐振荡电路(1)通过高频振荡电路(2)连接发射电路(3)及直流电源(4)组成;接收控制器由超再生检波接收电路(5)通过电压放大电路(6)、译码选频电路(7)连接双稳态控制电路(8)及电源电路(9)连接而成,双稳态控制电路(8)的输出端连接日光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遥控日光灯,其特征在于自激多谐振荡电路(1)由三极管VT1、VT2及其外围电容C1、C2和电阻R1-R4连接而成,VT1的基极通过电容C2连接VT2的集电极,VT2的基极通过电容C1连接VT1的集电极,VT1及VT2的集电极和基极各通过一电阻连接电源正端、其发射极连接电源负端;高频振荡电路(2)由三极管VT3、电感L2和可变电容C3连接而成,VT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VT2的集电极,C3与L2并联,发射电路(3)由发射天线L1组成,L1的两端分别通过C3与L2的并联组连接VT3的集电极、电源正端;超再生检波接收电路(5)由及天线TX、三极管T1、电容C1-C5、电感L1-L2、电阻R1-R2连接而成,TX通过C1连接T1的集电极,C2跨接在T1的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名勇
申请(专利权)人:许名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