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67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包括坐垫、木材制作的凳架和櫈脚。所述櫈脚的上端嵌在凳架的嵌合槽之中,然后等腰梯形块将櫈脚、凳架牢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凳架、櫈脚的上端、等腰梯形块构成结构牢固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得所述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整体结构牢固,不容易松动。凳架为正多边形结构,且櫈脚的下端以凳架的中轴线为参考向外侧倾斜,因此凳架与櫈脚组合形成稳定性好的正棱台结构。随着凳架的边数的增多,每个櫈脚的支撑力也将会减少,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受力的均衡。坐垫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设置在凳架上,使得安装的螺丝隐藏起来,显得更加的美观。显得更加的美观。显得更加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制造
,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很多家具是用木材制造的。木材制作的家具质量轻,质感好。凳子是每个家庭几乎都会用到的。木质的凳子质量轻,移动起来方便。商家受限于成本原因,往往只是将凳子简单地拼装在一起,因此这种木质的凳子使用久了容易松动,造成结构不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其对凳子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凳子的结构牢固,不容易松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包括坐垫、木材制作的凳架和櫈脚;所述凳架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凳架的每个棱角处设置有嵌合槽;凳架的棱角内侧设置有等腰梯形块;所述凳架的边框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凳架边框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连通;所述櫈脚的上端嵌在所述嵌合槽之中,且所述櫈脚的上端与所述等腰梯形块相连接;所述櫈脚的下端以凳架的中轴线为参考向外侧倾斜;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凳架的顶部。
[0006]优选地,所述櫈脚上端的一内侧面贴于所述等腰梯形块的顶面。
[0007]优选地,所述等腰梯形块上设置有凳架连接孔和櫈脚连接孔,凳架连接孔分布于櫈脚连接孔的两侧。
[0008]优选地,所述櫈脚为四棱台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櫈脚的上端尺寸大于櫈脚的下端尺寸。
[0010]优选地,所述櫈脚的侧面棱边为圆角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凳架为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中的一种。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包括坐垫、木材制作的凳架和櫈脚。所述櫈脚的上端嵌在所述嵌合槽之中,然后櫈脚的上端与所述等腰梯形块相连接,等腰梯形块将櫈脚、凳架牢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因此所述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结构牢固,不容易松动。凳架为正多边形结构,且櫈脚的下端以凳架的中轴线为参考向外侧倾斜,因此凳架与櫈脚组合形成正棱台结构,稳定性好。随着凳架的边数的增多,每个櫈脚的支撑力也将会减少,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受力的均衡。坐垫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设置在凳架上,使得安装的螺丝隐藏起来,显得更加的美观。
[001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坐垫和凳架的组装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凳架和櫈脚的组装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凳架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图5中B

B的剖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识说明:
[0021]10、坐垫
ꢀꢀꢀꢀꢀꢀꢀꢀ
20、凳架
[0022]21、边框
ꢀꢀꢀꢀꢀꢀꢀꢀ
22、第一安装孔
[0023]23、第二安装孔
ꢀꢀ
24、嵌合槽
[0024]25、等腰梯形块
ꢀꢀ
26、凳架连接孔
[0025]27、櫈脚连接孔
ꢀꢀ
30、櫈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
[0027]其中,所述櫈脚30的上端嵌在所述嵌合槽24之中,然后櫈脚30的上端与所述等腰梯形块25相连接,等腰梯形块25将櫈脚30、凳架20牢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櫈脚30和凳架20组装在一起后成为正棱台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也让櫈脚30受力更加均衡。
[0028]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包括坐垫、木材制作的凳架20和櫈脚30;所述凳架20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凳架20的每个棱角处设置有嵌合槽24;凳架20的棱角内侧设置有等腰梯形块25;所述凳架20边框2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2;所述凳架20边框21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且第一安装孔22和第二安装孔23相连通;所述櫈脚30的上端嵌在所述嵌合槽24之中,且所述櫈脚30的上端与所述等腰梯形块25相连接;所述櫈脚30的下端以凳架20的中轴线为参考向外侧倾斜;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凳架20的顶部。所述等腰梯形块25上设置有凳架连接孔26和櫈脚连接孔27,凳架连接孔26分布于櫈脚连接孔27的两侧。凳架20、櫈脚30、坐垫的组装步骤:櫈脚30的上端嵌入嵌合槽24之中,接着凳架连接孔26穿入螺丝,将凳架20和等腰梯形块25连接为一个整体。櫈脚连接孔27穿入螺丝,将櫈脚30和等腰梯形块25连接为一个整体。可见,通过等腰梯形块25使得櫈脚30和凳架20能连接为一个整体。櫈脚30和凳架20的两相邻边框21结合后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牢固,不容易松动,因此所述结构稳定的凳子整体更加稳定牢固。优选地,凳架连接孔26有四个,櫈脚连接孔27有两个,凳架连接孔26竖向对称分布在櫈脚连接孔27的两侧。凳架20为正多边形结构,且櫈脚30的下端以凳架20的中轴线为参考向外侧倾斜,因此凳架20与櫈脚30组合形成正棱台结构,稳定性好。随着凳架20的边数的增多,每个櫈脚30的支撑力也将会减少,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受力的均衡。坐垫通过第一安装孔22和第二安装孔23设置在凳架20上,使得安装的螺丝隐藏起来,显得更加的美观。第一安装孔22和第二安装孔23
优选地采用偏心螺丝连接,使得更加美观。所述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的受力分析:坐垫承受荷载,凳架20与櫈脚30结合为稳定的正棱台结构,最后荷载通过櫈脚30传递到支撑面。
[0029]优选地,所述櫈脚30上端的一内侧面贴于所述等腰梯形块25的顶面,这样能让櫈脚30和等腰梯形块25之间的连接面最大,更加地牢固。需要说明的是:櫈脚30上端的一内侧面指的靠近所述凳架20中心一侧的侧面。等腰梯形块25的顶面指的是等腰梯形结构中上底所在的面。
[0030]优选地,所述櫈脚30为四棱台结构,所述櫈脚30的上端尺寸大于櫈脚30的下端尺寸,所述櫈脚30的侧面棱边为圆角结构。四棱台的支撑性较好。櫈脚30的上端尺寸大于櫈脚30的下端尺寸,有利于让櫈脚30上端与凳架20连接得更加牢固。櫈脚30的侧面棱边为圆角结构触感好,不会刮伤。
[0031]优选地,所述凳架20为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中的一种。
[003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过凳架20的两相邻边框21和櫈脚30和结合后形成稳定三角形结构,使得所述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木材制作的凳架和櫈脚;所述凳架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凳架的每个棱角处设置有嵌合槽;凳架的棱角内侧设置有等腰梯形块;所述凳架的边框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凳架边框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连通;所述櫈脚的上端嵌在所述嵌合槽之中,且所述櫈脚的上端与所述等腰梯形块相连接;所述櫈脚的下端以凳架的中轴线为参考向外侧倾斜;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凳架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定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櫈脚上端的一内侧面贴于所述等腰梯形块的顶面。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家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冠瑞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