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62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包括外壳,还包括开启机构,所述开启机构具体由滑槽、插接杆、半螺纹槽、钢丝、引导轮和配重块,所述外壳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表面配合滑动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表面另一侧焊接有半螺纹槽,所述外壳内壁配合转动连接有引导轮,所述外壳内壁配合滑动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整体操作无需外界动力机构即可实现控制闸的开关,维修率较低,并且操作较为便捷。并且操作较为便捷。并且操作较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水利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

技术介绍

[0002]水利灌溉渠是从水库通过一定的坝,经过一定的渠,经过一定的措施,把水库里的水引入田间的各级渠道,在分界口通常采用控制闸对灌溉渠进行控制,很多控制闸都采用电机带动闸道进行升降,整体损坏率较高。
[0003]专利号CN207619954U公布了一种农业灌溉渠道的水闸门,该技术属于农业水利设施领域,提供了一种农业灌溉渠道的水闸门,包括闸板和矩形体结构的闸体基座,所述闸体基座设置于农田和灌溉渠道的连通处,该闸体基座顶端至底端方向开设有与闸体基座正背面相平行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靠近闸体基座的正面,所述第二腔体靠近闸体基座的背面,所述闸体基座还开设有穿透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通水孔,该通水孔靠近闸体基座背面的一端安装有带阀门的水管,所述第一腔体内活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闸板滑动安装在第二腔体内。本技术解决目前农田灌溉使用装有泥土的塑料袋封堵劳动强度大、水流速度不易控制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0004]该一种农业灌溉渠道的水闸门存在以下弊端:在使用上述的一种农业灌溉渠道的水闸门时,整体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大量人力才可以进行开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包括外壳,还包括开启机构,所述开启机构具体由滑槽、插接杆、半螺纹槽、钢丝、引导轮和配重块,所述外壳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表面配合滑动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表面另一侧焊接有半螺纹槽,所述外壳内壁配合转动连接有引导轮,所述外壳内壁配合滑动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具体由密封管、承重杆、活塞、弹簧和出气口组成;通过缓冲机构及时对配重块进行缓冲,从而增大整体的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壁焊接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内壁配合滑动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承重杆表面一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密封管表面开设有出气口;在配重块快速下落时,会与承重杆相互接触并产生挤压,这时会带动承重杆向下移动,在承重杆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其表面的活塞压缩密封管内部的空气,由于出气口孔径较小,排气速度较慢,这样利用空气和弹簧双重作用缓冲配重块产生的冲击,有效的避免了配重块直接与外壳内壁相互接触,从而破坏外壳的强度,增大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地,所述钢丝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阻挡块;通过钢丝带动阻挡块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半螺纹槽表面配合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表面另一侧配合转动连接于阻挡块表面;通过转动杆带动阻挡块复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外壳安装于指定灌溉渠表面,在需要打开灌溉渠时,只需要将外壳表面的插接杆向外拔出,让半螺纹槽向两侧移动从而取消对转动杆的限制,这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两侧配重块会快速向下移动,通过引导轮改变配重块拉扯的方向,这样就可以将外壳表面的阻挡块向上拉动,从而开启控制闸,在配重块快速下落时,会与承重杆相互接触并产生挤压,这时会带动承重杆向下移动,在承重杆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其表面的活塞压缩密封管内部的空气,由于出气口孔径较小,排气速度较慢,这样利用空气和弹簧双重作用缓冲配重块产生的冲击,有效的避免了配重块直接与外壳内壁相互接触,从而破坏外壳的强度,增大了整体的使用寿命,这样整体无需外接动力即可实现开启,操作较为便捷,并且维修率较低,在需要重新关闭控制闸时,只需要推动插接杆,让其表面的半轮槽与转动杆表面相互结合,这是通过螺纹结构,转动转动杆让其带动其表面的阻挡块向下移动,直至其完全封闭灌溉渠,这个装置开启和关闭,操作较为便捷,无需大量人力也即可实现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的外壳内壁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外壳;2、开启机构;201、滑槽;202、插接杆;203、半螺纹槽;204、钢丝;205、引导轮;206、配重块;3、阻挡块;4、转动杆;5、缓冲机构;501、密封管;502、承重杆;503、活塞;504、弹簧;505、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包括外壳1,还包括开启机构2,所述开启机构2具体由滑槽201、插接杆202、半螺纹槽203、钢丝204、引导轮205和配重块206,所述外壳1表面开设有滑槽201,所述滑槽201表面配合滑动连接有插接杆202,所述插接杆202表面另一侧焊接有半螺纹槽203,所述外壳1内壁配合转动连接有引导轮205,所述外壳1内壁配合滑动连接有配重块206,所述配重块206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204。
[0019]其中,还包括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具体由密封管501、承重杆502、活塞503、弹簧504和出气口505组成;通过缓冲机构5及时对配重块206进行缓冲,从而增大整体的使用寿命。
[0020]其中,所述外壳1内壁焊接有密封管501,所述密封管501内壁配合滑动连接有承重杆502,所述承重杆502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503,所述承重杆502表面一侧焊接有弹簧504,所述密封管501表面开设有出气口505;在配重块206快速下落时,会与承重杆502相互接触并产生挤压,这时会带动承重杆502向下移动,在承重杆50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
其表面的活塞503压缩密封管501内部的空气,由于出气口505孔径较小,排气速度较慢,这样利用空气和弹簧504双重作用缓冲配重块206产生的冲击,有效的避免了配重块206直接与外壳1内壁相互接触,从而破坏外壳1的强度,增大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0021]其中,所述钢丝204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阻挡块3;通过钢丝204带动阻挡块3移动。
[0022]其中,所述半螺纹槽203表面配合螺纹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表面另一侧配合转动连接于阻挡块3表面;通过转动杆4带动阻挡块3复位。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工作时,将外壳1安装于指定灌溉渠表面,在需要打开灌溉渠时,只需要将外壳1表面的插接杆202向外拔出,让半螺纹槽203向两侧移动从而取消对转动杆4的限制,这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两侧配重块206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启机构(2),所述开启机构(2)具体由滑槽(201)、插接杆(202)、半螺纹槽(203)、钢丝(204)、引导轮(205)和配重块(206),所述外壳(1)表面开设有滑槽(201),所述滑槽(201)表面配合滑动连接有插接杆(202),所述插接杆(202)表面另一侧焊接有半螺纹槽(203),所述外壳(1)内壁配合转动连接有引导轮(205),所述外壳(1)内壁配合滑动连接有配重块(206),所述配重块(206)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灌溉渠用控制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具体由密封管(501)、承重杆(502)、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兴柱冯玉鑫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市鑫鑫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